张 燕
18世纪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启蒙主义运动,作为全欧性的文化运动,在思想和行为上展示了人类理性的自我主张。其开始于英国、勃兴于法国,继而成为当时波及整个欧洲的思潮,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就是由启蒙运动者提倡和宣扬开来的,强调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这一时期的许多思想家虽学有专长,但绝不以此为限,而是对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有研究兴趣,无不探讨。
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情感论发端于启蒙时代的卢梭、狄德罗等人,他们崇尚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艺术仍以表达人的内在情感为宗旨。因此卢梭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先驱。卢梭认为,音乐并非直接模仿自然,“而是在我们心中唤起当看到这一事物所体验过的情感”。模仿的目的是为了表情,尤其是对人的语气的模仿,更能体现人的情感。浪漫主义总是在追求一种想象的美,美的旋律、美的境界、美的情感。理想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代表着自由和无限是与他们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最能体现人的一种诗意存在,也能宣泄现实生活带来的忧愁、抑郁、无奈和痛苦,寄托内心的爱和渴望。音乐表现中的诗意追求和幻想性,反映了浪漫主义音乐美学中的那种虚幻的理想性。
诗意的世界应该是一种能领悟大地与苍穹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对诗意的追求,充满了内在的自发性与音乐性,音乐被视为纯粹地显示诗意的艺术。因为在音乐中精神总是能赋予材料及其各种变化以诗意,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李斯特崇尚诗意的音乐表达和诠释;舒曼在其音乐中寻求达到诗的特质,让浪漫灵魂的欲望逃到幻想的世界里。
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具有魔幻般的语言,是酒神艺术,音乐通过虚幻世界的描绘,体现了心灵的真实。对他们来说诗意的存在是心灵的目的,客观世界是不具备审美品格的,音乐在浪漫主义的想象中大多都有幻想性,他们善于把握奇迹的、神秘的形象,将音乐艺术当作某种神秘力量来崇拜。
浪漫主义音乐与绘画艺术的亲近,这方面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色彩的观念上,乐谱中大量的表情记号和演奏要求,细微到一个和弦甚至一个重音,其中所体现的明亮与黑暗,热情与冷静,以及音响色彩之间的无穷变化,很好地表现了音乐家的渴求、失望、激情与灵魂幻想。肖邦夜曲中富于斑斓的色彩变化,把钢琴音乐诗意化了。
浪漫诗人和艺术家在诅咒城市腐朽生活的同时,渴望着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法,到自然中去。发现大自然的壮美就是人的精神的某种反应,认为人的精神是无比崇高的大自然的恩赐。对于浪漫主义者那富于音乐感的心灵来说,夜莺的歌唱、风的呼啸和潺潺流水都具有韵律和诗意。
无词歌又可译为无言歌,是属于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体裁。它的创始人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它是由歌曲性质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织体组成的。无词歌的旋律接近于人声的自然音域,带有歌唱性,明显地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追求器乐人声化的倾向。它的曲式结构多用二段体和三段体,奏鸣曲式使用的很少。无词歌虽然没有歌词,但门德尔松认为他所创作的无词歌所表达的内容比有歌词还明确。无词歌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许多作曲家,如圣一桑斯、福列、柴科夫斯基等
都创作了无词歌作品,而且获得了成功。
在19世纪,维也纳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和维也纳作曲家兰纳共同创作了富有魅力、别具一格的音乐体裁——维也纳园舞曲,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之子,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圆舞曲,与其父的作品相比,更洗炼、丰富得多。自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创作的维也纳圆舞曲之后,很多作曲家为维也纳圆舞曲的创作做出了贡献,如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花的圆舞曲》等,都是闻名于世界的名作。
过去的练习曲是具有教学性质的练习曲,它是为技术练习服务的乐曲。练习曲的内容通常包括音阶、琶音、八度、波音等,到19世纪便出现了音乐会练习曲这一新型的音乐体裁,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作品。肖邦从1829年到1832年,共创作了27首音乐会练习曲。著名的作品有《黑键练习曲》《革命练习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小调革命练习曲》。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作了均有标题的十二首音乐会练习曲。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交响练习曲》是十二段变奏曲,代表了当时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交响”是指这种高度钢琴技巧练习曲具有交响音乐效果。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练习曲集《音画》,是把技术放在次要地位,好象是融合在总的诗意的构思之中。这些练习曲不仅具有卓越的技术训练,又是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
器乐叙事曲与叙事歌曲同样具有叙事性,其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器乐叙事曲的创始人是波兰作曲家肖邦。肖邦共写有四首叙事曲,他运用器乐叙事曲这一体裁在内容上使它同波兰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直接联系起来,来表现怀念祖国的感情,使它成为具有史诗性、戏剧性的大型器乐曲。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还创作了由交响乐队演奏的交响叙事曲《督军》。器乐叙事曲也可以是器乐套曲中的一个乐章,如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创作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中的第二乐章《卡伦得王子的叙述》就是一首交响叙事曲。
除此以外,还有前奏曲、新型组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轻歌剧等。音乐艺术是表达人类思想及情感的一种美好形式,它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思想的逾越而发展的。由于每个时代的人们所产生的思想亦不同,因而产生出各个时代所不同的音乐艺术。然而,音乐艺术做为人类艺海中的一个支流,也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受着所处的时代的影响,而每一次的影响,都促使了艺术的向前发展。这便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因素。
启蒙思想出现在18世纪,它不仅对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所感召的作曲家,直至今日还闪烁着异彩。启蒙思想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揭示了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不堪,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深刻矛盾,控诉了反动社会的残暴与罪恶。对于启蒙思想的进步意义及影响,恩格斯曾经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在法国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仍到垃圾堆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