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女性形象塑造人文主义分析

2011-08-15 00:42:45杨晓峰
飞天 2011年24期
关键词:李尔麦克白苔丝

杨晓峰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标志着作者对时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人生残酷的现实的深入思考。他的悲剧主题是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同残酷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等把这种矛盾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揭露出黑暗罪恶势力所造成的种种社会灾难,表现更广阔、更深刻、更复杂的社会内容。

一、女性人格形象塑造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这些女性是在现实与理想双重语境下产生的,苔丝德蒙娜、考狄莉娅是善的化身,她们秉承了古代的忠、孝之道,用生命抒写了人性美的篇章。葛特露是脆弱、人格有缺陷的代表,经历了女性软弱迷途重又回归善的历程,以自我牺牲完成了赎罪。麦克白夫人是恶的化身,继承了古代魔鬼的衣钵,泯灭人性,作恶多端。她们分别代表了优美、中性、邪恶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女性从古至今从未消失过。

(一)完美的女性形象——苔丝德蒙娜

苔丝德蒙娜是奥瑟罗美丽纯洁的妻子,不顾众人的追求,与一个粗野的摩尔人奥瑟罗私奔了。最终因旗官埃古的挑拨,轻信忠厚的奥瑟罗怀疑忠贞的妻子出轨而亲手扼杀了这一位圣洁的女郎——苔丝德蒙娜。苔丝德蒙娜的爱是顺从的,既像基督教所要求的妻子对丈夫的顺从,又如同款款走上祭台的少女们,她们甘愿为了国家和民族服从她们的命运,通过结束自己的人生来开启别人的道路。

(二)孝顺的女儿——考狄丽娅

《李尔王》中的考狄丽娅以真诚孝顺而闻名,她不虚伪,不愿像两个姐姐一样违心撒谎,可惜如此真心赤诚的考狄丽娅却被昏庸的父王剥夺财产继承权,远嫁法兰西。但是不公平的待遇并没有挫伤考狄丽娅的孝心,她仍然执拗地爱父亲,为父报仇,讨伐两个忤逆的姐姐,为此她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三)不忠的妻子——葛特露

葛特露是哈姆莱特的母亲,老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妻子。老国王去世后一个月,她就下嫁给新任国王——篡位者克劳狄斯。她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既作为不忠的妻子匆忙嫁人,又作为乱伦的王后与小叔子通奸,但同时作为袒护子女的母亲,甘愿为自己的儿子献出生命。

(四)心狠手辣的篡位者——麦克白夫人

麦克白夫人可谓莎翁在他的戏剧中塑造的最阴暗的女性形象。她心狠手辣,在丈夫弑君篡位的过程中,始终充当怂恿者的角色。她还宣称如有必要的话她敢于把自己正在吃奶的孩子的脑袋砸碎,她是谋杀邓肯王的同谋。麦克白夫人是对男性话语权的颠覆者,流露出无意识的对改变性别的渴望,对男性特征的羡慕,在男性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她却不是英雄,而是可恶的野心家、凶手、疯子、魔鬼。

二、女性社会关系形象塑造

(一)夫妻关系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探寻合理的人文主义的婚姻模式,想以人文主义的忠贞、平等的爱情冲破以财产为基础的封建爱情,却又不经意间承认了它的不可能。在理想的夫妻关系上,他强调夫妻之间的平等,认为爱是幸福和谐的家庭得以存在的基础,但又常把女性当作弱者、易于受诱惑,是破坏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在莎士比亚看来,完全基于情欲的夫妻关系应该受到批判和谴责,同时,基于权欲和野心的夫妻关系就注定了要走向毁灭。

四大悲剧中其中的三部悲剧都是以夫妻的双双死亡来结束他们的关系。这里面暗含深意。先看《哈姆莱特》一剧中的王后和先王。他们的夫妻关系是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极力推崇的。当先王被毒死后,王后为了自己背弃了曾经的海誓山盟,把高贵的爱情贬低为兽性的情欲,迅速嫁给害死先夫的刽子手。人文主义者提倡个体的现世幸福,但这种把高贵爱情变成放荡娼妇的行为又是他们所不齿的,所以莎士比亚的唯一选择就是让王后死去,以保全他的人文主义的理想的夫妻模式。与王后和先王不同,麦克白夫妇相互信任,愿同生共死,夫妻关系可谓坚如磐石。但他们的夫妻关系变了质,亲密的夫妻变成冰冷的杀手。在人文主义者看来,理想的夫妻关系是不基于任何利害的。最后,再看奥瑟罗夫妇的结合可谓自由,可谓真心。但是由于黛丝德蒙娜从不曾考虑过他的种族、肤色、门第和出身,把一颗坦诚信任的心交给了他。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他把杂质掺进了纯洁的爱情。他不相信这样一个冰清玉洁的贵族少女会不顾一切地爱上他这样的人。他更多地看到的是她的高贵出身和显赫门第。这种思想上的不对等最终导致了夫妻关系的不对等和失衡。黛丝德蒙娜高贵的死亡最终敲醒了那个卑琐的摩尔人的心。这样的结局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下,人文主义理想的不可实现性。

(二)父女关系

《李尔王》故事刚开始,年迈体衰的老国王李尔久居王位、听惯了谄媚奉承,他失去了辨别是非真伪的理性。诚实善良的小女儿考狄丽娅实事求是、真诚质朴的表白招来父亲的破口大骂,被剥夺了继承权驱逐出去。而后来,李尔自己也被两个大女儿逐出家门,弃之于暴风雨中。故事最后他们父女团圆,并化解了以前的隔阂,本应从此以后过着温馨幸福的生活,但考狄丽娅出于孝心和对父亲的爱想把李尔再次推向权势和财富的顶峰。这注定要失败。李尔的遭遇使我们看到隐含在其悲剧下的人文主义者的观点:权势使人失去判断力,使爱变质,使父女关系破裂;人一旦懂得了忍耐、同情和平等,凌驾于人之上的行为和高人一等的权威姿态就荡然无存。

(三)母子关系

与李尔父女关系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相类似,哈姆雷特与其母的关系也由起初的恨回归到爱、宽恕和谅解。对于王后的再嫁,哈姆雷特一直耿耿于怀,不愿原谅。他曾因此咒骂过王后,憎恨过王后。他指责母后背叛了夫君和儿子的爱。但当母后毅然决然地替他喝下毒酒,他那满腔的憎恨顿时化作强烈的爱。其实,导致父女母子关系破裂和他们的惨烈结局的是权势。是权势破坏了亲情,引来罪恶。是权势剥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打碎了家庭的和谐与温馨。在这里,人文主义者看到了平等的难求,以及适当对待权势和明智而合理地处理权势所代表的一切的必要性。

[1]何其莘.英国戏剧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2]刘娜.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J].戏剧文学,2006,(41).

[3]宋筱蓉.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人物与意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2).

[4]李若薇.莎士比亚主要悲剧中的夫妻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5]张薇.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李尔麦克白苔丝
蜂鸟——致苔丝
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 13:45:55
精神分析视野下李尔王的疯癫心态
皇上胸肌好伟大
桃之夭夭B(2017年12期)2018-01-25 18:58:07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文化学刊(2017年6期)2017-07-01 17:15:30
麦格纳接替李尔为宝马提供座椅
世界汽车(2017年1期)2017-03-02 22:33:57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38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
短篇小说(2014年3期)2014-03-11 13:48:36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4
麦克白夫人:麦克白的另面自我
华中学术(2013年2期)2013-04-12 0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