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娜
《诗经》重唱复沓的音乐性
孙丽娜
“重唱复沓”是《诗经》中的普遍现象,不少诗篇反复吟唱,以充分传达诗人的感情和诗的韵味。“重唱复沓”的现象在风和雅诗中比较常见,这是《诗经》与音乐密切关系的重要表征,《诗经》中的重复可增强和巩固曲调基本形象的鲜明度而解决音乐记忆的困难。本文详细从《诗经》的重唱复沓与民歌重唱复沓之间的相互联系论证了这一点。
诗经 民歌 重唱复沓
“重唱复沓”是《诗经》中的普遍现象,不少诗篇反复吟唱,以充分传达诗人的感情和诗的韵味。“重唱复沓”的现象在风和雅诗中比较常见,这是《诗经》与音乐密切关系的重要表征,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指出:《国风》的歌辞中间,最容易看出民歌曲调的重复和变化情形,雅的歌辞中间也可以看出,在贵族文人写作的后面,有着民间的歌曲作基础;它们的结构形式,大体与民歌相同,是出于民歌的体系。只有统治者特别重视的颂,显得比较杂乱、不规则,很少与民歌有共同之处。杨荫浏先生所言的风、雅背后民歌曲调的重复和变化情形的影子正是《诗经》中的重唱复沓,是《诗经》与音乐的血肉联系。与此同时,杨荫浏先生又归纳出了《诗》乐的十种曲式,这十种曲式在后世民歌中也非常普遍。
如《周南·桃夭》: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3)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如《召南·殷其雷》:
(1)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伪斯,莫敢或遑?(副歌)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2)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伪斯,莫敢遑息?(副歌同)。
(3)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伪斯,莫或遑处?(副歌同)。
如《豳风·东山》:
(1)(副歌)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2)(副歌同)。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3)(副歌同)。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4)(副歌同)。
鸧鹒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民歌中如:四川民歌《板车号子》
(1)(领唱)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
拉起我的车哟,咕噜咕噜响哟,车上装的煤哟,四千六百斤哟!
(2)(领唱)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
运到工厂里哟,来把钢铁炼哟,炼出钢和铁哟,建设发电站哟!
(3)(领唱)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
造出飞机大炮,来把国防保哟,制造拖拉机哟,农民好耕地哟!
(4)(领唱)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嘿佐佐嘿!
祖国工业化哟,祖国电器化哟,祖国建设好哟,我们都幸福哟!
这首歌的每段歌词都重复了象声词“嘿佐嘿佐”,而且每段重复多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拉板车的工人卖力建设现代化的劳动场面,给听众更加清晰地再现了劳动画面。
如《小雅·苕之华》:
(1)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2)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3)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民歌中如:河北民歌《献花》
(1)正月里来什么花得儿开,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迎春花开为的谁们戴?
(2)二月里来什么花得儿开,二月里开的是海棠花,海棠花开为的谁们戴?
(3)三月里来什么花得儿开,三月里开的是牡丹花,牡丹花开为的谁们戴?……
这是一首根据季节创作的歌曲,只在每段的开头部分将月份加以变化,十二段歌词变化了十二个月,通过十二个月的花开,开什么花,向我们突出自然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为听众总结了自然常识。
如《召南·行露》:
(引子)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1)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2)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民歌中如:江苏民歌《巧手绣出好春光》
(引子)布谷鸟哎!把歌唱哎!哥哥妹妹栽秧忙!
(1)阿里格三朵,阿里格三朵,垛垛格上要啊啊子垛。
(2)阿里格三朵,阿里格三朵,垛垛格上要啊啊子垛。
这首歌的重复用在衬词上,“阿里格三朵”并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突出江浙一带的地方语言和地方特色。
如《召南·野有死麕》
(1)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2)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尾声)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民歌中如:河北民歌:《小白菜》
(1)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2)娶了后娘,三年半呀,生个弟弟,比我强呀。
(尾声)亲娘呀!亲娘呀!
这首歌在尾声部分假如了“亲娘啊!”并且将此反复两边,与前几段歌词形成对比,更加彰显了小白菜的命苦,想念亲娘的感觉更加强烈,使听众越发为歌为人动情。
如《郑风·丰》:
(第一调)(1)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2)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第二调)(3)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4)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如《大雅·大明》:
(第一调)(1)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第二调)(2)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第一调)(3)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第二调)(4)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第一调)(5)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第二调)(6)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第一调)(7)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第二调)(8)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如《小雅·斯干》:
(第一调)(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第二调)(2)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第二调)(3)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第二调)(4)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第二调)(5)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第一调)(6)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第二调)(7)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第一调)(8)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第一调)(9)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方玉润.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3]宋大能.民间歌曲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4]徐青茹.声乐教程[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
(孙丽娜:河南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文艺学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