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英语诗歌:概况、研究现状与问题

2011-08-15 00:46
华文文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美玲族裔诗集

宋 阳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少数族裔举行了大规模的民权运动,争取自身应得的权利。这场运动的成效体现在文学研究领域,便是包括华裔美国文学(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在内的亚裔美国文学(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非裔美国文学(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和犹太裔美国文学(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等少数族裔文学得到了蓬勃发展。自此,华裔美国文学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家和研究学者,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研究专著,进入了美国主流文学史和大学课堂,并产生了相关的学术期刊、研究会议和大量的硕博士论文。遗憾的是,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的研究还缺乏学界应有的重视,在整个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因此,本文希望能拉开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系统研究的序幕,发掘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文学价值,对以后的研究抛砖引玉。

一、华裔美国英语诗歌概况

李立扬是美国华裔中诗集最畅销、获得最广泛主流社会认可的当代诗人。他著有《玫瑰》(Rose,1986)、《我 爱 你的城市》(The City in Which I Love You,1991)、《我的夜之书》(Book of My Nights,2001)、《在我双眼后》(Behind My Eyes,2008)四本诗集和散文诗自传《长翅膀的种子》(The Winged Seed:ARemembrance,1995)。诗人曾先后荣获德尔默·施瓦茨纪念诗歌奖(1987)、美国图书奖(1995)、威廉斯奖(2002)、美国诗人学院会员资格(2003)、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基金等二十余项艺术奖项。出版了李立扬三本诗集的BOA出版社主编汤姆·沃德(Thom Ward)曾说:“李立扬的诗集最畅销,甚至比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过去四十年卖得都多……他是一个真正的纯诗人”。①

李立扬的早期诗作大量描写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常常能用平凡朴实的语言将平淡的生活场景描绘得异常感人。《玫瑰》收录的25首诗歌中与父亲有关的就高达17首,塑造了一个博学多才、笼罩着神的光辉却又饱受不公对待的脆弱、慈爱的父亲形象。在《我爱你的城市》中,诗人将细腻的情感投注到妻儿身上,体现了“由爱生爱”(love begets love)的主题。②《我的夜之书》和《在我双眼后》的诗风改变,诗人受到爱默生超验主义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诗学理念——“宇宙心灵”(the Universal Mind),诗作也越来越多地描写“夜晚”等带有哲学意味和玄学色彩的意象。

宋凯西出生于美国夏威夷,有着韩裔和华裔的双重血统。她目前也出版了四本诗集,分别为《照片新娘》(Picture Bride,1983)、《无框的窗,光的广场》(Frameless Windows,Squares of Light,1988)、《校园人像》(School Figures,1994)和《乐土》(The Land of Bliss,2001)。她年仅 27岁就荣获耶鲁青年诗人丛书奖(1982),之后又赢得权威杂志《诗歌》(Poetry)颁发的弗雷德里克·博克奖(Frederick Bock Prize)、美国诗人协会的雪莱纪念奖、夏威夷文学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基金等奖项。宋凯西的诗集多描写了诗人作为夏威夷的华裔和韩裔混血儿、作为女儿、姐姐和母亲的经历和情感。她关注家族故事,所创作的许多生动的意象,比如“照片新娘”和“甘蔗”等,将她出生与成长的夏威夷、族群历史与家族亲情紧密联系。宋凯西后期的诗作的故事性和叙事性明显增强,诗人也尝试了小说的书写,创作日益多样化。

另一位女诗人陈美玲出生于香港,7岁随父母移居美国。她的首部诗集《矮竹》(Dwarf Bamboo,1987)获得了海湾地区书评奖(Bay Area Book Review Award)。她的第二本诗集《凤去台空》(The Phoenix Gone,the Terrace Empty,1994)赢得了国际笔会约瑟芬·米尔斯奖(the PENJosephine Miles Award)。此外,她还创作了诗集《纯黄狂想曲》(Rhapsody in Plain Yellow,2002)和故事集《月饼刁妇的复仇》(Revenge of the Mooncake Vixen,2010)并多次赢得了手推车奖(Pushcart Prize)。诗人对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尤其感兴趣,曾先后学习了古汉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了艾青的诗集。她的诗中不仅有汉字的使用,还有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的诗句,更有对《老子》、《乐府》的活用。相对于李立扬和宋凯西另两位主要诗人而言,陈美玲诗歌的族裔情感和女性主义意识要更为强烈,她的族裔和女性宣言笔调强劲有力,让人精神倍受鼓舞。

除了这三位主要诗人之外,其他华裔诗人也是各具特点。中荷混血女诗人白萱华(Mei-Mei Berssenbrugge,1947-)的诗歌有着浓厚的哲学意味,着力发掘人的内心世界,语言具有“实验派或后现代”抽象、难懂的特色。③施家彰(Arthur Sze,1950-)是一位多产诗人,创作了9本诗集。他的诗歌常能见到中国传统文化、美国原住民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元素。诗人对自然科学也很感兴趣,作品中有很多科学术语,例如诗集《红移网:1970-1998年诗选》(The Redshifting Web:Poems,1970-1998,1998) 的名字“红移”就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术语,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朱丽爱(Nellie Wong,1934-)、胡淑英(Merle Woo,1941-)和刘玉珍(Carolyn Lau,1946-)三位女诗人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例如刘玉珍语言豪放大胆,“在处理严肃的题材时,也不乏粗话”。④

夏威夷诗人群体也格外让人瞩目:除了上文介绍的宋凯西和刘玉珍外,还有被誉为“夏威夷东西方文化台柱之一”的林永得(Wing Tek Lum,1946-)和因使用改良洋泾浜英语写作系统(modified Pidgin writing system)和书写夏威夷文化而受到关注的查艾理(Eric Chock,1950-)。夏威夷诗人群体并未因其与美国大陆之间的隔阂而自怨自艾,他们创立的竹脊出版社(Bamboo Ridge Press)专门出版夏威夷作家和书写夏威夷的作品,在角落中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1944-)、梁志英 (Russell Leong,1950-)、刘肇基(Alan Chong Lau,1948-)、林小琴(Genny Lim,1946-)和姚强(John Yau,1950-)都是多才多艺的诗人。林玉玲是个多产的学者诗人,写有六本诗集和一百多篇学术文章,诗歌和短篇小说在全世界的65个选集中出现过。林玉玲的诗行紧凑,感情真挚,关注移民的问题,从家庭、国家和自身中迁徙的主题在多部诗集中都有体现。⑤梁志英是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诗集《梦尘之乡》(The Country of Dreams and Dust,1993) 充满佛家的哲思体悟。刘肇基除了写诗之外,还举办过多次画展,具有“画家的眼睛、诗人的听觉,还有在蔬菜水果超市训练出来的感觉”。[4]他的诗集《布鲁斯和青菜》(Blues and Greens:A Produce Worker’s Journal,2000)着力描写其在农产品店工作时所遇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林小琴既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导演和学者。她的诗集《战争的孩子》(Child of War,2003)对现今世界中的各种暴力与不公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姚强是美术硕士,深受抽象表现主义画风的熏染,在写诗之余从事艺术批评,他的诗选集《喜悦侧影像》(Radiant Silhouette:New and Selected Work,1974-1988,1989) 中的组诗“龙血”(Dragon’s Blood)、“成吉思·陈:私人侦探”(Genghis Chan:Private Eye)是文学审美与族裔情感的完美结合。

诗歌本身就具有其它文类无法企及的张力与激情,作为离散书写的美国华裔诗歌更是渗透着诗人们独特的体温与族裔情感。这些诗歌作品既有诗人群体之间应答的共鸣,又具有每个诗人个体独特的高歌,诗篇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华裔文学与海外华人诗学的边界与空间。

二、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的研究现状

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研究的主要阵地在美国。1991年,王灵智、赵毅衡主编的《华裔美国诗歌选集》(Chinese American Poetry:an Anthology)选编了20位华裔诗人的诗歌作品,是国内外华裔诗歌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另一本重要的研究资料是黄桂友主编的《亚裔美国诗人:传记、著作索引与批评原始资料集》(Asian American Poets:a Bio-Bibliography Critical Sourcebook,2002),该资料集对诗人的生平、主要著作及主题、批评接受、著作索引、相关研究索引这五方面进行介绍。根据该书提供的华裔诗人相关研究目录的题目,这些批评多为对诗集的书评。例如在李立扬的16篇相关批评中,有8篇是诗集的简单书评,2篇是对诗集的详细介绍,1篇是对单一诗篇的简短分析,3篇是对诗人的介绍及评论,1篇对诗人的采访,只有1篇是真正意义上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李立扬诗歌的继承与发明》(“Inheritance and Invention of Li-Young Lee’s Poetry”)。

在研究专著方面,在周晓静的《亚裔美国诗歌中的族裔和他异性诗学》(The Ethics and Poetics of Alterity in Asian American Poetry,2006)中与本文相关有三位华裔诗人:李立扬、陈美玲和姚强。该书共七章,采取的是一章研究一位诗人的方式,例如在第二章,作者指出陈美玲的诗作充满了从家园到流亡的运动,陈美玲拒绝家园是拒绝其代表的“熟悉的安全场景”,她这种“走向流亡发誓不来”的决心在诗歌的形式、内容和风格方面都有所展现。张本兹(音译,Benzi Zhang)的《北美亚裔离散诗歌》(Asian Diaspora Poetry in North American,2008) 对美加两国的亚裔诗歌进行了分析,其中涵盖了陈美玲、施家彰等华裔美国诗人。他通过对跨文化诗学、家园重建政策等方面的分析,认为亚裔离散诗歌表明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而非一个归属的场域。亚裔诗人们走出了盲目的种族和文化依托,走向一个“至今还未被批评术语认可或绘图的离散诗学新天地”。

硕博士论文方面,在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检索系统中共有1203篇亚裔美国文学论文,与华裔文学相关的共141篇,其中以华裔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只有9篇,而且多是将其作为华裔或亚裔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例如马里兰大学的爱德莲娜·麦克考米克(Adrienne McCormick)的博士论文《实践诗歌,生产理论:当代美国多族裔诗歌中的对抗 /位置诗学》(“Practicing Poetry,Producing Theory:Op/Positional Poetics in Contemporary Multi-Ethnic American Poetries”,1998)是对美国各少数族裔诗歌的整体研究,其中几小节对陈美玲的“多重自我”和宋凯西的“我与他者”两种书写位置和身份认同进行了分析。

直接将华裔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硕博士论文只有2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多萝西·王(Dorothy Wang)书写了题名为《必须的修辞:李立扬、陈美玲和姚强诗歌中的比喻、反讽和 戏 仿》(“Necessary Figures:Metaphor,Irony and Parody in the Poetry of Li-Young Lee,MarilynChin,and John Yau”,1998)的博士论文,该文共三章,分别对李立扬的比喻政策、陈美玲反讽的野蛮人声音和姚强的戏仿进行分析,认为:比喻“几乎是却不是的本性”反映了诗人与中国文化过去和同化逻辑关系的平行结构;反讽多重的声音是华裔女性诗人与同化和文化、种族、语言本真性要求的协商;戏仿同时内在化和破解了主流话语。作者强调这些必要的修辞是文学外和文学内部的力量,使诗人们形塑自身独特的历史,同时也是他们反思那些独特历史、文化、语言压力的途径。安吉洛州立大学的爱普里尔·提得特(April Tiedt)针对宋凯西诗歌中的画面感书写了《框画记忆:宋凯西诗歌中的画面感》(“Framing Memories:Photography in the Poetry of Cathy Song”,2002)的硕士论文。她指出诗人在诗作中并入了叙述声音的转换和摄像等技巧,通过这些策略,诗人允许读者加入到其创造的记忆中,将每一个记忆扩展为诗人、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合作努力。

在学术期刊方面,本领域的《亚美杂志》、《MELUS》等期刊都刊登了大量的华裔美国方面的论文。但遗憾的是,华裔英语诗歌依然是关注度较少的一个领域。就《MELUS》而言,与华裔美国文学相关的68篇文章中,只有5篇与华裔英语诗歌有关,包含1篇林玉玲的访谈、1篇白萱华的访谈、1篇张粲芳(Diana Chang,1934-)的访谈、1篇对李立扬和陈美玲及其他两位亚裔诗人在移民身份方面的研究,1篇对宋凯西和两位少数族裔作家“分歧的忠诚”的分析。不论是数量还是研究深度、范围都是不足的。

国内华裔美国诗歌的研究更加滞后。在笔者参加的“2009年亚裔美国文学研讨会”上,提交的45篇论文中只有一篇与华裔诗歌有关。清华大学的黄清华在《文字的重量:对李立扬诗歌“Persimmons”的文体分析》中指出《柿子》一诗体现了诗人在追求文化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的过程中所体验的困惑与面对抉择时的两难处境。

在中国知网中,与华裔美国文学“主题”模糊相关的期刊文章及硕博士论文千余篇,但华裔英语诗歌方面的研究却仅有寥寥十余篇。其中做出最大贡献的应该是南京大学的张子清教授,他对华裔美国英语诗歌进行了早期的译介工作。张子清在《梁志英诗选》一文中翻译了梁志英的6首诗歌作品。在《袁世凯之外孙李立扬》(《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30日)中,他对李立扬的生平和几首代表诗作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在《汤亭亭:她的诗集像一本日记》(《中华读书报》2005年4月27日)中,他简介了汤亭亭的近况及新诗集《成为诗人》。在《梁志英的诗》(扬子江诗刊,2008年第6期)中再次翻译了梁志英的5首诗歌,同样在译文后对诗人简介。在《华裔美国诗歌鸟瞰》(《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中,张子清对美国华裔诗人现状进行了梳理和简短的诗作分析。在2009年出版的吴冰和王立礼主编的《华裔美国作家研究》中,张子清书写了《华裔美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跨文化审视:华裔美国诗歌》一文,在这篇长达125页的论文中,作者几乎对每一位华裔诗人都进行了介绍,主要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并结合选取的诗作分析各个诗人创作的独特之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同样在译介方面,高晓匀是国内最早译介美国华裔诗作的学者,《宋凯西诗歌四首》和《静谧:宋凯西诗歌的特点》(同载于《名作欣赏》,1997年第5期)两篇文章分别对宋凯西的部分诗歌进行了翻译并分析了她“流淌着宁静”的诗行。赵文书在《华美诗歌三首》(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中分别翻译了宋凯西、李立扬和陈美玲的一首诗歌,并在译文后对诗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四川大学的朱徽教授书写了《当代美国华裔英语诗人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对华裔英语诗人进行了综述,尤其关注白萱华、陈美玲、刘玉珍等华裔女诗人的作品。2010年,美国太平洋大学副教授周晓静一人连发四篇关于李立扬的文章,其中一篇是对李立扬的简介(《关于美国当代诗人李立扬》,诗歌月刊,2010年第5期),三篇是诗作译稿(《李立扬诗四首》,译林,2010年第3期;《美国当代诗人李立扬(Li-Young Lee)诗选(12首)》,诗歌月刊,2010年第5期;《李立扬诗选》,诗选刊,2010年第9期)。

在学术论文方面,龙靖遥在《李立扬的“宇宙心灵”:玄学与科学的糅合》(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中对李立扬的诗学核心词汇“宇宙心灵”(the Universal Mind)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李立扬应用现当代科学理论来证明万物源泉是宇宙心灵这个玄学观点,并在诗歌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书写和阐述,这种将文学、玄学、科学杂糅的现象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清华大学的黄清华在《时空、光影、色彩中的华裔美国文化——评诗人李立扬的〈柿子〉》(文艺报,2009年11月05日)中对诗作中多次转换的两个空间“教室”与“家”进行分析,认为两者的对比映射着两种生存环境、两种语言文化、两种情感、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比,基本实现了三个目的:“继续突出“柿子”这一中心意象;表现“我”与父亲在后者失明前后的心理与浓厚的父子情谊;呈现我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失落感与进一步认识自我的愿望。”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贵苍书写了《赋感知以形式:华裔美国诗人白萱华的诗学突破》(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的文章。他认为:白萱华通过40年的不懈探索,超越了美国自现代主义兴起的诗学传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理念和超长诗行著称的写作风格。文章在西方现当代哲学和美学的视域下,分析了诗人再现感知过程并赋予这个过程以形式的哲学意义,认为诗人通过挖掘事物的“物性”以求真,获得了在诗学方面难得的突破。

天津理工大学的丁慧在徐颖果教授的指导下写作了硕士论文《陈美玲诗歌中的英美抒情诗传统》,认为“陈美玲诗歌……更多继承的是英美抒情诗歌的传统,在诗歌的语言和美学思想上都与主流抒情诗一脉相承,无疑是美国诗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没有华裔美国诗歌方面的研究专著,只是将其作为华裔美国文学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在李贵苍的《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一书中,作者用一章的篇幅对华裔诗人李立扬和陈美玲进行了研究,认为两者都是“在往昔的经历和个人历史积淀中寻找自我”。

一些华裔/亚裔文学研究的选集中也有少数的单篇论文。在吴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裔美国作家研究”的成果集《华裔美国作家研究》中,19篇论文只有2篇与华裔诗歌相关,即南京大学张子清教授写的《华裔美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跨文化审视:华裔美国诗歌》,还有赵文书的《跨世纪华裔美国文学鸟瞰》一文,对华裔诗人郭亚力和姚强给出了简介。台湾学者单德兴在《“开疆”与“辟土”——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究论文集》中曾对夏威夷华裔诗人林永得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关注“使用典故”这一写作策略分析林永得的“第三代华裔美国夏威夷诗人身份”的建立。该书同时还附了关于华裔诗人林永得和梁志英两人的访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诗歌被认为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它富于想象,在选词、节奏、韵律、结构格式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美感要求,它常能透过特定的形象和技巧,让字词蕴含双重或多重涵义,唤起情感共鸣。但是遗憾的是,诗歌的美学特质反而框限了自身发展和相关批评,造成现今诗歌批评在整个文学批评中的边缘化。

另一方面,人们通常以为诗歌长于表现个人感受和抒发内心情感,在宏大的民族、政治以及社会问题方面的书写具有局限性。因此,在注重族裔性研究的少数族裔文学研究领域中,学者往往认为诗歌的族裔性、社会性不强,诗歌的研究在族裔文学领域进一步减少,双重边缘化。

第三,华裔英语诗歌在国内只有少数的几篇诗歌选译,没有诗集翻译出版。而反观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谭恩美(Amy Tan,1952-)等人的小说,就因为广泛译介的关系使得更多的学者加入进来。华裔英语诗歌没有译本,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再加上诗歌比其它文类更难以理解,更加凸显了语言的障碍,导致国内的华裔英语诗歌研究被三重边缘化。

因为华裔美国英语诗歌多重边缘化的身份,它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内外的华裔美国英语诗歌多是在亚裔美国文学甚至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大范围中进行,虽然诞生了相关的诗选集、原始资料集、研究著作和一定数量的硕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但在亚裔或少数族裔文学大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很难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移民经历的各个族裔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亚裔和少数族裔的共性难免掩盖了华裔等不同族裔的文学美感和艺术特色。

而且,现有的国内外华裔英语诗歌研究中,简单的译介、诗评过多,缺少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同时,对文本的关注度不够,过于注重自我认同、社会历史等族裔性方面,对诗歌的文学审美的研究不足。

本文认为,对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的研究应发掘出其被长期漠视或忽略的文学审美性。但这绝非“为艺术而艺术”的去族裔化研究,而是在关注文学审美的同时,反观其作为族裔文学的独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价值。华裔美国英语诗歌的语符、音韵、形式、修辞和意象等方面较小说等其它文类更具文学性与美学色彩。而且,诗歌长于抒发个人情感的特质非但没有淹没华裔诗歌的族裔性和社会性,反而使得作品中的族裔情感表现得更直接、更强烈。华裔美国诗歌中文学审美与族裔追寻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为华裔美国文学及批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借鉴。族裔性是界定此类文学为华裔美国文学的前提和基准,但同时,我们不应将族裔性绝对化,使其凌驾于文学价值之上,成为华裔美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的最高和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文学性是华裔美国文学所追求的最终美学价值,但只坚持文学审美则否定了华裔美国文学双重文化背景所带来的社会学和人类学价值。包括华裔美国英语诗歌在内的华裔美国文学应善于利用族裔性带给文本的美学张力,保持华裔美国文学的活力,发出自己差异的声音。

①Chris Cooper.“Li-Young Lee:The Poem within the Poet.”ttp://www.jadedragonh.com/archives/bookrevu/liyounglee.html.

②Wenying Xu.“Li-Young Lee”.Asian American Poets:a Bio-Bibliography Critical Sourcebook.Guiyou Huang ed.Connecti cut:Westport,Greenwood Press,2002.p.207.

③Yen Xiaoping.“Mei-mei Berssenbrugge.”Asian American Poets:a Bio-Bibliographical Critical Sourcebook,ed.Huang Guiyou.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2002,p.45.

④张子清:《华裔美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跨文化审视:华裔美国诗歌》,吴冰、王立礼主编《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第462页。

⑤Nina Morgan.“Shirley Geok-Lin Lim.”Asian American Poets:a Bio-Bibliographical Critical Sourcebook,ed.Huang Guiyou.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2002,p.215.

猜你喜欢
美玲族裔诗集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诗集精选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21世纪美国族裔文学发展研究
我·小鸟·铃铛
春天的早晨
诗集经典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