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辉
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
常辉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我们尽量使该措施做到行之有效,以达到预期目的。
洛阳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设在校教育科学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我校师生的心理卫生工作,负责计划、实施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辅导;组织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开展工作,定期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提交报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并对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及障碍进行深入研究,为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洛阳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院系也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各院系均设有心理咨询部,受学校委托的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与帮助。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大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各院系心理咨询部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各班级增设心理健康观察员,各院系辅导员均担任学生的心理咨询员,并多数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洛阳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近几年就开展了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并由各院系心理咨询部积极协助与配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式普查,并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将他们的情况反馈给各院系的学生主管和心理咨询部,以便留意和掌握情况,能沟通的尽快做好心理疏通和心理指导;用各种方法解决比较困难的,可交由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一般由心理学专业的老师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9%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各院系开设的专业课虽不同,但对专业课教师可以提出更高地要求,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指导。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洛阳师范学院对师范生必开的几门课中就有心理学课程,因为师范生毕业后多数要从事中小学教学,他们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对师范生开设的心理学课程,我校一直比较重视。随着非师范生逐年增多,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也应得到帮助和解决,也应让他们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从近几年开始,学校安排教育科学学院面向全校非师范生开设了心理学选修课,使非师范生受益匪浅。我们认为,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洛阳师范学院在抓园文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高校前面,学校花大力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洛阳师范学院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 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洛阳师范学院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使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去积极接受和正确面对。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常辉: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抓学生工作和分工会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