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研究

2011-08-15 00:45:37王海英田亚梅
大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音乐学普通高校音乐

王海英 田亚梅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研究

王海英 田亚梅

本论文围绕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针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教育改革,提出具有可操作的建设性建议。在普通高校音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转型中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营造更好地生存环境和赢得可持续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普通高校 音乐专业 改革 建议

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转型研究》项目号HB10UYS056的研究成果

一、立足普通高校培养基础宽厚的艺术人才

由于生源和硬件软件限制,普通高校有别于艺术院校。他不能把专业艺术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培养目标,而应该立足于培养基础宽厚, 操作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音乐综合性人才。它在专业上不要求向艺术院校那样“专精”,但在知识的广泛上要求“博通”。与艺术院校相比,普通高校学科广泛,文化环境优越。建立以文化和音乐技能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艺术院校不能比拟的,应该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一)发展以音乐为主线的交叉学科

发展以音乐为主线的交叉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实施学科分流。在原有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学的基础上,新增以音乐为主线的交叉学科,是面对教育转型中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矛盾的最佳良策。因此,利用普通院校文化资源,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策略。增设与当今社会、文化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学科。如:

1.音乐广告策划专业

音乐学与广告学相结合增设音乐广告策划学专业。将音乐艺术与广告艺术相融合,培养广告音乐策划与制作等实际能力的音乐广告制作、策划人才。

2.音乐传播专业、

将音乐学与传播学结合,增设音乐传播学专业。吸收传播学的理论,并结合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的特性,培养在创作、演艺、及音乐产品制造、出版、演艺市场等环节之间运作的音乐传播人。同时运用多元的技术手段,培养从事音乐录音、制作、媒体软件开发等音乐传播领域实用的人才。

3.音乐市场营销专业

音乐学与市场营销学相结合,设立音乐市场营销专业。传授用营销学的商业手段对音乐产品生产、推广、销售以及演艺活动等完整流程的商业运作。结合音乐产品市场营销的不同时期的特殊因素和现象,培养能遵循市场规律准确判断的专业音乐市场营销人才。

4.音乐编导专业

音乐编导专业集音乐、舞蹈、美术、表演、录音、摄像、撰稿、编辑、导播等多交叉学科为一体的专业方向。学科建设目标多样化,培养专而不一的编导多面手。他包括舞台音乐编导、广播影视音乐编导、音乐录音制作编导、影像音乐编导等,是一门应用学科。

5、音乐艺术管理专业

音乐艺术管理专业以管理理论为依托,音乐文化市场需求为根据。将音乐学和传播学、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传授与音乐相关的媒体管理、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培养音乐文化市场的管理人才。

二、发挥普通高校资源优势,转变办学理念适应时代人才需求

(一)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调整课程结构

考虑音乐专业知识的结构和与边缘学科的联系应用,力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课程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渗融为一体,在课程体系上保持相对的完整性。课程的设置完全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单纯课堂上课模式,增加音乐艺术实践环节。根据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信息,来调整教育、教学的内部结构。

音乐课程知识体系、结构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可选择性。他和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繁荣的多元性紧密相关,也与学生的特长爱好、职业取向、性格特征以及对不同领域的领悟能力相关。根据社会知识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学生个性差异。打破千同一律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围绕音乐文化产业多元结构,构建能够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可选择的课程。

(二)理论、研发一体的教学模式

1.理论、研发一体的教学

把与音乐专业相关的文化产业的研发课题引入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扮演一个调剂师和配料师的角色。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教、学、用” “理论、研发”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快速的知识传递和转换。学生提高了科研能力,学校得到资金支助,社会得到研发成果。学生、学校、社会都是受益者。

2.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与实践之间给学生搭建一个桥梁。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猎鱼的实际操作平台,培养学生正确地思考和科学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不固执、不盲从、不偏激的品质,养成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辩证的分析的习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感。鼓励学生在正确与错误单一选择中产生质疑、拓展思维。在探索与实践、方法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教学中带给学生智慧的“碰撞”。将“方法论”和“创造学”的精髓渗透到音乐教学体系中。使学生的知识应用有很好的落脚点。

(三)学分改革

推进学分制改革力度,实施真正的选修学分制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明确设置实践学分。科学的按比例划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发展三种类型课程的学分。象营养师一样合理的学分比例分配,给学生配备最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主导增加选修学分的比例,给学生更大的知识选择余地。为学生未来的职场生涯筹划最优质的服务。

三、建立教学竞争机制

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竞争机制,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系统,让学生、让社会做评判员。在教学系统中发挥其活血功能,对教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循环,促进学科专业之间、教师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推动教育改革发挥积极效果。

(一)自由选择授课教师

在多位教师讲授同类课时,学生可以根据对教师的认知评价,通过选课系统自由选择授课教师。就像医生看病一样,没有来就诊的病人,医生一定会反思自己的医术。不用谁来提醒就会自觉地补充知识、提高医术、改变医德。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出现“门庭冷落”就会自发地去端正教学态度、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些不用谁来检查、谁来督促它会成为教师自律、自觉地行为。陈旧的知识传授,十年不变的一本教案,就再不会出现。保证教学质量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它会真正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自由选择专业课程

1.学生

如果在音乐专业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学生会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选择专业课程。这样专业间的竞争就会实质性地展开,那些教育滞后的专业就会被学生淘汰。专业间的竞争会提醒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方向,以及学科专业内部的知识结构。创办优质的学科专业,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竞争力的音乐人才。

2.教师

任何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和硬性指标无关,他是源于研发者的爱好与专长。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授课也是如此。如果允许教师在自己的学科专长范围内,根据自身热衷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会将教师最大的教育潜能挖掘出来。最大收益者是学生。

(三)建立电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

开设电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为教师的学习、研究、教改提供服务。为教师的知识、能力竞争补充能量。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任课教师沟通,就教学的过程、内容、结构、教法等相关问题向任课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师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通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共同探究,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可有效的推进教学的改革,优质的教育就会出现。

总之,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要向学习型、研究型方向迈进。立足普通高校,发展以音乐为主线的交叉学科。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向边缘学科和交叉领域扩展,力求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从多层次、多角度、不同领域来设置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风格特点,培养出经得住人才市场竞争大潮考验,具有社会竞争能力的学生。使教育服务与社会真正落到实处。

[1]教育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2010.

[2]丁钢.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瓶颈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

[3]陈忠斌.高等教育债务问题实证研究[C].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王海英: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田亚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学普通高校音乐
音乐学人
轻音乐(2022年1期)2022-02-11 08:18:44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2-15 23:22:38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54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36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5
音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6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