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李英
将演讲和辩论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李娜 李英
将英语演讲和辩论引入EFL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将演讲和辩论训练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4+2”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可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演讲 辩论 大学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高校英语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以演讲辩论提高听说思辨能力”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0600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能就一般或专业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并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能清楚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可是,目前不少学生只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如何有效推理、组织论据、运用观点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鉴于学生的口语表达常常内容空泛,没有深度,欠缺逻辑性和思辨性的现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和专家的研究焦点。把英语演讲和辩论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和有益的尝试。以演讲和辩论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用英语清楚地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的积极探索。本文探讨了将演讲和辩论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4+2”教学模式。
演讲和辩论是开放探索式的学习,也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推理等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灵活有效地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去。因为演讲和辩论可以培养英语表达的综合素质和交际过程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论据收集、分析和综合、构架组织、快速反应、自信心的培养及鉴赏能力等,所以对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复合性人才有着很大的帮助。将演讲和辩论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能够创造学生进行英语思维和交流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把演讲和辩论作为教学和训练的手段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在读写译和视听说每一个单元开始学习前和结束学习之后,就本单元讨论的某一主题,学生通过演讲和辩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新型的课堂讨论方式。这种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这种模式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训练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有系统、有结构地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建议等。在准备演讲和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主动收集并筛选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然后再组织语言,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课堂演讲和辩论练习会帮助学生增强对口语练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英语表达方面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将演讲辩论训练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与当前各种最鲜活的热点话题有机的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经过课题组教师在实验班的试点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同时,教师也积累了大量的演讲和辩论教学的经验,为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思辨能力及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演讲辩论训练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演讲和辩论教学采用“4+2”的模式。其中,“4”指的是四种训练形式,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二人辩论和小组辩论;“2”指的是两种辅助训练策略,即:技巧讲解和测试考评。
第一阶段,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较差,缺乏思辨能力和学习英语的自信,教师可以采用定题演讲的训练形式,定期给学生布置一篇定题演讲作业,课上首先在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按照学号依次上台演讲。学生的演讲稿要经过多次写作、修正和润色,而正是这种多次的修改和润色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以提高。这种训练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练习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技巧,建立自信。第二阶段,在学生已经基本克服羞怯心里,初步掌握演讲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训练,比如,让学生在十分钟内准备一段两分钟的演讲。即兴演讲使学生能比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能就某一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且言之有理有据。这种训练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阶段,学生基本具备了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采用二人辩论的训练形式。两个学生为一组,对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辩题或话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了论证,这不仅需要学生对该话题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敏锐的思维反应能力。辩论能活跃思路,使学生迸发出思想火花。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如的语言运用能力。第四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辩论,每三人或四人一组,两组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辩论。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上四种训练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逐步的提高,演讲和辩论潜力也能得到充分发掘,最终达到提高思辨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述四种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穿插演讲和辩论的技巧讲解,让学生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演讲和辩论教学有更好的成效。此外,在每次演讲或辩论的练习结束之后,教师也要进行讲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下一步提高的方向。同时,适当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测试与训练相结合,是指要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学、互练、互考”等强化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口语能力测试、演讲比赛和辩论赛,这有助于师生共同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并创造出积极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演讲和辩论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活动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演讲和辩论能力作为交际的必要手段有着非常实用的技能和多维展现的价值。英语演讲和辩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从定题演讲到即兴演讲,再到辩论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将英语口语学习与课堂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点话题、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思辨能力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将分析和研究英语演讲和辩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使英语演讲和辩论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
[1]Lucas, S.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McGraw Hill,2004.
[2]Reid Buckley,演讲的艺术[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李娜:英语语言学硕士,河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李英:河北大学讲师,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