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鹏飞 宇小兵 方合林
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利用
赫鹏飞 宇小兵 方合林
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其特点和优点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良好契机。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期刊全文数据库在破解教学难点、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件等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也应讲求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方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期刊全文数据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纸本期刊获得了电子化、网络化的新形式。期刊全文数据库主要是将纸本期刊内容数字化、网络化并集合成数据库供用户有偿使用,提供快捷、便利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利用率最高的综合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储存量大且检索方便快捷,专业性、学术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已成为人们获取专业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普遍青睐。但如何利用这一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目前国内研究者甚少。本文试图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教学内容为例,对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教学中的利用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进而对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能够破解教学难点、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件。
(一)破解教学难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很多教学难点、重点在教材中往往阐述的较为简扼,缺乏深入具体的分析说明,教师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劲,这时往往就是期刊全文数据库“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时,对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往往难以理解,而教材中对这一问题表述只是一带而过。这时可通过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并下载得到《论初次分配公平的内容、意义及实现途径》(曾传国著,《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1期)、《初次分配公平探析》(崔艳萍,李国华著,《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我国初次分配不公原因及对策研究》(匡小明著,《党史博采》2009年第4期)等学术文章。这些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初次分配不公的原因、表现、后果,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能使教师较为深刻、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对这些文章的观点和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再融入自己的见解,然后整理出讲稿,这样就能很好的破解这一教学难点。
(二)充实教学内容
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作用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供教学案例和数据。好的教学案例和数据的运用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饱满,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而期刊全文数据库则是提供这类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的良好信息源。比如于粤、韩丽华所著《环境标志计划与中国循环经济探讨》(《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第4期)一文运用了丰富的数据来说明我国当前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这些数据对于讲授“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内容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学资料。再如秦富民著《瑞典的民生:从摇篮到坟墓》(《决策与信息》, 2010年第4期 )一文对瑞典福利制度的介绍可作为教学案例运用到“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第二,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相信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有些问题在教材中并未提及,但又明显感觉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和教材内容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逻辑关系,甚至是构成一个完整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提出的原因、依法治国方略提出的背景等。教师在教学中补充讲授这些问题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而要讲好这些问题,参考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学术文章是个不错的途径。第三,提供学术界的新观点、新动向、新成果。期刊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不断展现最新的学术动态、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而教材建设则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参考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不断把学术界就某一问题的新观点、新动向和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得到拓展、更新和升华,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产生更为积极的注意倾向,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课件
是指把从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的案例、数据、观点等信息融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更加完善和科学,更有利于课堂教学。需要指出的是,在引用期刊文献中的这些资料时,最好同时在课件中注明资料的来源,如作者、文章题名、刊物名称,出版时间等,这样不仅使所用资料本身具有了更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同时也体现教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有利于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也应讲求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方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笔者之见,教师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检索,综合利用
是否能做到科学检索,直接关系到用户对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献的获取和利用,而不同的数据库所提供的文献检索功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掌握不同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功能的具体特点和使用方法,做到科学检索。此外,不同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期刊种类、全文篇数、学科覆盖范围、收录时限等方面不尽相同,既有许多共性,又各具特色和优势,彼此间互补性很强,相互不可替代。
(二)分清主次,适度利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清醒认识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始终是教学的根本,是“主”,而期刊数据库是获取教学参考资料的信息源,是“次”,因此在教学中对期刊专业文章的利用要坚持适度原则,使其处处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将其用于破解教学难点、提供必要的教学案例和数据及有价值的观点,而没必要到处使用。用的太多,可能就偏离了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也挤占讲授教材内容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属于公共课,对于非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性、学术性太强的理论不仅不易理解事实上也没必要掌握太多。
(三)善于遴选,高效利用
期刊全文数据库信息海量,对于某一具体的理论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数十篇甚至上百篇相关专业文章,而教师又不可能逐一全部下载浏览,同时文章质量也可能良莠不齐,那么这时应如何选取最具参考和利用价值的文献为教学所用呢?笔者以为,第一,应尽可能选用核心期刊文章。核心期刊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更高,审核更为严格,社会公信力更强。第二,应尽可能选用某一研究领域学术名家的文章。名家的作品学术水平更高,更具权威性,参考价值更高。第三,应尽可能选用用新近2-3年内的发表的文献。这样的文章往往能提供理论界就某一学术问题最新的观点、数据和案例,因而更具有时效性。
(四)分析加工,合理利用
就某一具体理论问题而言,不同学者的文章在研究角度、所用材料、观点结论上不尽相同,各有短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全文数据库时应尽可能多的参考不同学者的学术文章,对这些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整理归纳、概括融合,做到去粗取精,去虚求实,抓住要点,深刻领悟,同时也应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对期刊文献合理、有效的利用。
综上,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更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还需广大同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赫鹏飞: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宇小兵 方合林: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