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剧创意之题材与主题

2011-08-15 00:47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孤儿题材戏剧

邢 茜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戏剧也走到了产业化的道路上来。戏剧生产者对产业链的终端即观众日益重视,观演联系进一步密切,如何增进表现力成为了当代戏剧不可回避的问题,于是催生出了戏剧创意。伴随着戏剧产业化的发展,创意的作用被日益凸显,并作为独立的一环伴随戏剧活动的全过程。戏剧创意渗透在艺术、科技以及经营管理等戏剧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在戏剧作品诞生过程中的艺术创意。

一、戏剧创意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戏剧创作,戏剧创意已突破了创作的要求而具有了新的特点。

首先,戏剧创意更具有全局性与宏观性。它只是对戏剧作品进行整体性的勾勒,包括题材、主题、人物关系、人物命运、作品风格、舞台呈现创意等,并非对内容的填充,具体细节的完善则在戏剧创作阶段完成。

其次,戏剧创意与传统戏剧创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尽管自元明以来,我国的戏剧已开始与初始的市场形态发生联系,也包含了一定的创意活动,但当时的创意活动并未在戏剧活动中具备独立的作用,并不具备当代戏剧创意的主要内涵。戏剧创意并非肆意的创新,它需要将经济因素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在创意过程中,需要兼顾实施创意所要花费的成本,以及对创意的市场接受程度进行风险的预测,即要以尽可能合理的投资来取得最佳的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求戏剧创意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既不能仅仅追求娱乐和通俗而去一味地迎合市场,也不能在矫揉造作的高深中孤芳自赏。戏剧创意要在符合艺术规律与保持戏剧艺术高品位的基础上,尽可能得适应市场规律。

戏剧创意与戏剧创作相辅相成,在戏剧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应区别来看,不可相互替代。

当前同时获得市场与口碑肯定的戏剧作品,无不与戏剧创意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叙事方式。故事从两个剧组同时签订了当晚剧场的彩排合约展开,穿插上演了悲喜相交的两个剧目。该剧从1986年台湾首次公演至今,排演了台湾、大陆、香港等多个版本,经久不衰,成为了我国当代话剧的经典作品。创意已然成为了戏剧作品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正是创意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并使作品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戏剧题材创意

戏剧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戏剧题材离不开对所反映生活领域的选择。戏剧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的,可以是现有文学的改编运用,也可以是戏剧创作者的原创。题材是一部戏剧作品的基础,创意者需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题材,再在该题材的基础上展开主题的提炼、人物关系的设计以及舞美表达的构想等。

在当今我国戏剧市场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经典戏剧剧本及经典文学题材的改编。我国的戏剧史,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史,特别是在20世纪前期及中期,时代赋予中国戏剧鲜明的政治教化功能,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经典戏剧原创作品,如《茶馆》《雷雨》《原野》等。同时,国家院团对大量经典文学,如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也进行了改编。这些题材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着深刻的内涵,承担着对民族的教育作用,因此成为了国家级院团的常演剧目。但有着宏大历史意义的题材往往较为枯燥,且面临着一种僵化的局面,若仅仅是对经典文学或是某一历史事件的照搬,在今日的戏剧市场上便很难吸引观众。成功的戏剧创意要在表达戏剧的史诗精神的基础上,使作品同时融入当前的时代意义。目前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尽管创意者的题材仍旧是经典的或历史的,却对题材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诠释,不再单纯的以叙述原始情节为主,而是选取一个着眼点或主线,融入创意者的观点,使内容与当前的时代发生紧密的联系。舞台上上演的是其他时代的悲欢离合,但却能让当代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国国家话剧团知名导演田沁鑫的作品《驿站桃花》,讲述的是汉武帝同司马迁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与矛盾冲突。该剧以“李陵之乱”为背景,司马迁两度上奏汉武帝为李陵求情,汉武帝由于想独占司马迁不惜割头换颈的友情,冲突之下对司马迁施以宫刑。之后二人关系僵化,直至暮年,汉武帝在失去挚真朋友后在反省中不断老去。尽管是历史题材,却没有宏大的历史场面,广为熟知的历史事件也只是作为该剧的背景,仅仅两个男演员撑起了一台戏,更多地折射出了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对他人宽容的缺乏以及对他人情谊的渴望。

同时,在我国当今的戏剧舞台上,全新的原创剧目层出不穷。原创剧目题材较为广泛,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既要有凝练出深刻主题的潜质,也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现今的实验戏剧,创意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戏剧表达模式,同时又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因此戏剧创意在作品的成败中扮演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实验戏剧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与市场结合紧密,对于戏剧创意者来说,是否有一个好的题材是实验戏剧能否吸引观众的先决条件。目前,在我国的戏剧市场上较缺少好的原创剧本,同时上演了太多没能引起反响便销声匿迹的剧目,但也不乏取得良好效益的优秀作品。由孟京辉导演,廖一梅编剧的实验戏剧《恋爱的犀牛》,从问世至今十二年常演不衰,是我国实验戏剧中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该剧讲述了男主人公马路爱上了女主人公明明,但明明却不为所动,但马路偏执得如同人群中的犀牛,做着别人眼中并不“明智”的选择,他让人们思考在今天的社会中究竟如何去把握情感与实利间的平衡支点,同时也告诉了人们,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恋爱的犀牛》的成功,离不开题材选择的新颖,同时脱离了过分注重形式感而使内容空洞乏味的通病,也只有能触动到大众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时间的考验。

三、戏剧主题创意

主题对于戏剧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统帅题材的灵魂,决定了戏剧作品的思想价值。戏剧创意者需在对题材内涵充分挖掘的基础之上,提炼出具备独到世界观的主题,其观点既要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又要贴近大众心理。主题是戏剧作品的宏观构想,但并不是独立的,剧本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以及舞台美术等方面的设计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同样的题材,可以被不同的创意者所采纳,通过不同角度的主题提炼,使戏剧具备不同的看点。同时,前代的作品,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也可以进行不同价值观的演绎。2003年,元代经典杂剧《赵氏孤儿》被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几乎同时搬上话剧舞台。虽为同一题材,两大话剧团创造出了不同的意蕴,并不重复,观众可以通过主题的差异对消费进行选择。赵氏孤儿的两个父亲程婴和屠岸贾代表了正义与邪恶、强势与弱势两种不同的人,暗示着孤儿从出生便具有的战胜恶势力的必然使命。原著以孤儿最终报仇雪恨为结局,主题是一直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人艺版的《赵氏孤儿》导演为林兆华,编剧为金海曙。该剧从王权政治斗争、个人恩怨仇恨以及超乎这些之上的命运主题三个层面展开,以“赵氏孤儿不复仇”为结局,表达了现代人价值观的变迁,对中国千百年来理所当然的愚忠愚孝提出了质疑,尖锐得提出了所谓的“忠义”在封建社会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杀戮,并不值得后世人讴歌的观点。国话版的导演及编剧都是田沁鑫,同样是当今的优秀导演,不约而同得对原著的主题进行了新的演绎。在该剧中,赵氏孤儿在听了该剧两个“父亲”对前尘往事的叙述后并没有执着于复仇,而是陷入了迷茫。其主题也并非原著的“复仇”,而是将现代人比作“孤儿”,表达了现代人青春结束后,路要靠自己去分辨的无助状态。

人艺与国话虽然都以《赵氏孤儿》为题材,但都在原著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着力点。可以看到,无论作品的改编是否成功,社会发展至今日人们的价值观都产生了改变,戏剧主题不但要承载起人们观念的改变,也要反映出当今的问题。历史题材或是现实题材的戏剧,都要从某种角度贴近当前大众的生活,给予今人启示性的思考。戏剧自诞生以来,便具有了强大的文化意义,其使命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将戏剧放在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中,更要突出与大众的内在联系,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戏剧主题要具备深度和敏感度。戏剧创意者应当努力去挖掘和发现那些既真实而又对现代人具有深刻意义的意蕴。

结语

戏剧创意伴随戏剧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创意活动的核心是内容。戏剧主题和题材创意作为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对戏剧活动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戏剧市场化的今天,戏剧的主题与题材应当更加贴近生活,戏剧活动需要有其娱乐性,同时不能丢弃对人心灵的宣泄与洗涤。观众走进剧场不再单纯的决定于兴趣喜好,更多的在于创意活动对戏剧产品的营造。可以说,创意的成败决定了戏剧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当今戏剧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猜你喜欢
孤儿题材戏剧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传统戏剧——木偶戏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清单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赵氏孤儿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梦鸟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