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昌礼
竹林风韵
□ 张昌礼
来到海口,不管为的是拜亲会友、购物旅游,还是访古探胜、取道捷径,这竹林里,都是不可随意绕过的好去处。
据传,现在的竹林里,原是一片滨海沙地,上面长满竹子,密集而茂盛,成为过往行人歇息纳凉的好地方。随着渔业的发展,为方便贸易,人们分批在此落脚,辟草披荆,卜筑而居。因慕竹“虚怀若谷,亮节高风;与竹神交,天人合一”,故取名竹林里,意为“个个是竹,木木成林”,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直到现在,竹林里的人,对竹还情有独钟:“观其环环骨节,激人奋发向上,不畏艰辛;闻其淡淡清味,令人魂净心正,怡然自得。”再后来,由于周边修起新华、得胜沙、龙华、解放西等大街小道,竹林里逐渐成为海口市典型的城中村,海口历史沿革的缩影。小巷深处,分居着海口最早的市民。其中,不乏贤人逸士、三教九流之辈。民居也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显得古老而繁华。明代临高人王佐,就曾在此留下足迹,并发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之感叹。海口先人为纪念这位土生土长的琼州大才子,于隆庆年间(1567-1572),就地择吉日建西天庙,永祀这位乡贤。其时,参拜者如织,香火日夜不断,形成了海口人见贤思齐的好风气、好传统。上世纪初,赤潮澎湃。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会议,也在此召开。提供会址的是开明商人邱秉衡先生。这正应了马克思说的那句话:“人们忘记了最主要的一点,即在古代的罗马,阶级斗争只是在享有特权的少数人内部进行,只是在自由富人与自由穷人之间进行,而从事生产的广大民众,即奴隶,则不过为这些斗士充当消极的舞台支柱。”恩格斯也在《卡尔·马克思》中说:“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而列宁在《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文中说得更直接:“创造历史的是一撮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见,马、恩、列都否定了“奴隶创造历史”的弥天大谎。诚然,在那长夜漫漫的岁月中,竹林里同样留下令人沮丧与无奈的阴影:“一家富贵千家愁,半世功名万世愆”,乏善可陈。
欣慰的是,这样的日子,已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成为过去。竹林里同样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中。昔日不规则的石垫小径,已铺成坚实平坦的水泥大道。其间大部分土木结构的民宅,也改装为颇显时尚的小楼房。除了少数店铺摆设日用品出租电话机外,大多数住宅,都不再是经商用房。房主人除了翁妪守望庭院,一起下棋、搓麻雀、闲聊,分享晚年生活乐趣外,其余人多出门务工。因而,这里显得很清静,远离尘嚣。有点阅历的人都说,天上飘渺,过去无奈;地下安稳,未来圆满。但那是不能挽回,也是不切实际的妄想。人生在世是为了生活。然而,人间诡谲,现实多变,要把握好也不容易,得坦然面对,理性思考,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抑制物欲,排除杂念,淘净心灵。走进竹林里,你就会为浓浓的韵味别致的社区文化所熏陶。在30—50号门牌对面,竹林社区开辟了一个长长的文化走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科普知识,健康常识,伦理孝道,饲鱼养花,书法绘画,相映成趣,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竹林里的人身体力行,以诚相待,以爱互助。“于竹韵兰言寄所趣,以春风流水畅其怀。”其中一首迎春诗,堪称佳作,书法也属上品,值得回味:“春风吹进老胡同,莺歌燕舞闻长空。除旧布新情互结,披红挂绿心相通。清洁满门添福寿,健康两字胜金铜。过一巷来换一景,笑看乡人逗仙童。”
最近,他们又分期编辑两个专栏。一是古人孝行图,有人物,有故事,有褒贬。一是弟子规,有原文,有释义,有点评。出这样的专栏,有针对性,现实意义不可低估。现代人,赶新潮,崇时尚,喜欢在网络里交流打闹。像这样的社区文化,当然有人不屑一顾,总认为那是背时的陈货。但竹林社区的人却乐此不疲,安然若素。看来,现实中凡是存在的东西,总有它存在的道理。每次我经过竹林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在文化走廊边驻足,寻觅我心灵中所追求的东西。不知为什么,有时还很痴迷,舍不得立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