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辽宁朝阳 122000)
于 艳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管理系 辽宁朝阳 122000)
钢琴,这件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乐器,其发展和演变有着漫长的过程。就钢琴踏板的发展而言,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复杂演变过程,最后以今天人们所见到的三个踏板而告终。钢琴踏板的发展,不仅由于它的历史性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些高水准的演奏家、作曲家对作品的需要和要求所决定的。钢琴踏板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钢琴演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钢琴的历史发展性。
钢琴这件乐器在最初只是有控制音器的手栓。手栓在某种程度上有可供选择的制音作用,演奏者可以任意使低音或高音区的制音器抬起,但手栓这种使用方法很快就被人们证明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操作者演奏时必须暂时把手从键盘上拿起来)。因此,1765年左右在德国制造的钢琴上引用了膝盖部杠杆,杠杆的作用可以对高音、低音进行有选择的分段制音,一直延续到1820年所制造的钢琴上都可以见到。1777年亚当·拜尔在伦敦介绍了一种进一步改良的制音器结构设计,可以分别控制高音和低音的制音器组。随着钢琴的演变和发展,早期用脚控制踏板的结构,被钢琴制造者进行了改进设计。1783年,约翰.勃罗德伍德在伦敦以及埃拉尔德兄弟在巴黎都对踏板进行了改进。拜尔原有的分别控制制音器被保留了下来,当踩下裂开的踏板的一半时,演奏者能够提起所有低音部制音器或所有高音部分的制音器;当同时踩下踏板的两部分时,它可以把整套制音器从弦上提起,但不可以单独抬起低音部分的。因此,在1830以前这种类型的分裂音踏板一直被建造。
十八世纪,制音器结构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就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珠母贝在伦敦制造的钢琴中,制音器就运用了折叶连接在音箱背面并放置在琴弦的木制杠杆上。每一个制音器上都有一块较软的皮革,由一个用鲸骨所制成的弹簧压在琴弦上。当某一个琴键按下时,安装在琴键末梢的一个棒把制音器提起使琴弦得以振动。
十九世纪,艺术踏板形式的出现,成为了分裂制音器结构的一个分枝。这种结构用四个分裂底部的踏板控制,把制音器分成八段,因此较为短命。
带脚键盘的钢琴的出现,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设计,就是在钢琴上增加一个单独的脚键盘,可以产生并保持一个低音的独立线条,从而人们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制音器。早期钢琴的音域比较有限,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扩展低音的数目,非常吸引使用者。脚键盘可以双重发出手指弹的音,从而加强当时钢琴上相对薄弱的低音的洪亮度。但当演变到现代钢琴时,这种设计最终还是被淘汰。
1844年,在巴黎的展览会上,由波赛洛父子的马赛商行首次展出了一个真正的延音踏板结构的钢琴,它可以使演奏者延续特定的而不影响其它音。1860年,巴黎的亚历山大·弗朗索瓦·德班建造了另外一种延音踏板结构。然而,1862年克劳德.蒙泰尔却拿出了类似的发明。这些都没有真正引起钢琴界的重视,直到1874年美国斯坦威琴行的埃伯特.斯坦威,在延音踏板上拿到了一项美国专利,并在1876年第一次公开宣传,被人们称作“持续声音的踏板”。1875由沃尔夫在法国同样获得了专利权。不久,美国的斯坦威琴行开始在立式钢琴上安装这一装置,很快美国的钢琴在制造中都效仿斯坦威的实例,同时其它国家的钢琴制造业都跟着制造起来。但是,并非所有钢琴制造商都加上了延音踏板,甚至在斯坦威琴行的汉堡工厂制造的德国斯坦威乐器,除九尺音乐会用的大钢琴外,也没有这个踏板。直至今天,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踏板只有在美国制造的乐器上是标准装备,而在所有国家的立式钢琴上极少有一个真正的延音踏板结构。
当早期的钢琴在音量上增长音的时值的时候,制造商的注意力就开始转向了减轻声音的方法上。研究初期有两种方法可以被用来减弱音量。其结果是声音有一种减弱和甜美的音质;第二种踏板结构与今天的弱音踏板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作用是使键盘和琴锤向右移动,从而只打击一根弦,而不是两根或三根。这种方法首次被引用是由克利斯托福在1726年,这种结构不久就有其它钢琴制造者运用,并很快吸收为一件标准的装备。在十八世纪后期及十九世纪初期的钢琴上,钢琴家可以根据踏板被踩下的深度,从正规的三根弦位置,移动到两根或一根被击的位置。贝多芬在他相当多的钢琴作品中提到过可供选择的移动程度。然而在今天的乐器上,只可能在两根弦和三根弦之间做到这种区别,而在一根弦或两根弦之间则不可能。
钢琴踏板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改进设计,如土耳其音乐在十八世纪后期风行一时,但效果并不理想。当十九世纪后期钢琴发展到成熟时期时,一些新奇的踏板结构最终都消失了,最后作为演变的幸存者,就只留下了今天的三个基本踏板。钢琴踏板的历史直至今天还在延续使用着这三个踏板,事实证明这三个踏板在演奏中,确实行之有效。
[1]《论钢琴表演艺术》t.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