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的空间感

2011-08-15 00:47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冷暖色调时空

郭 巍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系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印象主义时期色彩被人们所关注,色彩的变化成为体现空间的绝妙语言。印象派强调的是纯视觉化的语言,重视人对色彩的感觉能力的培养,加强色彩的功能表现,利用色彩的丰富性,来推拉物体而产生远与近的距离感。

一、色彩的冷暖对比

在印象派的大部分作品中暖色大面积地被使用,冷色与灰色交替布置在其中控制了暖色无度的扩散。冷色的作用是凝固画面视觉点,改变视觉方向。视觉从暖色移到冷色同时已预示着由平面开始转入到深度空间中。观者视觉接触一块暖颜色,无论是大面积的还是局部的,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力量阻碍人的视觉深入,使其自然地把目光推向左右周围空间之中。而冷色恰好与之相反,其本身产生一种向内的力让人靠近和进入产生静止和停留感,这两种不同视觉感的色彩在画面上的运用构成了印象主义色彩语言上的忽近忽远的空间效果。冷色和暖色的作用在印象派绘画中已经运用的比较自如。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莫奈放弃了运用古典主义画法追求物象轮廓的写实,而是侧重用光线和色彩来捕捉瞬间的印象,甚至在阴影中也着重表现了光的色彩变化,凭借色彩的生动变化代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来表达空间。其代表作《印象•日出》就是成功的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画面空间的最好例证,三只小船在朦朦胧胧雾色中,远处的土厂、烟囱,船上的吊车依稀可见。一切都处在光与色交映下的朦胧空间之中。

二、色彩色阶上的变化运用

在采用冷暖对比表达空间之外,色彩色阶上的变化运用也是体现色彩空间秩序感的重要手段,其基本规律就是将色彩按其明度,或者按其冷暖在平面上排列成序列如同台阶由高到低不断运动的结果。一个光线照射下的白色平面其色阶的变化应该是由黄白色逐渐一点点的过渡到灰白色,在这之间进行微妙的颜色变化,这种色阶的变化使一个单纯的平面变成一个具有空间伸缩力的画面视觉领域,既有色彩感又有空间感。它的视觉范围就是平面的上下左右所产生的平面空间感,所不同的是这种范围是由色彩指示出来的,色彩使这种空间的产生成为可能。

“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就是通过推拉色阶的变化和有秩序合理的布局来建立画面的深度空间的。塞尚在其著名作品《圣维克多山》中,他打破了画面的“远、近”观念.他将画面向远处延伸的部分拉到了与最近的景物同等的平面上,并将远处的物体同样并置于这个二维平面的最前面。他不是靠传统的近实远虚等透视法则来创造空间,正像我们所看到的,远处物体的轮廓线是如此的清晰以致和近景毫无区别.他是非常有逻辑的按照光谱的顺序创作,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区分物体在空气中的远近感。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突出表现了色彩在纵向上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前景的绿色、中景的黄色和远景的蓝色,类似的创造空间纵深感的方式在塞尚其他的风景画中也很常见。塞尚用一种结构上的深度和画面上色彩的秩序来代替物体表面的空间关系。正如他所说:“对我们人类来说.大自然要比表面更深。因此,必须把足够量的蓝色加进被我们用各种红色和黄色表现出来的光的颤动里去,使之具有空气感”。

三、色调的时空位置感

印象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光与色的原理,深入研究了色彩的冷暖色、对比色、互补色等诸多色彩规律。特别是光线作用于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变化原理做了理性的分析。打碎客观事物的形式,捕捉大自然中光的效果,印象派对自然光的追逐与研究,使得色彩的问题变得比造型因素更为重要和直接。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客观事物的型体首次成为色彩的附庸,丰富的色彩取代了结实有力的型体塑造,进而使色彩成为画面乃至整个空间构成的主角。色彩语言在诠释绘画空间的同时也表达了此空间所在的时间。汉斯•霍夫曼就曾经指出:“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表现力量。”

物形由近端推向远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色彩也随之有秩序地不断变化,形成色调上的差别。凡是有一定空间范围的物体或者平面都具有这种变化。变化是有一定条件的,不能因为我们头脑之中形成这种概念而随便的改变色相的差异。蓝色的天空如果出现了不协调的色彩或者在变化过程中出现了色相上的改变,就会产生视觉上的失真和缺少空间感,因此一定要注意色彩变化过程中的秩序排列。色调的变化与色彩的杂乱是两回事,前者是保持一定的主调颜色比例量同时色彩随着位置空间的不同,略有些差别。但是基本上保持一种基调,这个基本的色调就是控制画面整体关系的权力。使自然的现实物体具有相对稳定和一定范围内的时空位置感,使人们相信它是在一定空间内发生和发展的视觉现象。比如感受早晨的日出和中午的日照以及发展到傍晚的日落,在这三个不同时空范围内发生的色调上的变化,就能让人感受到色调的统一对表达时空概念的影响。其理论来自于客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和大气包围中,光线下的物体由于受光和反光、吸收和反射的色彩不同程度地影响周围物体颜色上的不同变化。但是即使是这样,大气空间也无法改变色彩固有的色相,只能由于空间的远近、色彩的冷暖和纯度发生变化。这些自然规律为我们更好地在平面上创造和谐的色彩和对不同时空颜色的表现提供了条件依据,使画面被组合的物体形象具有视觉的可读性和完整统一的空间感,使观者从心理和视觉上都能接受画面物体是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形象体现。

色调的时空位置感,在印象大师莫奈的《冬天早晨凡吉尼附近的干草堆》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画家抓住了冬日早晨的主调色彩,掌握了控制画面整体关系的能力,使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即干草堆具有了相对稳定和一定范围内的时空位置感,即观者与作品交流,立刻就能由作品的整体色调感受到画家具体要传达的时空感觉。

[1]何政广著.写给大家的欧美现代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

[2]孙美兰著.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易英著.西方二十世纪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冷暖色调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交织冷暖
湖光水色调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ROMANTIC PARTY
马拉喀什记忆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