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勤 徐卫国 (.十堰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十堰 44000;.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全村千余人,村里连续唱两小时以上民歌的歌手占总人数的10%,唱千余首歌的歌手有4人以上。
吕家河民歌村不仅歌手多,而且民歌数量大,曲调各异,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吕家河民歌共收集有1031首民歌,其中曲调76首,另955首民歌,按内容主题来分有13大类。(1)劳动歌13首、(2)生活歌105首、(3)仪式歌34首、(4)丧俗歌311首、(5)情歌224首、(6)历史传说歌24首、(7)盘歌37首、(8)儿歌67首、(9)民间叙事诗4首、(10)莲花落100首、(11)谜语歌32首、(12)急口令3首、(13)猴戏1部。吕家河的民歌蕴藏量极其丰富,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独特的地理位置。吕家河民歌村地处湖北省武当山南麓的古神道上,武当后山有一片苍茫的原始森林,覆盖着一道深深的大峡谷,谷底的水潭深不见底,水色墨绿,这就是武当山九道河的源头。九道河在重重山峦中一路奔跑,与西河水相汇,前面便是一片碧绿的平原,村落依山旁水,群山连绵起伏,荆楚民间文化的璀灿明珠,吕家河民歌村便坐落在这里。
而武当后山,由于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信息闭塞,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回水湾效应,这里沉淀了各个时代所遗弃的精神产品,不管是大江南北的,还是东海西域的,民歌一到这里,立刻被吸收、同化,变成了自己民歌大家庭的一员。
武当山地区还处在古代秦楚的边源地带,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汇合点。秦楚文化积淀丰厚,秦腔楚曲丰富多彩,秦、楚两种边缘文化相互撞击、影响、吸收、同化,必定有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出现,吕家河民歌便是这两种文化碰撞产生的一朵浪花。
2.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吕家河民歌村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春秋以前,这里的民歌便十分流行。
周宣王时太师尹吉甫,既是《诗经》的采风者,也是《诗经》的被歌颂者。他是湖北房县人,《房县志》载:“周、尹吉甫,房陵人,宣王时食采于房,诗人为之赋,六月卒,葬房之青峰山。”
《儒子歌》是受孔子、孟子、屈原高度重视的一首民歌,它的采录地点便是武当山下的汉江之滨,后人在那里修建了沧浪亭,悬崖峭壁上刻着“儒子歌处”四个大字。
《诗经注》云:“武当县”西北40里,汉水中有洲日沧浪洲。”《襄阳县志》载:“汉水重浊,与大河相似,自均洲以下,水为之一清,故日沧浪之水。”这些都证明了《儒子歌》的流传与采录之处。
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曲歌”就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荆(今湖北江陵县)、郧(今湖北宜昌县)、樊(今湖北襄樊市),邓(今河南邓县)等地。诗歌中生动地描写了少男少女彼此间真诚的爱慕,表现了人民大众在爱情生活方面的积极行动和美好愿望。
嗣圣元年,武则天僭位,废帝为卢陵王,四月迁均洲,二年九月迁房洲。卢陵王在房县开荒种地,生产自救。卢陵王的流放,带来了宫廷文化,它对当地民间文化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建设,使吕家河民歌丰富多彩。《中国诗史》载:“小曲”在明代虽不似散曲那样称霸诗坛,但它是当时不容忽视的一体,而明代的民歌被称为明代文学的“一绝”,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
吕家河民歌的曲调有18类,54种,典型腔调76首。其中有剪剪花、踏腔(阴歌)、小调、蛮腔(四六句)、儿歌、山锣鼓(阳歌)、坤腔(硬四锤)、四平腔、排腔(八岔)、秧歌调、孟姜女调、武腔、锣鼓调、倒尖、渔鼓调、陕北道情、曲剧唱腔、猴戏调等。
武当山道庙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建设,宋代已具有相当规模,到了明代,从汉江之畔的净乐宫到天柱峰金顶的140华里的神道上,“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使武当山道庙建筑达到了“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的鼎盛时期。
公元1412年,永乐皇帝下旨大修武当山,长达13年之久,派遣隆平候张信,附马都尉沐昕等率来自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能工巧匠30万人来武当山修建道观,同时他们把家乡的民歌也带到了这里。从永乐10年到永乐22年(公元1422年),是全国民歌在武当山大荟萃的年代。因此吕家河村民歌的曲调,有大江南北不同的风格,内容丰富,品种繁多。
同时,封建王朝为武当山道庙建筑投入了大量银子,为了使货币回收,便在武当山周围开办了颇具规模的妓院,让工匠们的钱花到妓院里去。于是,吕家河村民歌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私情歌,其中含有浓厚的色情成份和脂粉气。因此,吕家河村的私情歌和荤歌在外地是很少见的。
4.宗教信仰、文化旅游给吕家河民歌输送了新鲜血液。武当道场建有宫、观、庵、祠、庙达四百余处,房舍二万余间,其气势雄伟,建筑之精奇,史称“五岳之冠”。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崖,方圆八百余里。宫殿规模宏大,建筑奇特,仙气缭绕,是我国著名道教圣地。
讲孝道是武当道教的一个重要特色,武当山各大宫殿皆有“圣父母殿”,因此,吕家河村孝歌的数量占民歌的70%。每年清明,全国各地的香客都涌向武当山去朝拜真武大帝,他们在路途跋涉和敬香之余,会毫不在意地唱出自己家乡的民歌,这些民歌慢慢在武当山蔓延开来。年年如此,武当山每年游客达百万人次以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使武当山民歌不断地壮大起来。
5.武当山的民风民俗是意蕴吕家河民歌丰富的土壤。吕家河民歌村地处武当山后山,它的民歌并没有大量接收道教文化而是武当山世俗文化的积淀。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创作的。是劳动人民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编唱出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童养媳》《穷人闹五更》倾吐了遭受欺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打夯号子》、《石夯代代传下来》表现了劳动者在与自然作斗争时的豪迈气概;《猫咪咪》、《鸡蛋壳》唱出了儿童们游戏时天真无邪的性格。
武当后山有着浓郁的民风民俗,婚俗,办喜事需要四天,四个晚上连续唱歌,使歌手们有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丧俗,打两夜“待尸”,且赛歌是通宵达旦,如《灵前闹五更》、《魂在灵在人不在》等。生产民俗,挖地,锄草,唱歌助阵,抬石,打夯,唱歌,鼓舞士气,如《锄头口里出黄金》、《夯夯要打紧》等。节日、玩灯唱灯歌,拜年唱喜庆歌等等。但“有假诗人,无假山歌”(明,冯梦龙),民歌所表现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是最真实、最深切的。
吕家河的婚俗、丧俗、生产民俗等是养育民歌的丰富土壤。本地民歌不断吸收外来民歌的新鲜血液,使吕家河民歌不断地壮大起来。
吕家河民歌村,是我国汉民族罕见的民歌村,被誉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是武当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随着吕家河民歌的不断挖掘,整理、它的价值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1]李征康.屈崇丽.《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M].学苑出版社.2003-10.
[2]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蒲泉,群明《明清民歌选》.甲集[M].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