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南开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本次大会共有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代表一百五十多名,收到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著名学者叶嘉莹、傅璇琮、罗宗强、陈伯海、蒋凡、孙昌武等出席了大会。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致开幕辞。
在历时四天的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唐代文学研究的新视域、新材料、新方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广泛的文化交流。
有学者侧重以更广阔的视野对唐代文学或某一阶段进行整体考察。陈伯海(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和反思》一文指出,“唐诗学”可以作为专门性的学问,解决“唐诗何以是”以及“唐诗如何是”的问题,以确立我们对唐诗整体性的基本把握。赵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古诗学——文章学论纲》认为,以皎然《诗式》为代表的盛中唐诗学体系,是对八代以刘勰为代表的诗学体系的复变,二者的异同可视为中古诗学、文章学发展的两个阶段,而与汉以前传统诗论构成正反合的关系,对于嗣后中国诗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董乃斌(上海大学)《中国文学史两大传统中的唐代文学》将唐代文学置于中国文学叙事和抒情两大传统发展的态势中观察分析,发现了应用文体极具文学价值、文学批评也涉及叙事等九个方面值得关注的现象。并指出对以往被忽视的叙事传统给予更多关注既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吴相洲(首都师范大学)通过反思20世纪的唐诗研究提出,今后的唐诗研究不应照搬西方体系,而应该注重文学生产的大背景和具体情境研究,注意建构中国的诗歌研究传统,着力阐发唐诗的精神价值。廖美玉(台湾逢甲大学)《大雅的失落与召唤——唐代诗人的盛世想象与王道论述》着眼于唐代诗人关注政治层面的现象,分析了诗人干谒求仕的热情中蕴含的对“盛世”与“王道”的更高期待,以及呼应《大雅》的创作精神和在君、臣之间寻找独立论述空间的努力。王德保(南昌大学)虽从李商隐无题诗这一个案研究入手,实则为了提出晚唐诗风与当时词境的相关性比较这一文学史课题。
有学者运用多元发散的思维和新颖的方法,探讨唐代文学的艺术精神和多重内涵。韩经太(北京语言大学)从宋人的“唐诗接受”方式出发,考察宋诗学集成阐释中的唐诗艺术精神。李浩(西北大学)《多棱镜中的私人领域:围绕李德裕平泉山庄的文化争论》通过对围绕平泉山庄的诸种文化评论,尤其是私人领域视角评论的梳理,指出无论是私人领域理论还是艺术美学分析都有其盲点,学人对平泉山庄除了进行高深玄妙的精神挖掘外,也不应忘记种种明显的经济行为。丁放(安徽师范大学)、袁行霈(北京大学)根据盛唐诗人的身份与主要生活经历探讨地方官中的诗人与盛唐诗坛的关系,认为地方官中的诗人仕途不顺,刺激了诗歌创作,其艺术水准明显高于宫廷中的盛唐诗人。刘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世性”与中唐文学》运用海外学者提出的“近世性”理论视角,分析美国学者宇文所安与日本学者川合康三的中唐文学研究中的“近世性”理论的渗透。胡旭(厦门大学)从对“饮中八仙”这一天宝初期文人集团的形成因素、存在时间以及最终解散的分析切入,指出其对天宝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杨伯(天津师范大学)从士人心态入手,探讨了中唐士人心态中的“自污”这一独特现象。
唐诗的意象研究别出新意,莫砺锋(南京大学)指出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唐诗名篇的意象则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一篇作品内的意象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说明唐代诗人对意象的密度是相当留意的。朱易安(上海师范大学)以唐诗中的“径”为例,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经由诗人加工提炼,成为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的诗歌审美意象,而诗歌中的意象成为审美风尚后,又被应用到建筑、物件等的制作中,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物象。这种物象和意象的并存和转换,揭示了诗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高建新(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察了唐诗中的“金河”意象及其在研究唐代北部军事、边防、地理等问题中的重要史料价值。
诗歌和散文体裁也是综合考察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钱志熙(北京大学)认为唐人古体作为唐诗的一种体裁,与近体一样有它确立与发展的过程。唐诗古体的发生、确立与发展过程,不仅是汉魏晋宋诗体的继承,更是对齐梁陈隋诗歌体制与创作程序的逐渐摆脱。杜晓勤(北京大学)在分析唐代各个时期齐梁体、齐梁格诗歌的诗律特点、诗体内涵以及唐人对齐梁体诗歌认识变化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唐代的齐梁体诗并无固定诗律和诗体特征,唐代各个时期人们对齐梁体、齐梁格诗歌的理解并不相同。刘青海(上海师范大学)则从对徒诗体的考察出发,进而深入到对中晚唐七绝发展趋势的探讨。罗时进(苏州大学)从叙事和抒情着眼,对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进行了探讨。毕宝魁(辽宁大学)在对唐代文人所创作的传记进行原生态状况浏览的基础上分类讨论,分析唐代文人创作传记的诸种情况及其意图与心态。吴河清(河南大学)考察了唐代厅壁记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实用功能及其文学因素。陈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道数与字数、题目与“策题”、策问与对策三个方面勾勒出唐代进士试策的形式体制。
本次年会的作家作品研究中,不仅有熟知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也有常被忽视的作家,如李德裕、姚合、陈黯、章碣等。这体现出唐代文学研究观照对象的全面性和研究者视线的广覆性。
大作家的研究呈现出对同一对象的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挖掘和力求出新的学术追求,这是本次年会大作家研究的一大特点。在李白研究中,薛天纬(新疆师范大学)从对李白《古风》(其一)的解读这一小问题切入,关注的却是李白的历史观和文学观这样的大问题,体现出小角度、深挖掘、大视野的特点。萧丽华(台湾大学)以李白的庐山诗为中心,揭示出李白于此中的“仕/隐”情结与其宗教性、理想性的精神样貌之间的关系,认为李白在庐山的“仕/隐”表现是个缩影,它呈现了李白总体人生的基调。阮堂明(苏州科技学院)辨析了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中的“云想”与“叶想”之争,以及《清平调三首》的文体属性这两个极有争议的问题。
杜甫研究中,收到的七篇论文都很富于新见。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结合史料选用及对文本意指理解的多歧性,比较了杜甫《洗兵马》系年诸说的得失,并将该诗放在杜诗整体语境中重新审视,认为其当作于乾元元年春。这一论断将直接影响到杜诗的编年。查屏球(复旦大学)对诸家均少有疑义的《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进行讨论,在细疏前说的基础上发现了疑点,对该诗的写作时间、诗题称呼、杜甫与郑氏家族关系等问题的解读多有发覆。时代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作家群体环境都会对作家产生较大影响。葛景春(河南社会科学院)从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的关联入手,认为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和流派之间具有或承继或交流或影响的关系,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在唐代的兴盛,促进了杜甫在唐代诗歌发展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的形成。同一时代的诗人,往往会因为处于近似的环境或具有近似的人生经历而在创作上产生某些共同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这样的诗人进行探讨有利于打开研究的新思路。邓芳(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认为杜甫和元结就是这样两位具有可比性的诗人,从二人的比较中可以发掘出盛唐向中唐转折时期文儒的典型思想和共同命运。学人往往将杜甫与溢美之词联系在一起,对其负面评价关注极少。吴中胜(赣南师范学院)则从三个方面梳理了历代对杜甫的负面评价,指出这些负面意见虽然微弱但也不能因为杜甫是“诗圣”而受到忽视,它们往往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不同评论家不同的诗学观念。这些新颖的切入点和方法无疑有利于杜甫研究的深入。
在作品研究中,同题作品的研究各具特色,体现了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学者思维的多元和探讨的多层次性。在对白居易《长恨歌》的研究中,诸田龙美(日本爱媛大学)通过对《长恨歌》作为“共感的故事”、“汉皇重色”的含义、中唐时期的风流观、《长恨歌》与妓席的风流等问题的考察,揭示了《长恨歌》与欣赏者之间所共有的肯定好色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认为从伦理性角度探求《长恨歌》之“讽谕性”的各种说法乃系误读,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张中宇(重庆师范大学)运用批判理性主义理论对《长恨歌》的主题争论进行了重新分析。他认为,《长恨歌》主题解读、阐释过程的分歧,正是提出新说、“证伪”、再提出新说、再“证伪”,不断“试错”,最终更加逼近《长恨歌》主题真实面貌的研究过程,这正与批判理性主义理论相符。在李商隐《燕台诗》的研究中,郑滋斌(香港城市大学)从考察李商隐《燕台诗》的创作时间和李商隐的个人经历入手,认为该诗是李商隐远承风骚精神,近师长吉,效乐府之体,具比兴精神,借女子于使府不断期望的心声向令狐楚陈情的作品。吕玉华(山东大学)则从女性视角和离魂主题入手,认为《燕台诗》为抒情化的离魂主题,以离魂女性的视角展现了寻觅、期望、等待、幻灭的感情流程。
此外,任文京(河北大学)、海滨(新疆吉昌学院)的岑参研究,蓝翠(烟台大学)、雷恩海(兰州大学)、吕正惠(台湾淡江大学)、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的韩愈研究,刘真伦(华中科技大学)、张蜀蕙(台湾东华大学)、方丽萍(青海师范大学)的柳宗元研究等都各有千秋,或运用新方法、或采用新角度、或开辟新思路,在力图出新的学术追求中将唐代诗文大家的研究推向深入。
在关注诗文大家的同时,以往受关注较少的唐代作家也被纳入研究视野。许东海(台湾政治大学)对李德裕罢相期间辞赋之花木书写的文化旨趣及家族史意蕴的阐释,李建昆(台湾东海大学)对罗隐《谗书》的内容经旨和艺术特性的探讨,李定广(上海师范大学)对罗隐、陈黯、章碣的生平事迹的考实,张震英(湖北大学)对姚合的交游与家世、思想境界与审美情趣的探讨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样的研究理路既使研究对象的范围更为全面,也使研究所反映出的唐代文坛整体面貌更为完整。
研究者不仅关注诗文,而且也瞩目小说。吴真(南开大学)梳理了《太平广记·叶法善传》的版本源流。罗宁(西南交通大学)提出《龙城录》为伪典小说。康韵梅(台湾大学)考察了唐代小说“文备众体”的意涵,认为赵彦卫的观点不能证明唐代小说的文体发展与科举行卷有关。李鹏飞(北京大学)讨论了唐传奇以真实人物为主人公的现象。张惠(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了从《南柯太守传》到《南柯记》的嬗变。刘燕萍(香港岭南大学)对《后土夫人》与《华岳神女》的人神婚问题加以解析。洪树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考察了唐代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崔际银(天津财经大学)则着力探讨唐人小说《窦乂》中的商业主题及其对现代商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文献辑佚、整理方面,陈尚君(复旦大学)《八十年来的唐诗辑佚及其文学史意义》一文分三个阶段总结了八十年来唐诗辑佚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辑佚诗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价值,指明了古籍数码化时代文献整理应该努力的方向。韩震军(安徽师范大学)和户崎哲彦(日本岛根大学)分别对唐人《登科名录》和广西现存的唐代摩崖石刻进行了翔实的考索。刘明华(西南大学)、卢燕新(南开大学)和李谟润(南开大学)分别考补《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的缺遗、唐人编选的诗歌总集和唐五代的佛寺。
在通过文献的考辨分析解决文学问题方面,徐俊(中华书局)利用新见墓志,对敦煌残卷所载两首唐诗的作者李昂进行考证,解决了学界关于此二诗作者的争端,指出前诗作者为考功员外郎李昂,后诗作者为仓部员外郎李昂,并根据新见墓志考索出仓部员外郎李昂的生平事迹。胡可先(浙江大学)以韦承庆、韦济、韦应物墓志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对韦氏小逍遥公房、逍遥公房族系的家族文学加以勾勒,由此可见唐代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之一斑。赵望秦(陕西师范大学)《“龙城”续考》一文厘清了古今聚讼的“龙城”就是王昌龄创作《出塞》诗的原用语。李天飞(中华书局)《“四陆”辨疑》分析了唐代及以后诗文中的天文学名词“四陆”的含义,澄清了历史上对“四陆”的各种误解,并据此提出唐代《续汉书》文本可能存在的一种原始面貌。
海外文献是研究唐代文学的珍贵史料,道坂昭广(日本京都大学)将日本正仓院所藏《王勃诗序》和中国通行版《王勃文集》中共存的作品进行对照,发现正仓院本保存着原初《王勃文集》的面貌,这一发现具有促使现今王勃作品解释趋于变化的可能。陈翀(日本九州大学)对过去被误认为是伪作的日藏《长恨歌序》进行考证,指出正安以来的各种旧钞本及刊本中所保留的《长恨歌并序》的形态才是白氏自编文集中的原始形态,而现在学界通行的传歌一体本,乃是唐末五代时期修补东林寺本《白氏文集》时所补入的大曲本。朱玉麒(北京大学)考察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明钞本《张说之文集》的历代著录及其讹误辨证、题识分析、校勘排比,和以冯舒为代表的江南藏书家围绕《张说之文集》的藏书活动,这对于了解明清之际《张说之文集》的传播以及江南藏书活动的实况,都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
卢盛江(南开大学)考察初唐诗文论著作《文笔式》,指出《文镜秘府论》西卷《文笔十病得失》的前半和《文二十八种病》前八病首段,都应典出《文笔式》。这些内容有杂编的痕迹,可能保留了隋前、齐梁遗说,甚或是沈约遗说,其论声病有着丰富的思想。戴伟华(华南师范大学)通过分析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的关系,认为储光羲与殷璠及集中入选诗人有诸多联系,并帮助殷璠完成编选工作,《河岳英灵集》入选诗人形成的特殊诗人群推动盛唐诗歌向着具有建设性的健康方向发展。琴知雅(韩国延世大学)探讨了唐代的诗句图并说明了诗句图在文学中的活用情况。刘卫林(香港城市大学)和张培锋(南开大学)都把视线投注在唐代的佛禅诗论上。刘卫林探讨了唐代诗论著作皎然《诗式》中的诗禅观念,张培锋则用诗话的形式撰写了八则唐代部分的《佛禅诗话》。此外,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历史著作中的文论问题。饶龙隼(上海大学)《刘知几〈史通〉文病论·范围篇》一文,从时序、体制、认知、边界四个方面对《史通》中的文病说进行了详尽剖析。
唐诗在后代的接受和评价是又一个重要话题。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夫之的诗歌评选与唐诗观》一文从悟性与通识、寓诗史研究于作品批评、对杜甫评价的改写三个方面论述了王夫之的唐诗观和他对诗歌批评的独特理论思考。尚永亮(武汉大学)就清人对中唐乐府讽喻诗和乐府诗人元、白、张、王的论述展开分析,指出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乐府讽谕诗在清代受到重视并获得持续走高的道德评价,反映的是清代诗学思想向正统回归以及现实干预意识的强化。查洪德、罗海燕(南开大学)从对《瀛奎律髓》的研究出发,认为方回论诗总是兼及两端,希望在两端折中互济中求变求新,为诗歌发展寻求新的出路。他们指出,已有的方回诗学研究多关注一端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另一端,而这被忽视的另一端,多表现在其对唐诗的论述中。韩胜(天津师范大学)认为清代“宋诗派”代表人物翁方纲的唐诗选本反映出他早期论诗宗唐,并明显受王士禛“神韵说”影响的痕迹。王友胜(湖南科技大学)分析了宋编唐诗选本《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的选诗特点,认为该书有力地促进了后世唐诗选本在体制上的完善,掀起了南宋后期诗坛重绝句的风气,开启了后世初盛唐诗与中晚唐诗高下优劣之争的先河。
本次年会上跨学科研究依然活跃。对于唐代文学与社会政治关系的探讨闳富而深刻。陈友冰(安徽社会科学院)《初唐边政与边塞诗主调的流变》分析初唐时期唐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臣服、抗击、征战、羁縻的关系变化过程,梳理了初唐边政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举措,指出初唐边塞诗的流变与唐代边政紧密关联,是初唐民族心理和社会风尚敏感而集中的反映。吴在庆(厦门大学)《略谈唐末政局与士人之遭际》在分析唐末政局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其与士人遭贬杀、退隐、入道、远避他方等艰难险恶的种种遭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康震(首都师范大学)考察了南北朝隋唐之际关陇政治军事集团由地方性集团向中央集团过渡的历史进程及其“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文学观念的最终形成,与贞观时期文学创作的实绩、关陇集团的多元结构以及它对前朝文化思想观念的整合有内在关联。
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的研究是本次年会跨学科研究的一大亮点。蒋凡(复旦大学)《唐诗宋词的朗诵、吟咏、歌唱三种方法》认为,朗诵、吟咏、歌唱要按照诗歌的内在声律、诗歌本身的情绪和意境以及诗人当时的心境把诗词的气氛渲染出来,恢复它的审美功能,要把吟唱提到理论上总结、升华。葛晓音(北京大学)《“拨头”考》综合分析日本唐乐中的“拨头”舞及“拨头”假面实物资料,对被视为戏剧起源于唐代的重要证据之一的“拨头”的名称由来、表演性质和特点等问题作了详尽考察。沈冬(台湾大学)以唐代琴曲《胡笳曲》为研究主题,由整理文献及曲谱分析入手,勾勒出《胡笳曲》的历史源流发展,并由传世谱本探究琴曲的风格特色。王兆鹏(武汉大学)通过考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传唱史,揭示了音乐传唱对诗歌流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也是讨论对象之一。张明非(广西师范大学)以粤西陌生而新奇的自然生态给唐代贬谪诗人带来新的创作契机和灵感为例,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对诗歌的影响。魏景波(陕西师范大学)则考察了长安文化与唐代都市诗的关联。
在宗教与唐代文学的关系方面,李小荣(福建师范大学)、任文京(河北大学)、黄阳兴(深圳博物馆)、刘新万(南开大学)分别分析李白维摩信仰中的取舍问题、岑参的佛教情结、中唐密教艺术与韩愈险怪诗风的关系以及白居易在长安华阳观的生活情状与心态。
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唐代文学研究中的女性问题。刘航(首都经贸大学)和田苗(西北大学)分别论及唐代的女性观和女性审美心态,前者以西子形象入手,认为西子形象的塑造不但受制于当时的女性观,还与民俗文化中的祓禊之俗有关;后者以白居易诗文中的“时世妆”为突破口,通过对“时世妆”妆容特征的考察,揭示了白居易的创作心态以及贞元、元和间男性与女性审美心态的不同特征及变化趋势。郭丽(南开大学)则对唐代女性教育使用的教科书《女孝经》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辨。以上研究所论及的女性观、女性审美心态、女性教育等问题,体现了学术界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强。
海外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受到极大关注。萧丽华以诗、词、赋、古文、传奇小说等为序,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唐代文学研究的成果,包含专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期刊论文。张万民(香港城市大学)介绍了英语世界的王维研究,他指出英语世界的王维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非常重视细致的文本研究,二是非常重视王维诗歌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他还对近四十年来海外研究王维的学者魏玛莎、余宝琳等人的研究成果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金世焕(韩国釜山大学)则从对四位高丽学者引用王维诗歌的情况进行梳理出发,阐述了高丽诗人对王维的接受状况以及王维对韩国的影响。金昌庆(韩国釜庆大学)通过对高丽诗人李奎报《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的探讨,指出李奎报咏史组诗的创作是建立在中韩两国深远而广泛的文学交流和诗人李奎报对唐文学的深刻认知基础上的,韩国汉文学具有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创造本国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格。曹淑娟(台湾大学)分析了日本大江维时所编《千载佳句》的空间建构及其意义,认为《千载佳句》上承《句题和歌》,下开《和汉朗咏集》,呈现出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认同”和“共存”的交互作用。上述交流和研讨,对大陆学者及时了解海外学界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极为有益,也有助于双方在避免重复研究的前题下,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研究成果,不断将唐代文学研究推向前进。
大会还采用圆桌沙龙的形式,以“今后十年唐文学的研究走向”为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闭幕式上,叶嘉莹(南开大学)就唐诗的吟诵和解读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将大会再度推向高潮。与会代表吴在庆、沈冬、钱志熙、佐藤浩一(日本东海大学)、李芳民(西北大学)、刘卫林分别做了感兴发言。大会最后由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致闭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