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类图书:痼疾分析与对策探索

2011-08-15 00:53
现代出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快车类图书出版社

◎ 黄 健

养生类图书:痼疾分析与对策探索

◎ 黄 健

胡编乱造、混淆概念、书名雷同、“另类”包装和科而不普等是存在于养生图书出版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与管理不严、编辑素质不高、审读制度不全有关。为了保证养生类图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出版者须正确认识养生内涵,采用完善准入机制、强化审读制、实行问责制等对策。

养生类图书;问题诊断;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众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为养生类图书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近年来,养生类图书的出版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各类销售排名榜上“荣登”三甲。但是,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数不少的养生书,如《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已沦为“问题书”。若不采取措施,“问题书”除了影响养生类图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外,还会对读者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细数养生类图书的“痼疾”

养生类图书出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胡编乱造、混淆概念、书名雷同、“另类”包装和科而不普。

1.胡编乱造,误导读者

不少“问题”养生书中夹杂着许多随意杜撰的不实内容,主要有:

第一,杜撰疾病概念,如《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中,除了制造曾流行一时的“‘绿豆汤+长条茄子’治百病”的谬论外,还杜撰了许多疾病概念,如将高血压病因说成是肾上腺素过高,其实肾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中所占的比例很低。

第二,编造疾病原因。《人体使用手册》中“心包积液是形成肥胖的原因”就是一例。心包积液是因感染(如结核等)或非感染(如肿瘤等)所致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某些疾病累及心脏的一种结果,与肥胖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歪曲治病方法,如《人体使用手册》提出“发胖是减肥必要的中间过程”,此说法既无任何中西医学依据,更无临床数据支撑,尽管“发胖容易减肥难”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也有一些问题养生书将高血压病并发中风的原因归结于降压药,主张高血压患者不要服药,这是极为不妥的。

第四,误释专用名词。《世上是不是有神仙》对“辟谷”的解释就属此列,该书将辟谷“吹”得神乎其神,似乎这是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包治百病的仙丹。其实,辟谷本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后为气功学所借鉴。在气功医生指导下正确、合理地使用,确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但其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人人都能辟谷,它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2.混淆概念,夸大作用

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所谓养生是指“根据中医理论,运用调神、导引、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目前市场上不少养生书偏离了这一定义,常见的现象有两种:

一是将养生与治疗混为一谈。如《有病不求人》明显地将养生与治病相混,给读者造成的印象是看了这本书、学会了某些养生方法,患病时就可以不用再上医院了,但国内外专家均提倡有病早治。读者若误信“不求人”这类不负责任的说法,轻者会延误患者病情,重者还可能置人于死地。

二是将中医学的一些概念相混淆,如《食物的相生相克》将五行的生克关系与中药的七情配伍混为一谈。中医理论有五行一说,五行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生克关系,现代中医主要将其用于说明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正常关系。因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事实上该书所说的是不同食物同时食用后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其实就是中药“七情配伍”中的“相须”“相恶”。食物之间根本无生克关系之说。

3.书名雷同,内容相似

“健康快车”系列养生书在这一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登上健康快车》,该书将北京三位医学专家的养生讲稿汇编成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之后,书名及内容与之相似的图书竞相出版:一方面原作者以读者对象不同的年龄、性别群等为划分依据,在几家出版社出版了类似的图书,《登上新健康快车》《40岁登上健康快车》《60岁登上健康快车》《40岁登上健康快车(女性版)》等纷纷走向市场,北京烤鸭“一鸭多吃”的模式被复制到图书市场,只是其“滋味”远不如烤鸭了;另一方面,一大批跟风书也相继出版,如《女人de健康快车》《幼儿健康快车》《心理健康快车》《白领的健康快车》“名医健康快车系列”丛书……“快车”一再加开,但就内容而言,则无非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万变不离其宗;就效果而言,我们公认的是,古今中外的养生路上并没有快车!

4.“另类”包装,装腔作势

不少问题养生书都采用“另类”包装方式获取读者信任。其主要形式有:

第一,包装作者(或自我包装),欺骗读者。这种包装近年来屡见不鲜,张悟本、林光常、吴清忠等无一例外。现已证实,写作《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张悟本根本不是养生研究员、高级营养大师、首席健康推广专家,而是一名针织厂的机修工;《无毒一身轻》的作者林光常头上的种种光环也均为伪造;而《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吴清忠原来则是研究机器的。至于将普通的医生、教师说成专家、教授者,更是数不胜数。

第二,将平平的养生内容以“秘笈”“皇宫”等词冠名,“忽悠”读者。《刘太医谈养生》是为此类包装的代表,且不说该书有无实际意义,单从它以“太医”“首长保健医生”作为图书卖点的形式来看,包装与“忽悠”的痕迹便不言而喻。其实,如果内容确有价值的话,不妨用“刘医生谈养生”之类的书名,反而更能贴近读者。

第三,用“科学”来“吓唬”读者,《体温升高就健康》《水决定健康》等是为此类代表。前者虽然有一定的实验室依据,但没有实用价值,须知刻意升高体温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提高免疫功能的正面作用;后者的封面宣传语宣称“会喝水不生病”,其不可信程度也可见一斑,古今中外没有能保证人不生病的灵丹妙药,水自然也不例外!

5.过于专业,科而不普

这是由临床医生或医学院校教师撰写的养生书的一大通病,这类书在科学性上一般并无重大问题,但可读性较差。常见问题有:其一,用语过于专业,缺少必要的注解,如“奔腾气”“库欣征”这类中西医病证名,“气机”“有氧代谢”这样的中西医名词术语等;其二,过多地引经据典,这在中医专家撰写的书中尤为多见,其表述的基本格式多为“《内经》曰……”、“《伤寒论》说……”;其三,频繁地应用常人并不熟悉的外文缩略语,这在西医专家撰写的书中比较突出。比如“世界卫生组织”“非处方药”一日三次服药方法直接使用WHO、OTC、tid类的缩略语,如此“曲高”难免“和寡”;其四,过于追求文采,在不少中医养生书中,常常冷不丁地冒出“纳谷不馨”“俯行不畅”“后饭而服”之类生造的“雅语”;其五,“故弄玄虚”的数据表达,如“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01”;其六,将养生专著(或其他医学专著)与养生科普混为一谈,不恰当地介绍某些尚在探索、并无定论的阶段性科研成果,等等。凡此种种,均可使读者感到似懂非懂、“云里雾里”,不但影响了养生知识的普及,而且也给“问题书”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二、养生类图书“痼疾”难愈的原因分析

综合“问题养生书”的种种差错,造成养生书出版混乱的原因有三:管理方面的疏漏、编校人员的素质缺失和审校制度的执行不严。

1.管理方面:忽视出版分工

关于出版分工,管理部门早已出台过多个相关的文件。《图书出版质量保障体系》指出:“坚持按专业分工出书制度。按专业分工出书对于发挥出版社的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和特点,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部1983年11月18日颁布的《关于专业出版社应严格按专业分工出书的通知》在“对自然科学技术的专业出版社,作以下补充规定”中说得更为明确:“要加强科学普及图书的出版,注意出好基本专业科技知识的通俗读物。”但在养生图书的出版中,这些规定往往形同虚设,大凡出版社均可涉足养生书的出版。近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一二年”的局面是目前养生书市场的真实写照。回过头来看,《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类问题养生书恰恰多出自与医学科学无关的出版社,包括某些大社、名社。对此中医界已发出了“管理机构应该承担监管与引导的责任”的呼声。①

2.编辑方面:既不精又不勤

“精勤不倦”是古代医家对从医者提出的要求。作为中医养生图书的编辑,理应也要以精勤为准则。养生类图书编辑既要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同时又要勤于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知识。但事实上目前养生图书的编校人员中,“精勤全无”者不乏其数。以《人体使用手册》为例,“心包积液是形成肥胖的原因”类的歪理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开出版物中,说明参与该书编校的人员,并不了解最基本的医学知识,同时可能没有查阅过常用的工具书。关于什么是心包积液、肥胖的一般原因等知识,《辞海》等通用工具书早已收录,编校人员只要稍微翻阅一下,就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3.制度方面:三审或有不全

严格、规范的三审三校及审读制度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②但在问题养生书中,这些制度的执行可能都大打折扣。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审校制度齐全,“绿豆汤+长条茄子”的“养生法”、大量喝绿豆汤能“冷缩”肿瘤的谬论就不会逃过编辑校对人员的眼睛;在中医学早已对“症”“证”“征”的用法做出明确界定的现实情况下,“辨症施治”“症候”“综合症”一类的文字差错也不会反复出现在正规出版物中。

三、养生类图书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正确认识养生内涵,精心打造优秀图书

一般认为,“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养生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将其基本内容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众多中医学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养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充实完善;当代医学家更是将现代医学科学融入其中,使之更富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实际上就是现代养生指南,它将当代中国公民的主要养生内容归纳为科学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调节四个方面。而较早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则是运动养生和饮食养生的指导性文件。因此,以这些文件为中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古今中外一切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当为养生图书出版的宗旨;反之,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凭空捏造等,都不是养生,这些内容也不应出现在养生图书中。

2.严格出版分工,完善准入机制

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制定了养生健康类书籍的出版“准入门槛”。但笔者以为,结合《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问题养生书的教训,目前制定的“门槛”似乎还不够完善,除了对编辑室、编辑进行规范外,还应对出版社、作者进行规范。其一,养生书出版应限于与医学有关的出版社。养生类图书是关系人类健康的读物,当由医学类专业出版社和出版范围中含有医学的综合性出版社出版。其二,应限于精通养生学又具备较深写作功底的作者,坚决杜绝“机修工”、“研究机器者”和其他与医学没有一点关系者等信口狂言养生。试想,如果张悟本把书稿交给专业医科出版社,如果对作者身份有一定限制的话,《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还能出版发行吗?

3.强化审读制,尝试问责制

审读制度是出版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存在重社科、轻科技,重学术专著、轻教材科普图书的倾向,以至于问题养生书即便到了“人人喊打”之时,也未见出版社和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有鉴于此,笔者建议,仿照对社科类图书和教材的审读方法,建立和完善养生图书的图书审读制度,甚至可建立“双重审读”制,书稿除了由有资质的编辑进行审读外,另请熟悉科普写作的医学专家对其内容进行审读,确保内容“万无一失”。同时,可以尝试对不合格养生图书实行问责制,将问题养生书与出版社的社会效益评估、出版社等级评估、书号配发、编辑的职称晋升等多个方面予以挂钩。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张悟本之后不再出现赵悟本、钱悟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后不会出现《把喝出来的病喝回去》、《把动出来的病动回去》……

总之,养生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使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获得健康长寿。出版养生图书当以普及养生的理论与方法增进民众健康为目标,而正确认识养生的科学内涵与外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建立必要的准入机制、完善审读与问责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保障。

注释:

①蓝峰.道士李一事件折射的一二三[N].中国中医药报,2010.8.23.

②新闻出版署.图书质量保障体系.1997.6.26.新闻出版署图书出版司.图书出版管理手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603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副编审)

猜你喜欢
快车类图书出版社
我等待……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创科技类图书的新板块
谁是2019美国图书市场最大黑马?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潮流快车
潮流快车
为生活加点“料”
石油工业出版社
踏上时光快车
漫画脑力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