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拥有的13亿多人口中。农村人口占9.3亿,在近两亿中小学生中,农村中小学占绝大多数。没有农村的稳定和进步,就不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参与的体育,就没有真正的群众体育;同样没有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生参加的学校体育,也就没有有真正的中国学校体育。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城市中学相比,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况,农村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体育设施落后,体育师资缺乏,而农村中小学的孩子热爱体育,渴望同城市中小学的学生一样,享受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中国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领域内所开展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是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背景,其中涵含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相应的可供开发的物质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既有舒缓平和、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项目,又有勇猛刚毅、斗智斗谋、竞技技击、防身格斗等内容,阴柔刚阳互补,能够满足现代化人格培养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学校体育中弘扬它,必将发挥其现代竞技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极大地丰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人文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热情与忧患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大团结,成为身心健康、勇于奉献,富有创新、开拓、拼搏、竞争、追求、向上精神,有高度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的热心传播者。
由于中考、高考给学生造成的精神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学生精神过度紧张,对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于视宇宙为浑然一体,是浩然同流的生命和谐的机体,是中国人“天人合一”心态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普遍意义上缺乏竞争性而是更追求人的“内外兼修”,即培养从心灵到行为全面发展的人,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由于中考、高考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大,这些因素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身心素质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和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使人们心理紧张加剧,导致一些人患有心理疾病,暴力倾向、攻击行为频频出现。大、中学生中自杀、凶杀案件增多。而紧张、愤怒、敌意、焦虑、抑郁、惊恐、恐惧、悲观、绝望等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主导作用。武术、太极拳、气功、传统导引养生术、医疗、保健、按摩功法等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强健身心的功能,可以补偿现代文明造成的偏差,在修身养性、缓解与调理身心脑紧张、祛病延年、抗老益寿、保健、康复医疗等方面比现代体育高出一筹。
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殊锻炼功效和多样灵活、简单易行的内容形式,使得学生能按照各自的意愿各取所需,我国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普遍严重短缺,远远低于学校经费支出的1%,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便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农村中学大力开展武术、太极拳、散手、毽球、龙舟、舞狮、舞龙、秧歌、民族体育舞蹈、传统导引养生术等健身健心、保健养生项目,可以充分展现其经济实用价值和天然优势,给人们带来身体和心理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情趣,减轻政府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压力,极大丰富锻炼、教学内容和模式。民族传统体育中很多项目对器材,场地的要求很低,经济投入少,且锻炼效果好,符合我国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事实证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在农村中学易于开展和推广的项目,具有开发、推广和普及的价值,其前景远大。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是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人格培养、精神重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及民族的长远发展,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意义重大。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推动实施。
目前有不少学校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着重现代体育、轻民族传统体育的现象,我们只有用新观念、新思想来认识、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取得成效,不要一提现代体育,就认为什么都好,丢掉了民族的传统体育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交流日益扩大,许多外国朋友不远万里前来中国学艺研修,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增进了交流与互动,我们也学习到了有益于现代化建设的知识与经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更应该更好、更快地为发展这一国粹,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发现,喜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的比例正呈增长趋势,这足以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以及在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的广阔前景。然而,我国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还不尽合理,教材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内容偏少,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各级学校,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
1.完善教学大纲,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编写教材,制订民族传统体育考核项目、方法、标准。对较为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散打、太极拳、太极剑、擒拿格斗防身术、舞龙、舞狮、秧歌等各类项目,可制定全国(省)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传统特色项目、乡土教材可由地方或学校编写。
2.在基本教材中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乡土教材的比重,增加内容介绍,使教材充分体现民族特色。除基本教材外,还应有足够的选用和补充教材。
建立、健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基地。建议在体育院系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系、班、体育教育专业增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立小学、中学、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指导员培训基地,要有重点、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与多种讲座、组织观摩课,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技术水平。
窦喆.试论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