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慧枫
好的大学精神是一种教育范本,尤其面对现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小的状况,加上从高中过度到大学的思想转变,要全新接受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适应一种新的精神领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充分融入这种交接阶段的工作中是一种不断的挑战,让大学生接受一种大学精神是教育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
蒙光励教授认为邓颖超曾讲过的一段极为精辟的话语:“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是高尚的,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这是对仲恺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科学表达。曾学龙教授所倡导的仲恺精神是:强国爱民、图强进取,执著追求、矢志不移,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王安利研究员将仲恺精神归纳为“一种赤诚的爱国精神、坚定的革命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
但笔者认为,仲恺精神当不止于此。廖仲恺、何香凝伉俪志趣相投、灵犀相通,为共同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廖仲恺遇刺牺牲后,何香凝为继承先夫遗志,一手创办仲恺农工学校,为“冀养成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供国家建设之用”而倾尽心血,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因“管理严格、治学严谨、教学成效显著,科研成果突出”而美誉远扬。
一所大学所持有的不仅是办学的资力,更是一种历史的写照的资力,他所拥有的是就是一种精神。体现在大学教育当中,精神是一种力量,精神是一个模范,精神是一屡清泉。追溯一段历史,章显一种精神。
廖仲恺是首次国共合作的头等功臣。他既是首次国共合作的鼎力促成者,又是国共合作的忠实履行者,而且是国共合作的坚决捍卫者。
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廖仲恺坚决执行和捍卫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因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及割据广东的军阀、官僚的倒行逆施,于1925年8月20日被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收买的刺客暗杀。为继承仲恺先生的革命遗志, 何香凝先生等积极奔走,向国民政府申请创办仲恺农工学校,希望通过教育农工子弟学知识、长本领去推动农民的解放事业,以此为改善农工的生活和生存境况,为革命增添力量尽一份职责。学校创办之初, 虽经费短缺,何香凝仍重金聘请了颇有知名度的杨邦杰、麦应瑞、程树勋、陈颂硕、桂应祥、关乾甫等专家到校任教,并参加管理和授课。这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们管理严格,治学严谨,不但教学效果显著,科研成果也十分突出,他们培育的优质高产蚕种“仲字1006号”、“仲字1041号”和“仲字258号”,不但在广东各地和江浙一带得到广泛推广,有的还被推广到东南亚及日本。
“七七”事变后,仲恺农工学校迁往广东南海县西樵山下的官山圩,在何香凝的影响和鼓舞下,学校师生以高涨的爱国热情迅速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已进入到学校中来,直接领导着仲恺学校的学生运动。这种新倾向与何香凝追求革命、进步、民主、和平的政治主张是同向的。在抗战时期,学校一度搬迁,为民族复兴奋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何香凝的努力协助,仲恺学校在原址复办。
由此可断,涵盖着强国爱民、廉洁奉公、勤奋实干、执着追求、不怕牺牲等高尚品质的仲恺精神,产生于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恺、何香凝先生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仲恺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通过历代仲恺人,依据时代的要求,反复认识和实践,不断传承和创新实现的。
大学精神需要历史的打磨,传统的熏陶,文化的积淀,更需要一种薪火相传的信念。任何开创性的事业,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割断历史,无视传统,发展必将失去根基。仲恺精神是我校的文化内核,是我校的精神灵魂,是我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本质的东西。我校昔日的办学历史由仲恺精神写就,我校近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长足发展,亦得益于仲恺精神的支持。学校每遇艰难险阻,仍不断发展不改初衷,事业不断向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仲恺师生员工对仲恺精神的代代传承,它支撑着仲恺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持着仲恺为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铸就了仲恺不朽的校魂。
回顾仲恺的办学历史,里面沉积了82年的风风雨雨,是学校光辉而又坎坷的旅程见证。82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是匆匆一瞬间,但对于历经沧桑的学校来说却极为漫长与波折:校址五次搬迁,文化大革命劫难,灾后复办,校名更迭。在种种困难与挫折面前,仲恺人始终本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虔诚与执着,默默地耕耘着,坚忍地奋斗着,体现了仲恺人面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在机遇与变革中,仲恺人始终保持着创业时期的“拓荒牛”本色,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做事业的精神摸索着前进,抢抓机遇,大胆改革,开拓创新。
我们虽然没有广阔的校园,林立的高楼,但是我们有艰苦奋斗的办学历史,有自强不息的仲恺精神。在诸多的艰难与坎坷的风雨历程中,仲恺人一如既往,磨练了“强国爱民、勤奋实干、执着追求”的品格,经过一代又一代仲恺人的薪火相传,已演化为恒久不变的坚定信念。厚重的仲恺精神,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仲恺人,滋养了千千万万师生的心灵,铺就了一批又一批后学才俊的成功之路。这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传承、发展、创造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依托之本和动力之源。
大学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生长的,也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建设、发展和创新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创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不创新则没有出路,缺乏创新也就意味着放弃竞争,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大学师生更应该是这个创新时代的先行者。一所大学,一个院系,一个专业。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失去了特色,就将失去竞争力,有了特色,就能保证学校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之林中独树一帜。
大学作为探求未知世界、认识发现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文化支撑的前沿,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知识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这本身就要求现代大学要着力培育和发扬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与“图强进取、不断进步、勤奋实干”的仲恺精神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仲恺精神的构建也必须不断应变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一所纪念性大学,仲恺人长期以来秉承革命先贤“科教兴国”的思想,艰苦兴学,自强不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办学初期数百人的规模扩大到现有万名在校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推陈出新,教师学子捷报频传。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工为特色,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多科性省属本科大学。
何香凝先生曾经指出“无论校名怎么改,仲恺这个名字不能改。仲恺扶助农工的精神不死”。学校作为全国仅有的一所纪念廖仲恺先生的高等院校,宣传和践行仲恺精神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又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一方面,仲恺精神作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继续鼓舞在学校的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克服困难,成就事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发扬和光大仲恺精神,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愤图强,努力创造,不断赋予仲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仲恺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坚执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流贯。它之于学校而言,是一种育人的理念,一种办学的精神,一种前进的方向,一种奋斗的目标;它对于每个仲恺人而言,是一种基本的要求,一种实践的标准,一种向上的指引,一种激励的因素。
仲恺精神,当我们细细品味这四个大字并由此而深深触动,那是因为感受到它如钢坚如水柔的力量。正是仲恺精神,鼓舞着仲恺人战胜困难、奋勇前进;正是仲恺精神,支撑着仲恺人团结拼搏、众志成城;正是仲恺精神,牵引着仲恺人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仲恺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它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中诞生、积淀与升华,在祖国如火如荼的发展历程中丰富、发展和弘扬,更将在我校奋勇前进的步伐中继续闪烁出强大思想光辉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