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美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2011-08-15 00:45谭娅君
大家 2011年22期

谭娅君

当前的世界是发展和变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增强。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系到各国未来的发展。因此,了解、分析欧美等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一、欧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一)注重层次性和渗透性的柔性灌输

欧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采取简单的、正面的强制“灌输”,而是尊重教育对象、注重隐性教育层次性和渗透性的柔性灌输,“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首先关注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从表面看来他们采用的是公民教育、宗教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等,实际上,欧美国家正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称下做着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隐藏的、间接的教育形式,通过采取迂回、渗透的方式,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如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教堂服务活动、社会环境治理活动等。学校通过社会文化与环境对教育对象进行熏陶渗透影响,如校园校舍的设计布局、校园文化景观、图书馆建设等起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教育作用,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社会文化设施的情境发挥熏陶、渲染作用;还利用现代传媒的渗透影响,如使用电影、录像、电视、广播、唱片、互联网等各种较先进的科技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欧美国家主要是通过开设如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让教育对象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内容上体现了国家意志,但在组织上则是间接调控。当然,我们在借鉴欧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防止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全盘西化,生搬硬套别国经验,只有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另一种是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井底之蛙,都是不可取的。

(二)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对欧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一直比较大,它是欧美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培养社会道德的源泉。许多欧美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谦的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有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

利用宗教思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欧美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欧美教育历史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依据和内容长期围绕宗教教义和道德而进行论证和展开。宗教是“一种道德准则,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力量”。直至今日,欧美国家仍注重利用宗教的力量向公民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其中包括许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故宗教既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

(三)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价值的教育

欧美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国度。对那些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其功德,用以激励世人,引导青年。如欧美有很多地名是以德高望重的总统的名字来命名的,用杰出的人物命名学校、城市、街道、公园等更是常见。这种榜样的激励体现了欧美对公民个体人格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样,欧美国家强调个性的独立自由发展和人性品质的培养,重视个体的地位和尊严。

二、“扬长避短”、“取其精华”,正确引导教育我国大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欧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我们不仅要“扬长避短”,更要“取其精华”,作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如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义利”之争相异的是,欧美国家那里占主导地位的是“利”,而不是“义”,在权利与义务的天平上,欧美国家强调更多的是权利。这对我们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启发作用。但是过于重视功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泛滥,盲目的拜金享乐主义等,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教育对象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强调“自省”,“自律”、“自克”等,达到道德与法律的完美统一,而欧美国家更强调依靠法律手段对人的活动进行外在的控制和干预。我们思政工作者要促进学生注重在历史、树立科学价值观、将国际新思想与多元文化、艺术等方面经验整合,使大学生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在总体上培养的人应是“健全”公民,并具有“完整”的人格。

同样,我国也加强了对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健全公民社会责任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理论上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认知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及爱国主义的最基本要求;实践上,让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的活动中去,如提倡爱国货、消费国货等;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如入团活动、入党宣誓等;通过参观博物馆、祖国的大好河山来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引人陶醉的名胜古迹等。从而激发他们“最活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慷慨的行为。”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如“三下乡”“ 义务献血”、走进社区行动、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弱势群体等一系列社会活动。这对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培育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如爱护公共设施、自然环境,尊老爱幼、珍惜生命、保护动物等。

在学习欧美“民主、自由”的时候,要避免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搞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过度泛滥,造成无组织、无纪律,个人主义极度膨胀,无集体观念,缺乏团队精神,个人英雄主义,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无人比拟,盲目自高自大,眼里容不下其他人。这样会拔苗助长,不利于大学生成长,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引导。

在学习欧美“自由、开放”的时候,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防止因自控能力不强,加上我国性教育缺乏而发生的早恋、性自由、性泛滥。这不单是保持中国的优良传统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恋爱观,保持身心健康,不要轻易上当受骗,不但要保护自己,也不要随意去伤害其他人。

少数大学生,因空虚无聊、无所事事、上网成瘾,因网瘾导致睡眠不足,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造成了学习成绩下降,荒废了学业,疏远现实情感与人际交往,长期流连与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易产生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危机,网络中的不健康的内容,还会因此诱发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如:有的会因精神空虚而染上吸毒,而毒品对人的神经、消化,呼吸、心血管、免疫系统等,都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有的造成瘾性脑病、精神障碍、中毒性脑病、抑郁症、顽固性失眠症等,严重摧残着少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因为少数大学生受到学业、工作、生活的压力、挫折以及因失恋、吸毒等,常常导致心理崩溃,出现心理行为偏差,甚至萌生自杀念头,构成威胁大学生生命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诸如上述种种,所以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采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态度,正确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为大学生的才智、青春能量的正确释放和利用创造条件,积极关注引导他们的网上生活,经常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多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在社会活动中增长他们的才干。

徐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