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英
(郭沫若纪念馆,北京 100009)
在郭沫若晚年作品中阅读中日友好
郭平英
(郭沫若纪念馆,北京 100009)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人们必定会提到三位中国人的名字:周恩来、郭沫若、廖承志。一位是制订对日关系大政方针的决策者;一位是书写文化交流长卷的大手笔;一位是开拓民间与经济往来的智多星。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每一个十年中,可以列举许多事件,说明郭沫若与中日友好事业的息息相关。如果在每个十年中各选一件最具标志意义的大事的话,在50年代,首先应该提到的是1955年12月郭沫若率领中国科学考察团对日本的访问。这次出访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拉开了战后中日两国科学文化以及政治、经济往来的大幕。60年代的重要标志是1963年10月由郭沫若为名誉会长、廖承志为会长的中国日本友好协会成立。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规划,这个民间机构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日本的不同政党、团体、地方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建立了联系,把战后中日民间交往推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在70年代,中日两国于1972年9月结束战争状态,恢复正式外交关系,这是包括郭沫若在内的中日两国致力于建设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的国际秩序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郭沫若作为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深刻分析的文学家、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文化交流合作中,担当了历史的重任。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特别是中日友好协会成立以后,通过中日双方民间力量的努力,两国关系呈现出令人乐观的发展,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甚至宗教,各个领域的交流都相当频繁。然而到了60年代后期,由于来自政治、外交等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局面发生明显变化,中日民间互访的总人数锐减。在日本,从事日中友好活动的人士也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郭沫若和周恩来、廖承志以及许多担负具体工作的同志一起在逆境中,继续为实现中日友好而一如既往,巨细必究,表现出通览全局的政治眼光,在细微末节处更凸显了看似无声的审慎周全。
1967年10月底,中国科学院收到日本宗教界人士西川景文给郭沫若院长的来信,说他与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的同人要出版一本《宗恳》杂志,尽管遇到纷扰,但是杂志依然要办,要继续开展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希望郭沫若为1968年1月的新年号撰写文章,作为对刊物的支持。
当时中国科学院从事对外联络的人员多被调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只有几位通晓英文的人员留守,人手极缺。所以,这封信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及时转送院长办公室,耽搁了近两个月时间,直到12月下旬才被发现。在留守人员把这封来信送交院长办公室时,由于不熟悉日本情况,自然无法提出恰如其分的处理建议,反而认为西川景文先生以往与中国科学院没有往来,不是科学院十分熟悉的朋友,加上已近年末,撰稿已经来不及,因而请示是否以院长名义简单回信,对撰稿的请求表示婉谢。
郭沫若看到来信,立即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他知道西川景文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位日莲宗的法师,曾经在1955年12月作为中国殉难烈士遗骨护送团的副团长访问中国,1961年5月又和大谷莹润长老一起,将日本佛教界“日中不战之誓”的签名簿送给中国佛教协会。在日中友好运动发生分裂,有人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的情况下,西川法师仍然主张与中国友好,反省过去的侵略战争,谴责日本政府染指台湾问题。
郭沫若又通过中日友好协会了解了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的近况,1967年10月刚刚成立的宗教者恳话会,是日本宗教界成立最早的中日友好组织,西川景文先生当选为首任会长。于是,郭沫若饱蘸浓墨,写就一幅六言联语:
以鉴真为榜样,有晁衡作前驱。
题为《宗恳》新年号
一九六八年元旦 郭沫若
楹联墨迹以最快速度寄出,不失时机地影印在《宗恳》1968年第一期的封面上。(本期《宗恳》封面联语的翻拍照,收入《转变中的近代中国·郭沫若》,199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见348图。)
《宗恳》杂志的版式为32开本,封面和内文都用普通新闻纸单色印刷。尽管开本不大,装订简朴,却不减封面上新春联语的遒劲笔力。郭沫若以联代文,与宗恳会同仁们竭诚共勉,也使《宗恳》1968年新年号的封面成为一份别开生面的新春贺状。十二个字的联语,气宇轩昂,是对敢做“狮子吼”的《宗恳》杂志的充分肯定,也容纳进一千二百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意在鉴真、晁衡的精神境界始终具有现实意义,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东海都不会永远风平浪静。
在60年代后期的特殊时期,中国科学院对外交流的人力配备不是郭沫若所能够改变的,中国整个对外文化交流的大格局更不可能由郭沫若的力量去扭转。但是,他在以自己的文化责任感和影响力,尽力降低着这一时期由各种原因带来的负面影响。
1968年10月下旬,郭沫若收到日本名古屋市立女子短期大学校长有山兼孝的来信,告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教授患代谢性骨病(骨髓癌),病情比较严重,已经接受过放射治疗,坂田昌一和夫人都希望能够在中国寻找到适合的中药处方,拜托郭沫若提供帮助。
坂田昌一教授是郭沫若1955年冬访日时结识的老朋友。1956年他在中国访问期间,受到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的热情接待。坂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引起中国物理学界的高度关注,他在《坂田模型》中所阐述的哲学思想更是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1964年夏天的北京科学讨论会期间,坂田率领阵容庞大的日本科学家代表团参会,有山兼孝教授担任了代表团的顾问。代表团回国前夕,郭沫若为全团二十几位成员逐一题写了书法作品。郭沫若的豪爽和礼物,让每一位到访者印象深刻。为期10天的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交流,日本诸多学科科学家的访问,郭沫若深入细致而富有感染力的工作,进一步扩大了中日两国科学交流的领域。
读过有山兼孝的来信,郭沫若立即通知中国科学院外事组把有关坂田教授病情的全部资料送往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广安门医院的专家经过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妥的疗养性处方,并且实事求是地指出,尽管病人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却随时存在恶化的可能,处方不能起到治愈作用,但对于患者会有一定益处。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一帆风顺。受极左思潮影响,有人或出于自我保护、少担风险的顾虑,提出要注意防止国外借此机会“对我国治疗癌症的研究成果进行摸底”,建议以“不掌握患病详情”为由,对有山兼孝的请求婉言拒绝。针对这种幼稚而不负责任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外事部门根据郭沫若的意见,提出了有明确倾向性的方案,并且得到对外友协、外交部以至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认可。在郭沫若的直接推动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周转,广安门医院医生开出的中药处方终于打破“常规”,寄往日本。
经过一年的治疗,有山兼孝于1970年1月中旬寄来坂田教授的近期病情报告。1月20日,郭沫若收到来信当天,便通过周恩来总理的联络员刘西尧转请卫生部以最合适的办法提供新的治疗意见。与此同时,郭沫若和刘西尧的做法也得到周恩来批示,同意“迅速办理”。这次的效率比一年前提高了不少,22日,第二份新处方即从北京寄出。1970年2月3日,郭沫若又根据坂田夫人的希望,给坂田教授写去亲笔信,送去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贵恙近况,谅有好转,此间同志甚为悬念。感祝早日康复。上月22日应有山兼孝氏之嘱,曾奉上中医第二次处方,想已到达。望能有所贡献。敬祝痊安。
不料第二份中药处方寄出后,却发生了一件事前没有预计到的插曲。由于处方里的两位中药——鸡血藤、阿胶珠的书写不规范,在日本配药时发生了疑问。这两种药在处方里,一个被写作“鸡血芚”;一个被笔误成了“阿肢珠”(日本人不熟悉中国的简体字,看到“阿肢珠”的“肢”,不可能通过字型联想到“膠”的简体字“胶”)。得知此讯,郭沫若即刻通知外事部门与卫生部核实。2月16日,又嘱中国科学院按照处方剂量,买好30剂的阿胶珠和鸡血藤,托日本友人西园寺公一带往日本转交给有山兼孝,好让病人早日开始服药。同时致信有山兼孝,对处方中的药物加以周到、细致的说明:
鸡血芚确即鸡血藤。如无此药,可用丹参五钱代。阿肢珠是阿胶珠之笔误,此药可用阿胶三钱,熬好以后代用。原处方中所列二十种药物,在无以上两种时,亦可继续照服。坂田教授的健康,同为我国朋友们所十分关切。恳切地望他早日康复,并请代为问候。
2月25日至3月18日,郭沫若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使和中国友好代表团团长,出访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经过了21天紧张的国事访问和长途跋涉。回到北京两天后,郭沫若就阅读了有山兼孝数日前的回信。信中说,坂田先生服过中药后,患部疼痛消除了,食欲增进,精神好转,吃饭时已经能在床上坐起上半身来,医生们对这种西医难以想象的恢复效果都给以高度评价。信中还说,郭沫若写给坂田教授的信已经装入镜框,挂在病床旁边,“中医药方加上先生的题字手迹,对坂田教授是一种科学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无上支援,使他重新获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力量”。郭沫若为坂田教授病情的好转而感到宽慰,同时要求把这封来信的内容转告科学院和卫生部的有关领导,让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员放心。
第二份中药处方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坂田教授抵御病痛的免疫能力,郭沫若亲笔信所传递的中国科学家们的关切,也发挥了不小的精神作用。然而,骨髓癌终究是一种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疾病。9月26日,坂田教授的体征明显恶化,郭沫若发去慰问电。10月6日,坂田教授在辞世之前10天,起草了给郭沫若的回电:
希望中日两国科学家携起手来,共同为人类的幸福和世界发展而尽力的日子早日到来。
希望早一刻回到这条战线。
这是坂田教授临终前最后一份亲自拟写的文稿。
然而恰在这时,不该发生的拖延再一次发生了。这份重要的电报竟然到10月15日才连同译文一起送交郭沫若,耗时整整10天。连续发生的延误令人扼腕,原因仍然出在中国科学院外事组没有足够的人员配备上。由于没有日文翻译,日方来信全要转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或其他研究所帮助处理,往来周转迟缓,加上译者不熟悉情况,又常常出现误译。于是郭沫若通知外事组,在没有配备日语干部之前,凡从日本寄给他本人的信件,一律直接送他本人处理,重要信件将由他译出,而后再由外事组送相关方面,避免再出类似事故。
一天之后的10月16日,坂田教授与世长辞,郭沫若为坂田无法实现重返战线的最后愿望而深感痛惜。在给有山兼孝回信时,他写道:
坂田先生是有发明创见的学者,身虽永逝,精神长在。他的中国友人将长远怀念。足下对坂田先生的友情,十分真挚,令人感动。我也相信,中日两国的进步科学家必将继续诚意协作。
随后,郭沫若应坂田教授的夫人坂田信子的请求,为教授的墓碑题写了一首五绝:
科学与和平,创造日日新。
微观小宇宙,力转大车轮。
前两句中的“科学”、“和平”、“创造”、“日新”,概括了坂田教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郭沫若与坂田昌一的思想共鸣,也是所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共同担当的使命。后面的两句则用文学的语言,诠释了坂田教授在理论物理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辩证法则,诠释了微观与宏观,空间与时间的对立统一。
1971年2月25日,郭沫若复信坂田信子夫人,感谢她寄赠冈山后乐园丹顶鹤与1955年吟咏丹顶鹤绝句的石刻照片,信中再次寄去对夫人的慰问:
坂田教授辞世,同深悼念。但所留光辉业绩,照耀人寰,长垂不朽。
坂田教授病重时一直念念不忘郭沫若的友情,几次对夫人提起,病好后要带夫人一起去北京见见郭沫若……。1972年,坂田信子夫人接到中国科学院的邀请,请她和有山兼孝等几位日本科学家一起访问中国。
已故友人的遗愿,通过郭沫若的帮助变成为现实。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日关系出现回暖势头,民间往来走出低谷。中日文化交流再次成为郭沫若诗歌创作的重点主题,数量逐渐增多。在编写70年代郭沫若年谱资料过程中,汇集到作者这一时段关于中日友好的诗词作品32篇。
1977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沫若诗词选》。这本诗集是作者继1963年《东风集》出版之后,打破多年沉寂,动手编选的最后一部诗集,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诗词创作的一次回顾。作品写作时间自1949年10月始,至1977年3月止。70年代的诗作只占选集很少一部分,其中以中日友好为主题的诗作仅仅选收了6篇。而后,这6首被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加上另有2首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的作品,共计8首。也就是说,被收入《郭沫若全集》的作品只占70年代有关中日友好的诗词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的诗词,有些作者生前已在报刊上发表过,但未曾编入诗集;有些在作者去世后被零星披露;有些则属于从未面过世的佚作。
从下面列出的32首诗作的目录,可以一睹全豹。为有所区别,把已经收入《郭沫若全集》的诗词篇名用黑体标出。部分散在未见有标题的佚作,标题权由整理者代拟并加星号*。
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1970年5月10日)
坂田昌一先生千古(1970年秋)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1971年2月)
松村谦三先生千古(1971年秋)
《屈原》在日本第三次演出(1971年12月)
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1972年4月30日)
赠日本齿轮剧团(1972年4月30日)
颂首届亚洲乒球赛(1972年9月)
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1972年10月)
菩萨蛮·祝中日复交(1972年秋)
西江月·庆祝中日恢复邦交(1972年11月15日)
贺大西良庆大法师白寿*(1972年)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1973年春)
贺吉村孙三郎米寿*(1973年2月)
祝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日本上演*(1973年2月)
题息庵禅师碑道行之碑(《题日本僧人邵元禅师撰河南登封少林寺碑刻二种》之一,1973年4月11日)
题显教圆通大禅师照公和尚塔铭并叙(《题日本僧人邵元禅师撰河南登封少林寺碑刻二种》之二,1973年4月17日)
赠坂田信子*(1973年4月17日)
宜种树(1973年4月17日)
赠有山兼孝*(1973年4月17日)
浣溪沙·北京周报日本语版创刊十周年(1973年8月1日)
西江月·为唐九翁陶展作(1973年10月24日)
菩萨蛮·纪念上海与横滨结成友好城市*(1973年12月)
菩萨蛮·祝贺西安与奈良结成友好城市*(1974年2月)
西江月·赠日本师子座剧团*(1974年10月)
纪念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建校75周年(1975年6月14日)
再和吉川幸太郎(1975年8月13日)
祝贺日中友好协会成立25周年(1975年9月10日)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1976年1月3日)
浣溪沙·纪念抗日战争四十周年(1977年3月 27)
祝《望乡诗》演出成功(1977年10月2日)
赠茅诚司先生(1977年10月6日)
上述32篇诗词的全文,已辑为《郭沫若1970年代中日友好诗抄》,另行刊出。
这些诗词作品所涉内容相当丰富,有对母校的怀念,对友情的追忆,对逝者的思慕,对战争的谴责,对和平的期许,对中日复交的欢呼,对正义立场的坚守……,见证了郭沫若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打破僵局、扭转偏见、坦诚相待、一以贯之的特殊作用。它们贯穿了一个鲜明的基调:文化交流,是中日友好之源;理解与尊重,是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其中许多诗篇、诗句已经成为经典,30多年来经常在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被引用。诸如:
渤澥汪洋,一苇可航。敦睦邦交,劝攻农桑。后继有人,壮志必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松村谦三先生千古》)
陟彼操山松径斜,思乡曾自望天涯。如今四海为家日,转忆操山胜似家。(《纪念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建校75周年》)
……喜雾霁云开,渠成水到,秋高气爽,菊茂花香;公报飞传,邦交恢复,一片欢声起四方。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祝中日恢复邦交》)
……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诗词当年多由郭沫若本人,或者由夫人于立群以书法形式馈赠日本友人。题赠的对象涉及方方面面,有政治、经济、科技界的重镇,有文化、教育、宗教、艺术、体育界的友好。每当在书作的上款中看到松村谦三、藤山爱一郎、吉川幸太郎、吉村孙三郎、茅诚司、河原崎长十郎等等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的日本友人的名字时,自然又会引出一连串难忘的记忆,一连串20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
如今,于立群的书法功力已得到书法界的普遍认同,郭沫若的书作更是拥有很高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这些情系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和平发展的书法作品,蕴含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绵延两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册上,点染着化干戈为玉帛的墨韵。
(责任编辑:陈俐)
参考资料:
1.《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
2.郭沫若《沫若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3.郭沫若《东风第一枝》,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
4.《郭沫若书法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11月。
5.《人民日报》50年(数字版)。
6.中国科学院院史资料。
7.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图录。
8.《郭沫若研究》第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9.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
10.肖玫《转变中的近代中国·郭沫若》,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
11.王廷芳《郭沫若夫妇与两位日本科学家》,《百年潮》2002年第10期。
12.刘德有2010年12月8日、9日、10日回复作者电子信函。
附:
郭沫若1970年代中日友好诗抄
说明:
1.诗抄共辑录作者有关中日友好诗作32篇,写作时间为1970年至1977年,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序。
2.诗抄内有6篇作品已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仅在此存目,不录诗文。有2篇作品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由于《考古编》发行量较小,查阅不很方便,故不限重复,仍辑录在内。
3.辑录者就作品的写作背景、发表等情况作简单说明。篇名后带有星号*的,其标题由整理者代拟。
(辑录者 郭平英)
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
1970年5月10日
说明 本篇收入《沫若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9月)时,与1972年4月30日所作另一首七绝合并,题为《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二首)》;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
坂田昌一先生千古
科学与和平,
创造日日新。
微观小宇宙,
力转大车轮。
1970年秋
说明 坂田昌一因病于1970年10月16日在名古屋逝世。本篇应坂田昌一夫人坂田信子之嘱而作并题。作者手迹被镌刻在坂田昌一墓碑之上。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
1971年2月
说明 1971年3月22日,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在东京举行庆祝成立15周年暨欢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日本的招待会。招待会上,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王晓云将作者书录本篇的墨迹赠送日中文化交流协会。
本篇收入《沫若诗词选》;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
松村谦三先生千古
渤澥汪洋,
一苇可航。
敦睦邦交,
劝攻农桑。
后继有人,
壮志必偿。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1971年秋
说明 松村谦三因病于1971年8月26日在东京逝世。作者赋此并书赠松村谦三遗属,手迹由日本富山市福光町松村谦三纪念馆收藏。
《屈原》在日本第三次演出
1971年12月11日
说明 作者于写作本篇当天致函河原崎长十郎:“《屈原》是将近三十年前写的作品,如果认为有演出的价值,就请上演吧。由于前进座剧团转到修正主义道路上去了,长十郎先生的孤军奋战一定很艰苦,但祝愿取得更大的成功。当然,未必一定要选我的作品。既然选定了,我希望能放手对原作进行修改,改编成能符合日本现实情况的戏剧,这将关系到演出的成功。明年三月份演出时,仍希望成行,再度作为学生向日本人民学习。”
本篇收入《沫若诗词选》;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手迹载日本《舞曲扇林》1981年第43号。
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
1972年4月30日
说明 本篇收入《沫若诗词选》时,与1970年5月10日作七绝合并,以《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二首)》为总题;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
赠日本齿轮剧团
大力回天轮齿轮,
造新宇宙驻阳春。
波涛万顷争如镜,
塑创英雄仰庶民。
1972年4月30日
说明 齿轮座剧团成立于1952年4月,原由日共山口县领导。1966年9月,中共与日共关系破裂后,山口县成立了以福田正义为首的日本共产党(左派),齿轮座也随即脱离日共。1971、1972年,齿轮座剧团两次在中国上演了以日本造船业工人的生活与斗争为题材的话剧《波涛》等剧目。
写作本篇时,适值齿轮座剧团成立20周年。
颂首届亚乒赛
在北京正式秋高气爽的时候,
首届亚洲乒球锦标赛开幕了!
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
正正堂堂,齐齐整整,纠纠翘翘。
体育馆中,万掌齐鸣,万灯高照,
仿佛宇宙新生,火花飞舞重霄。
超音速的飞机,毕竟难于比拟,
以光的速度、电的传导,铁腕相交。
以去年的名古屋,难忘的历史光耀,
小小银球,竟把整个天地动摇!
滚滚热潮,盖过了冷战的寒流,
世界局势,有希望能重新改造。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声浪比天高;
不仅乒球如此,万事都循此道。
以亚洲团结为基点而共同努力,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是最后目标。
1972年9月5日
说明 本篇最初发表于《新体育》1972年第10月号。
沁园春
祝中日恢复邦交
1972年秋
说明 本篇作于1972年10月中旬,并书赠成仿吾。最初发表于《人民中国》(日文版)1973年1月号。收入《沫若诗词选》;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
菩萨蛮
祝中日复交
沧波浩渺鹏程万,
长虹飞架云天半。
中日复邦交,
形成一座桥。
松柏天难老,
时代期和好。
拱卫太平洋,
睦邻及万方。
1972年秋
说明 1972年10月20日作者与藤山爱一郎会面,其后赋此并书赠,并为藤山爱一郎题扇面,录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由夫人于立群绘制秋菊扇面,赠藤山爱一郎夫人。手迹载《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二)》。
西江月
庆祝中日恢复邦交
岁月两千玉帛,
春秋八十干戈。
一朝齐唱睦邻歌,
篱畔菊花万朵。
世代和平共处,
横空划出天河!
要教四海不扬波,
子子孙孙毋惰。
1972年11月15日
说明 作者于写作本篇当日,会见日中友协(正统)中央本部常任理事足立梅市为团长的日中友协(正统)各界友好访华团,书此以赠。
贺大西良庆大法师白寿*
光明生大白,
正大朵长寿。
益一即期颐,
重阳正九九。
阳刚协阴柔,
天地并长久。
尚德愿无疆,
常发狮子吼。
1972年
说明 本篇为庆贺1973年大西良庆法师九十九岁寿辰而作。初见松木大圆《郭沫若与鉴真和尚》,载《郭沫若选集》卷6附录《读者指导书》,日本雄浑社出版。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
1973年春
说明 本篇作于1972年12月26日,由于立群以隶书录出,发表于《人民中国》(日文版)1973年6月号,与李可染的水墨画相配,落款属“1973年春”。收入《沫若诗词选》,篇末写作时间仍属“1973年春”;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
篇末两句“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作者于1973年4月5日录赠武藏川喜伟为团长,宫川寅雄为副团长兼秘书长的日本相扑访华团。
贺吉村孙三郎米寿
期颐米寿成连理,
预兆人生二百年。
骀宕东风澄玉宇,
百花齐放建桃都。
1973年2月
说明 本篇为庆贺吉村孙三郎八十八岁寿辰而作,由于立群录赠。
祝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日本上演*
英雄树上花如火,
女子能擎半壁天。
争取人群同解放,
前驱慷慨着先鞭。
1973年2月
说明 本篇为松山芭蕾舞团建团25周年之际将在日本上演《红色娘子军》而作。初见1973年2月1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友谊花开又一枝》。
题息庵禅师碑道行之碑
息庵碑是邵元文,
求法来唐不让仁。
愿作典型千万代,
相师相学倍相亲。
河南画像石、碑刻拓片展览,出品共一百五十二件。就中元至正元年息庵禅师碑,乃日本僧人邵元禅师所撰,真可谓‘当仁不让’矣。如此佳话,愿广为流传,以为中日两国相互学习之样板。
1973年4月11日
说明 本篇为河南省画像石、碑刻拓片展览而题,最初与《题显教圆通大禅师照公和尚塔铭并叙》均以手迹形式同时发表于《文物》1973年第6期;后以《题日本僧人邵元禅师撰河南登封少林寺碑刻二种》为总题,收《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
邵元(1295—1364),元泰定四年(1327)从日本到中国福州等地学习禅法,元天历二年(1329年)到嵩山少林,在中国21年,曾参予翻译大藏经。元至正七年(1347年)东归。
题显教圆通大禅师照公和尚塔铭并叙
邵元撰写照公塔,
仿佛唐僧留印年。
花落花开沤起灭,
何缘哀痛着陈言?
昨见息庵禅师碑,乃邵元所撰,法然所书。今见少林寺照公和尚塔铭,乃邵元撰并书。首座日僧,仿佛三藏法师游学五印度时也。“沤起沤灭,花开花落”,颇有禅味,特惜陈言未能去尽,哀痛犹芥于怀耳。
1973年4月17日
赠坂田信子*
坂田信子女史乃故友坂田昌一教授之夫人,决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嘱题,赋赠。
一生充实有光辉,
满门桃李正繁枝。
孟光不愧梁鸿志,
天下英才教育之。
1973年4月17日
说明 坂田信子于1973年4月8日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与有山兼孝夫妇同行来华访问。15日,作者在家中会见并宴请后,赋此并题赠。作者为“孟光不愧梁鸿志”句作注曰:“梁鸿,纪元一世纪时隐士。所作《五噫歌》,富有阶级意识。东汉章帝想逮捕他,他隐藏起来了。其妻孟光,与鸿志同道合,以耕织为业。”《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人劬劳兮,噫!辽寮未央兮,噫!”
本篇初见《郭沫若研究》1991年第9辑,手迹载《转变中的近代中国·郭沫若》,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
宜种树
坂田信子夫人嘱书李贺《莫种树》,今反其意成《宜种树》一首以应。
园中宜种树,
最好是梧桐。
叶落日常在,
冬来不觉冬。
1973年4月17日
说明 本篇时由于立群以隶书录赠坂田信子。初见《郭沫若研究》1991年第9辑。李贺《莫种树》:“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赠有山兼孝*
樱花时节海棠开,
好友随春一道来。
园内牡丹犹有待,
含情留客无忙回。
1973年4月17日
说明 有山兼孝与坂田信子同于1973年4月8日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来华访问。15日,作者在家中会见并宴请后,赋此并题赠。手迹载《书法》1979年第3期。
浣溪沙
《北京周报》日文版创刊十周年
八一佳期庆十年,
译通消息记遥天,
一周一度喜蝉联。
东海信如衣带水,
黄河直通江户川,
飞虹早日架天边。
1973年8月1日
说明 本篇最初以手迹形式发表于1973年第7月31日《北京周报》日文版。
西江月
为唐九翁陶展作
土是有生之母,
陶为人所化装。
陶人与土配成双,
天地阴阳酝酿。
水火土金协调,
宫商角徵交响。
汇成陶海叹汪洋,
真是森罗万象。
1973年10月24日
说明 本篇为陶瓷艺术家加藤唐九郎陶艺作品展而作,并题赠。初见《郭沫若研究》1991年第9辑;作者手迹载《转变中的近代中国·郭沫若》,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
菩萨蛮
纪念上海与横滨结成友好城市*
深深情谊二千载,
茫茫溟渤一衣带。
姊妹两相亲,
上海与横滨。
互教还相诫,
努力不容懈。
携手反霸权,
万年万万年。
1973年12月
说明 作者于1973年12月6日会见横滨市市长飞鸟田一雄为团长的横滨市友好代表团时,书赠本篇。
菩萨蛮
祝贺西安与奈良结成友好城市*
深深情谊二千载,
茫茫溟渤一衣带。
友好毋相忘,
西安与奈良。
互教还相诫,
努力不容懈。
携手反霸权,
万年万万年。
1974年2月
说明 本篇以《菩萨蛮·纪念上海与横滨结成友好城市》为基础改写,除第三、第四句外,其余诗句与前者同。作者于1974年2月7日会见奈良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为团长的奈良市友好代表团时,书赠本篇。
西江月
赠日本师子座剧团
不战不和被动,
畏难畏敌偷安。
古今反霸反强权,
毕竟几人具眼?
却喜信陵公子,
窃符救赵名传。
如姬一臂助擎天,
显示人民肝胆。
1974年10月
说明 师子座剧团于1970年在大阪市成立。1973年4月,孙平化访日期间转告剧团负责人、主演志摩彦晴,郭沫若同意在日本排演《虎符》。11月,师子座在大阪举行第8回公演时上演该剧,以纪念中日关系正常化一周年。剧本翻译须田祯一、导演岩田直二。
据林林《这是党喇叭的精神》,日本师子座剧团公演《虎符》时,希望得到郭老的支持。其时,中国正处在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郭沫若写就此诗后,有人因《虎符》剧情涉及对秦始皇的评价,建议作者“慎重”,这首“西江月”遂被搁置。
纪念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建校75周年
陟彼操山松径斜,
思乡曾自望天涯。
如今四海为家日,
转忆操山胜似家。
1975年6月14日
说明 作者写就本篇后,于当日致信冈山六高同窗、历史学家藤井骏,冈山县知事长野士郎,云:“纪念六高建校七十五周年,成七绝一首,遵嘱书就,乞哂阅。”“操山,余在六高三年,却仅登一次。正夕阳西下时,红霞满天,不免有怀乡之感,曾为五绝一首,常在记忆之中。其诗云:‘暮鼓东皋寺,鸣筝何处家?天涯看落日,乡思寄横霞。’颇思再次登临,奈力不从心耳。”见《郭沫若研究》1991年第9辑。
据作者题赠手迹镌刻而成的诗碑立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旧址。手迹载《郭沫若书法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11月。
再和吉川幸次郎
月有清辉柏有芳,
天安门外浩洋洋。
人民八亿新尧舜,
风雅联翩启汉唐。
五七言诗传海域,
二千年史续鸿章。
茅台美酒看君酌,
病体难陪恋夕阳。
1975年8月13日
说明 本篇是作者唱和吉川幸次郎七律的第二首。据新华社报道,以及吉川幸次郎《悼念郭沫若》一文,作者于1975年3月27日会见并宴请吉川幸次郎和他率领的日本学术文化代表团时,曾题写“谴唐使节又来唐”相赠,并赋七律一首,唱和吉川幸次郎,诗文待查。
祝贺日中友好协会成立25周年
月过中秋分外圆,
长空万里舞婵娟。
太平洋上波涛壮,
共济同舟廿五年。
1975年9月10日
说明 1975年9月21日,日中友好协会(正统)中央总部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在东京召开。中日友好协会代表团团长楚图南在大会上将作者所书墨迹赠送日中友好协会。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
交流文化着先鞭,
廿载绸缪功不朽。
群策同呼反伯权,
相携共进万斯年。
1976年1月3日
浣溪沙
纪念抗日战争四十周年
1977年3月27日
说明 本篇最初发表于1977年《人民中国》(日文版)7月号。收入《沫若诗词选》;后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
祝《望乡诗》演出成功
河原崎长十郎先生演出话剧《望乡诗》获得大成功,草成一绝奉和。
望乡诗好庆成功,
李白晁衡是弟兄。
力挽狂澜金石颂,
千秋万岁播东风。
1977年10月2日
说明 本篇为话剧《望乡诗》1977年10月在日本首演成功而作。该剧由依田义贤、河原崎长十郎共同创作,河原崎长十郎主演。本篇初见于立群所编《东风第一枝》,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标题由《东风第一枝》编者拟。
赠茅诚司先生
惠我荞麦面,
回思五五年。
深情心已醉,
美味助加餐。
1977年10月6日
说明 本篇初见于立群编《东风第一枝》,标题由《东风第一枝》编者拟。
附注
1970年代,作者有论及中日交流史的论文一篇《日本银币〈和同开宝〉的定年》,作于1972年2月15日,存目于此。文章就1970年10月陕西西安南郊出土的日本银币《和同开宝》进行考证,认为银币铸造年代为和同元年(公元708年);窖藏年代为公元756年;“入唐的绝对年代”以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宜。文章最初发表于《文物》1972年第3期,总题《出土文物二三事》。收入《出土文物二三事》,人民出版社1972年8月;后收《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
2011-02-20
郭平英,女,北京郭沫若纪念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