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娟 邱丽杰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圣地。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是少有的佛寺与道观并存的文化宝库,究其原因即为儒、释、道融合互通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思想格局中儒、道、释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形成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思想文化态势。儒、道、释三家虽各有侧重,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其基本精神都包含着和谐共生思想,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三家可谓“同归而殊途,百虑而一致”,儒、释、道三家合流,共同建构了千山乃至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构架。
千山早在隋唐时期,佛道两家就开始在千山修养身心,是中国佛、道互敬,和集中举行宗教活动的典型之处。在世人的眼中,这座佛、道共存的名山,峰峭石奇,犹如神仙幻境。千山系佛教,包括辽东、辽南佛教。特别是千山五大禅林,由南而北,绵亘在辽东半岛山坳里,形成一轮新月形的布局态势,包括祖越寺(唐)、中会寺(唐)、龙泉寺(明)、大安寺(明)、香岩寺(金、元)。千山道教宫观建于隋唐,在明清时极为昌盛,道教素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之称。其现存的主要道教宫观有:无量观、五龙宫、普安观、太和宫、慈祥观、鉴金庵等。其中无量观被列为全国道教的重点宫观,值得一提的是:无量观西阁院内向四周眺望犹如身处莲花之中。顺着西阁向后即是十八罗汉洞,洞口左上方的石壁上刻有“释道同源”四个醒目大字。
追溯千山“释道同源”的历史还得从头说起,沿无量观沟口顺石台阶向上走,路经有八仙桥、聚仙台、葛公塔、祖师塔,祖师塔内安葬着无量观的开山祖师刘太琳真人,千山道教界尊奉为刘祖。刘太琳最初进入千山是在佛教寺院的祖越寺内挂单,住在后山高于寺庙几十米远的天然古洞之内(因洞中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故又称罗汉洞)。刘祖每天以罗汉为伴,在洞内一住就是九年,后在俗家师弟洪将军的资助下刘祖依山势建起了庙宇,命名无量观,并亲自在罗汉洞洞口的石壁上,刻下“释道同源”四个大字,并把洞内所供奉的观音菩萨像移到西阁正殿,至今无量观内的西阁仍然保持过去的原貌,供奉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在千山的所有道教寺庙中,大多数都供奉了观音菩萨,这是千山佛、道教紧紧连在一起的一种印证,体现出千山释、道同源的历史根基。进一步从哲学层面来分析虽然道教是关于现世的生立哲学,而佛教是关于来世即后死的身后哲学,但释、道同为消极的向后的出世哲学,所以千山佛教与道教同源共存也便不难理解。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但当时传播并不广泛。到了隋唐,随着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佛学思想也在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互融合、相互改造的过程中基本上趋于成熟;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并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民间风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千山三代宗谱中所记载,千山佛教宗派为临济宗和曹洞宗两派,都是属于禅宗派别。
佛教传入千山以来,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儒家思想的一些观点在佛教经典中得到印证,与儒家思想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二者即互相冲突而又互相融合。一方面,佛教徒常谈儒、佛互补,释、孔不二。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使佛教在千山能够更快传播,另外一个原因:是佛教在传入过程中与儒家思想经过长期碰撞及融合,成为其民族化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佛教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儒家思想在人们心中的砝码,佛教为孔子曾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等信命说法得到了佛教“轮回业报”“唯有安身立命,积德苦修,以求来世幸福”,“吃亏是福”,“破财免灾”等信命观点的印证和补充。使人们觉得孔子天命说与佛教苦命人生说有呼应关系,于是孔子的天命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儒家的“天命”说实际上
也就承认佛教中所认为的“人生无常”说。不论是佛教理论还是儒家人学思想,都包含着强调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华,使人间社会日益净化、文明、和谐、美好的合理内核。
千山文化中的儒、道互补成为千山文化的又一亮点。最早传入千山的道教流派是龙门派,康熙六年,由龙门派第九代道士刘太琳、王太祥传人千山。继龙门派传入千山的道教流派是郝大通创立的华山派,第三个传入千山的道教流派是阎清泓传入的蓬莱派。传入千山的另一个道教流派是金山派,金山派由孙玄清创立,金山派传入千山,因势单力薄,无力大兴土木,而依附于势力较大的龙门派,因此无专庙。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龙半天,华一角,金山没处找”之说。
道教是唯一的中国本源宗教形式,自它产生之初便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道教初步兴起之时正是“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同为显学,都讲求身心和谐否定“天命”“鬼神”。然而儒家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则遵奉“天道”,关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强调人对家族和国家的责任,道家则醉心于自己对社会的超脱,不愿为世俗所累。初期两者经过曾激烈辩论,但正因为儒、道两家各执一端,儒家所长正是道家缩短,反之亦然,最终儒、道两家逐渐走向互相补充相互吸收的道路。一方面,道家对儒家思想起到补充的作用。道家对现实社会制度、政治体系和道德观念往往持消极甚至否定的态度,并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这种理念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对儒生士大夫起到了精神上的抚慰作用,也正是这种“虚无、消极、被动、苟安、超然”的观念,使处于动荡期的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维持,由此而也起到了一种独特而无形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儒家对道家思想起到了渗透和补充作用,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对道家学说的影响自然更加广泛和深刻。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师葛洪提出“有君论”,承认“夫君、天也、父也”“君可废,则天亦可改,父亦可易也”,主张“儒道双修”把原始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并与儒家理论纲常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把儒家所维护的封建等级尊卑秩序引入神仙世界,为世间的不平等寻找宗教依据。
儒家、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体系,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形成了中国的特色,形成了“中国佛教”。 儒、道、释三宗都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即三家所谓的“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因缘和合”,反对天人对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笔者认为自佛教传入千山以来,道与佛、佛与儒、道与儒三种思想之间就形成了复杂的局面,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融合互通,共同构成千山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合流——“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构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从儒、释、道三宗思想的相融性的当代价值角度分析,儒、道、释三宗思想形成了千山乃至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特质,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发展;从儒、释、道三宗思想的相融性的哲学角度剖析,三宗思想的相融性成为构建和当代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
[1]沈涛.略论辽宁千山道教文化流变[J].大众文艺.
[2]袁高直.道教在千山[J].千山史话.
[3]黄大年.略论辽东佛教传布[J].佛学研究,2002.
[4]翟边,杨秀荣.神仙环境话千山[J].中国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