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动了城市建设朝着国际化、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社区文化以它的区域化、社会化特点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流文化。为了使社区文化建设更好地适应城市现代化进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就要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社区文化体制,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兴趣爱好转变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群众文化活动逐步以居民小区为载体,向社区文化方向发展。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群生活集中、复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加以考虑,应与城市建设同步。健全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量化工作指示,配置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采取社区自治,使社区文化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活动经常性、形式多样性、严密组织性。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现娱乐健身的街头、广场文体活动,积极开辟具有高雅特点的英语角、书画角、棋类角、戏曲角等活动场所,引导居民向这方面发展。还要从社区的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使用社区的文化资源,开展包括利用社区文化名人和社区文化资源等各类活动。
处于最基层的社区,聚集着不同的群体和不同文化素质,构成了社区文化的总体形象。加强社区服务体系,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生活不便和消费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是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审美情趣。活动模式上接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用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极大地发挥社区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起体现社区人的主体要求的自主管理的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文化服务的特色,形成社区文化服务优势,使社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人们的文化生活整体上达到较高的水平。
社区建设是对基层文化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探索,必须建立一整套随着城市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才能使社区文化形成自我发展的坚实基础,打造一种适合不同特色,不同层次的社区精神。
社区文化建设,重在长期建设,并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社区文化的设施包括社区所辖的文化设施、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文化中心、文化广场、艺术学校、艺术培训中心、绿地等,也包括社区所辖的优秀人才以及社区的文化生态环境等。实现社区文化的设施整合,使其优化配置,达到共享、共用,以解决文化经费、设施、人才等问题。做到设施互利,人才互通,活动互融,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随着人民参与意识增强,社区文化活动日趋规范化、系统化。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活动水平越来越高,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楼院文化、校园艺术节、健康舞、大秧歌、趣味运动会、书法、美术、摄影展等一系列贴近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各具特色,形成品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要。近年来,社区居民参与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文化艺术水平,在弘扬社会正气、提高群众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政府举办的社区文化节、艺术节、赛事等活动,已成为丰富和繁荣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社区文化活动涉及面广,直接贴近群众。我们要把社区文化活动办得既有规模,又有层次,使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社区文化朝多样化势头发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共同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展示了才华,多侧面反映出社区的新风景、新风貌、新气象,充分展示社区内的温馨和谐,提高人民意识,真正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社区文化骨干队伍质量是社区文化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必要保证,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特别强调发挥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以及各艺术团体在人才上的优势,将社区文化建设辅导培训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日程,把他们的技能拓展到社区,经常举办社区文艺骨干的培训班、学习班,或者让专业艺术人才深入到社区指导开展文化活动,对社区文化骨干或积极分子实行传、帮、带,用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文艺人才到社区岗位工作。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报告会,召开经济交流会、社区考察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社区干部特别是社区文艺委员的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由专职干部、自愿人员、居民群众组成的高素质的文化骨干队伍,为社区文化建设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和人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