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岩
舞台音响是一个新概念,就其舞台魅力效果而言,是舞台综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涵:一部分是以往的“音响效果”。另一部分是“演员及乐队的声音调控”。
“音响效果”简称“效果”,是戏剧、歌舞、电影、电视等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运用多种专用器具和技法,摹拟或再现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雷声、枪炮声、各种车辆进行声、脚步声等等。其主要功能是创造舞台真实感,以烘托环境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
“音响效果”的艺术魅力首先表现在它同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等舞台美术的诸要素一起,共同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艺术世界,把天地大舞台浓缩到舞台小天地之内。东汉张衡在其所作的《西京赋》中,描写百戏剧目《总会仙唱》的演出盛况说:“复陆重阁,转石成雷,辟砺激而增响,磅磕象乎天成。”说明我国戏曲雏形时期的汉百戏,就已经有“音响效果”了,可谓先“声”夺人。“音响效果”营造舞台真实感,有两大要点:一是“拟音”要真实,要以假乱真,要拟虎像虎,仿猫像猫。绝不能将婴儿啼哭声弄成猫叫声,不伦不类,贻笑大方。二是“音响效果”要与演员表演动作同步,绝不可出现演员开枪枪不响,演员不开枪枪却响的笑话。
“音响效果”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在烘托舞台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第五场《打虎上山》中,杨子荣手持马鞭,做骑马舞时,音响效果配以清脆的马鞭声,营造出传统戏曲虚实结合(马为虚,鞭声为实)的意境美。同一出剧目的第四场“定计”中,少剑波在唱[二黄导板]“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前,“风声效果起渐强”至“风声效果渐弱而消失”,又突接“风声效果强起”再到“风声效果渐弱而消失,”真是“一风四折”,烘托出林海雪原的舞台气氛。
“舞台音响”运用声音的美感创造出舞台艺术的美感。我们可以回想,有声电影之所以远远胜过无声电影,关键在于声音。同样,如果没有了“舞台音响”,戏剧将会变成一个“无声世界”。可见,“舞台音响”也是舞台艺术的灵魂。
“声音控制”是高科技与舞台音响的结合,今日的“声音控制”,已不再是简单的“扩音”,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其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音响成为艺术与技术的、主观与客观的、硬件与软件的诸多因素的综合。”(段德凯:《谈专业舞台音响》,《剧作家》2001年第4期第117页)
“声音控制”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是美化声源。声源指演员的演唱或演奏员的演奏,音响师必须善于发现声源美的内核,准确理解声源的特色、技巧、优长,做声音的真正“知音”,要根据声源的音色、音质、音量、音区,进行修饰与再造,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音响师就是声源的“美音师”。
其二是适应剧场。剧场是声源活动的天地,不仅有直接声,还会有反射声、混响声,这都是影响声源的因素。因此,音响师要适应不同剧场的不同音响效果,既要做“交声警”,又要做“排雷兵”,使“声音控制”达到最佳状态。
其三是设备精良。现在已是数码时代,先进的传声器、调音台、功放器、音响处理器、限压器、均衡等,构成一个神奇美妙的音响世界,为“声音控制”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
其四是技术精通。“声音控制”既要“托住”声源,又不能“淹没”声源,要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