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阳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患者。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传统上主要是通过髌骨部分切除、全切除、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本研究中,采用镍钛聚髌器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4~56.3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镍钛聚髌器型号,进行高压蒸汽消毒,并且准备500 ml消毒冰盐水。
1.2.2 术中要点 ①硬膜外麻醉后,进行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于髌前正中位置,做一个纵行切口,切口大小大约7~10 cm,然后进行逐层切开,使髌骨断端能够充分暴露,对骨折块进行解剖复位,使用复位巾钳进行固定,从支持带裂隙中,对髌骨的关节面进行探触,探查髌骨关节面“台阶”是否消失,从而对髌骨断端的复位情况进行判断。如果髌骨为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时,使用掌心进行挤压,或者对髌骨进行叩击,对关节面进行解剖复位。②确保髌骨处于解剖复位的情况下,从冰水中取出镍钛聚髌器,根据髌骨弧度,对镍钛聚髌器的功能腰部和爪枝进行塑形,在距离髌尖0.3~0.5 mm处,髌尖枝钩刺入预先做好的髌韧带小切口中,并且对称性地将髌尖进行钩抱,髌底枝钩随后嵌入髌底的骨质。使用40℃左右的温盐水,对镍钛聚髌器进行加温,恢复镍钛聚髌器的原有强度,可以记忆性地对髌骨进行聚合。
1.2.3 术后处理 除全髌骨粉碎性骨折和髌骨下极骨折外,术后都不进行外固定进行保护,术后第2天,可适当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功能锻炼,术后大约1周,可进行膝关节的伸屈活动锻炼。对于全髌骨粉碎性骨折和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术后使用石膏托进行外固定,大约固定3周,在康复治疗师保护下,进行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功能锻炼。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优;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没有疼痛和肌肉萎缩。行走恢复自如,屈伸及下蹲动作都不存在障碍。②良:膝关节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没有疼痛,但有轻度的肌肉萎缩,行走恢复自如,但下蹲动作稍微有点受限。③可:时而出现疼痛症状,并且具有轻度的肌肉萎缩,屈曲运动受限,但屈曲可以>90度,走平路时没有跛行,上下楼及下蹲时,明显出现不便。
经过6个月的随访,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有15例达到优,有4例达到良,1例为可,优良率为95.0%。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例,%)
模拟环氧树脂的髌骨模型,经过相应测定,镍钛聚髌器主要为纵向记忆聚合,侧向聚合为辅[1]。所以,镍钛聚骸器以纵向压应力对抗髌骨拉力,并且于碎骨端,剩余的记忆力聚合促进其愈合。另外,根据髌骨的生理弧度,对镍钛聚髌器进行塑变,然后将镍钛聚髌器放置在张力侧,并且紧贴髌骨表面,有效地对张力侧的张力进行消除[2,3]。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由于骨折块颗粒小,建议使用镍钛聚髌器,先进行内固定,进行环形钢丝内固定,然后进行腱膜加强缝合,有利于整体的稳定性。
髌骨骨折属于膝关节内骨折,其最大的临床影响为,由于膝关节的伸直装置的连续性消失,以及髌股关节动作的不协调性[4,5]。临床中,使用镍钛聚髌器进行内固定治疗,为避免“部分与全髌切除”提供了相当的理论根据。镍钛聚髌器产生的应力分布,可以对粉碎的骨折块进行固定,而且在最为关心的关节面层上,存在一定数值的固定应力。这种主要以纵向主应力,剪应力相对较小的应力分布,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并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本研究中,经过6个月的随访,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有15例达到优,有4例达到良,1例为可,优良率为95.0%。
镍钛聚髌器的早期固定相对比较坚强,后期当肢体负重时,相应的为弹性固定,这样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并且有利于骨的模造。一旦使用镍钛聚髌器进行内固定恢复记忆后,固定强度相应较大。总而言之,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镍钛聚髌器进行手术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少,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固定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冯能.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体会.中外医学研究,2011,9(5):82-83.
[2]朱洲.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66-67.
[3]赵岩.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创伤外科杂志,2011,13(3):216-217.
[4]黄卫国.膝前正中切口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7,27(7):514-517.
[5]高斌.镍钛聚髌器结合环形缝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42例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