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华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该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降低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已经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永城市神火集团总医院采用粉防已碱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脑血管学术会修订的关于脑血管的临床诊断标准。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6.4±12.5)岁,中位年龄60岁。50例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4.9岁,其中脑血栓16例、脑栓塞6例、脑出血恢复期4例。其中20例并发高血压,18例甲襞微循环异常。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1.8岁,其中脑血栓14例、脑栓塞7例、脑出血恢复期5例,其中22例并发高血压,20例甲襞微循环异常。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因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单独采用粉防己碱进行治疗,将140 mg粉防已碱溶于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滴速为60滴/min,2周为一个疗程,如果必要可隔4 d进行第2、3疗程;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芦丁、维脑路通、乙酰水杨酸等药物进行降压、止血以及脱水等综合性治疗。所有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对甲襞微循环以及心电图进行检查,用药后4周再检查一次。
1.3 疗效评定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正常,肌力达到5级,生活能够自理视为基本痊愈;患者偏瘫和失语症状明显恢复,且肌力增加2级以上视为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肌力增加1级,但是生活仍然无法自理视为有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恶化视为无效。
甲襞微循环异常分为5级,即正常,大致正常,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异常。患者经过治疗由中度和重度转变为轻度异常、大致正常或正常视为改善。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2.9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比较
2.2 对血压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在静脉滴注粉防己碱后,20例并发高血压患者血压均下降到正常水平,而对血压正常患者没有影响。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没有变化。
2.3 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18例微循环异常患者治疗后微环境有明显改善(P<0.05)。心电图也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对微环境以及心电没有变化。
粉防己碱是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目前研究显示该药具有消炎、降压以及抗矽肺等功效,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同时又是钙调蛋白的抑制剂[1]。粉防己碱可清除机体自由基,在脑缺血研究中发现其可增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同时降低减少MDA的水平,进而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2]。粉防己碱作为钙拮抗剂可延缓钙离子进入细胞,进而延迟。研究显示粉防己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脑缺血例如低血流量或者血管痉挛以及栓塞脑细胞粥样硬化等具有保护作用[3]。可能的原因是粉防己碱减轻了心脑血管的严重痉挛,提高了心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进而使血流量增加,梗死或者栓塞部位血流量增加。粉防己碱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血栓的形成,对微环境的疏通以及脑缺血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4]。
本研究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静脉滴注粉防己碱进行治疗,疗效达到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我们发现2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脑供血明显得到改善,不仅改善脑缺血,sBP、DBP水平明显下降,对提高治愈率以及降低致残率有着重要意义。粉防己碱血压正常患者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说明粉防己碱治疗脑血管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同时有助于患者微环境的恢复,所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忠,彭德潜.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17(7):293-294.
[2]黄波,朱福,冯义柏,等.粉防己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华医药杂志,2005,5(5):5-6.
[3]敖行述,何华美,张乐之.粉防己碱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2006,9(7):63-65.
[4]赵敏红,卢焰山.粉防己碱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