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影响

2011-08-13 05:33钟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3期
关键词:蛋白尿缬沙坦肌酐

钟倩

研究结果显示,大约28%的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尿蛋白可作为判定高血压病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可靠指标。对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及干预,是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关键[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有效降压同时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已成共识,本文在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了解其对高血压病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入选病例均为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高血压分级1~2级。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男43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63.5±7.4)岁,平均病程(12.1±6.8)年。对照组66例,男41例,女25例,年龄41~79岁,平均(64.1±7.2)岁,平均病程(12.5±6.6)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眼底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病。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入选病例中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均停药一周,并每天观察血压1次,不能停药者换用硝酸酯类药物。用药前1 d所测血压作为治疗前血压,治疗期间,每周测血压1~2次,均在上午由同一测量者测量坐位血压3次取平均值。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剂量10~20 mg,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缬沙坦剂量80~160 mg/d,每晨1次顿服。治疗3个月,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血钾,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舒张压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及血钾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干咳4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干咳3例,无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对照组治疗组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mm Hg)163.2±16.4120.3±17.8*164.1±17.5116.6±15.8*舒张压(mm Hg)98.3±11.679.2±9.5*98.8±10.768.2±9.8*▲血肌酐(μmol/L)90.6±21.289.7±22.391.2±20.690.5±21.4血清钾(mmol/L)4.21±0.364.28±0.374.25±0.414.27±0.36尿蛋白定量(g/24 h)0.71±0.450.39±0.31*0.70±0.420.21±0.15*▲

3 讨论

肾脏的损害是长期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高压血病患者RAS活性增强,体内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增多。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肾小球小动脉的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小管缺血而受损害。随着血压过高程度的加剧及病程的延长,入球小动脉不能有效地收缩,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正常平衡发生改变,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性高血压,造成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过高的毛细血管腔内压力引起内皮和血管壁损害,而引起蛋白尿[2]。早期肾功能受损往往血肌酐水平不高,但肾小球滤过率已降低,微量蛋白尿既是高血压血管重塑的指标,又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

研究证明,ACEI是阻断RAS发生减轻肾功能损害的重要药物,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生成,故能抑制AngⅡ的致病作用,除降低高血压外还能扩张肾脏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内压下降,进而减少尿蛋白排出及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4,5]。同时还可减少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肾小球血管重塑,减少尿蛋白[6]。但ACEI不能抑制非ACE途径和非肾素途经形成的AngⅡ,而ARB在RAS系统的最后环节阻断各种途径产生的AngⅡ与AT1受体结合,从而完全、持久地阻断AngⅡ生物学效应,但AngⅡ仍可与AT2受体结合,能增强AT2受体对内皮增值、血管收缩及组织修复的有益作用。此外,ARB还具有阻断AngⅡ介导的增大肾小球滤过膜孔径的作用,改变滤过膜孔径分布,减少非选择性的大孔径,改善滤过膜对蛋白的选择性和滤过膜通透性,从而减少蛋白漏出、降低尿蛋白。

本研究表明,缬沙坦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缬沙坦能明显减少高血压病患者24 h尿蛋白尿的排泄,且ACEI和ARB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具有潜在的累加效应,联合治疗比单独治疗更能降低蛋白尿,有更强的肾保护作用,与国内外报道一致[7,8]。同时减少蛋白尿的协同作用与两药联用对系统血压的影响作用无相关性,提示这种降尿蛋白作用可能是非血压依赖的。本研究中血肌酐及血钾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1]Norris K,Vaughn C.The role of ren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inhibi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03,1:51-63.

[2]张文杰,李婧.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对肾功能的影响.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11(1):42-44.

[3]李倩,张燕梅.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的比较.河北医药,2007,29(11):1211-1212.

[4]Vogt L,Navis G,Kost er J,et al.The angiotensinⅡreceptor antagonist telmisartan reduces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1ic hypertension:results of arandomized,double bnnd,placebo~cont rolled trial.J Hypertens,2005,23(11):2055-2061.

[5]刘必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的肾保护作用.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2):129-132.

[6]林捷,邓丽云.联合使用ACEI和ARB对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影响的观察.福建医药杂志,2008,30(6):128-130.

[7]Campbell R,Sangalli F,Pertieuieei E,et al.Effects of combined ACE inhibitor and Angiotensin II antagonist treatment in human chronic nephropathies.Kidney Int,2003,63(3):1094-1103.

[8]徐承坤,马向鸿,赵卿祯,等.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蛋白尿的临床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7):752-753.

猜你喜欢
蛋白尿缬沙坦肌酐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