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干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是由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导致临床上一系列症状、体征的疾病,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1-2]。就发病情况分析,主要与一些相关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另外与吸烟亦密切相关。本文对102例不同年龄组ACI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部CT所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ACI患者102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和临床神经病学诊断标准[3-4],并均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ACI。将全组102例ACI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58例,平均年龄为70.5岁,非老年组44例,平均年龄为48.5岁。
1.2 发病因素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占65.69%,其他危险因素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脑梗死有家族高发倾向,见表1。
1.3 临床表现非老年组中初发者多见,头痛、头晕及感觉障碍者比老年组多见,而运动障碍及构音障碍者相对少,且临床经过较轻,老年组发病时意识障碍者比非老年组多,临床经过重,且复发者多见,见表2。
表1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发病因素比较(例,%)
表2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临床表现比较(例,%)
1.4 头部CT表现非老年组患者多为单梗塞灶,老年组患者多为多发梗塞灶,且常伴有脑白质脱髓鞘及脑萎缩,见表3。
表3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CT所见比较(例,%)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5]。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发病因素,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形成血栓。吸烟已证明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者体内一氧化氮可使动脉内一种反应过强性内皮细胞收缩,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6]。本组老年患者中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者多见,心瓣膜疾病、非风湿性心脏病性心房纤颤及冠心病等所致的微栓子、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时导致的脑血流下降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的原因。糖尿病引起脂质代谢的异常亦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均有家族遗传倾向,这可能是脑梗死具有家族高发倾向的原因之一。引起急性脑梗死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所致。引起动脉发生闭塞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和栓塞,前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直接或间接的血栓形成所致;后者是指血管本身无病变,而由栓子阻塞血管造成。高血压仍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血压增高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脑基底部穿通动脉发生脂肪样变,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另一方面,持续血压增高可使脑内动脉拉长,穿通动脉移位、扭曲,从而使血流减少而缺血[7]。
高血压能使梗死病灶周围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缺血性损伤的血管破裂出血;高血脂可使血液粘度增高,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同时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糖尿病可引起脂肪代谢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微血管病变,血液高凝状态而加速脑梗死的发生[8]。急性脑梗死时患者血液处于高凝、高糖、高聚状态[9]。这些因素促使或加重脑动脉硬化而引发脑梗死且大多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10]。本组102例病例中高血压67例,占65.69%,高脂血症48例,占47.06%,糖尿病26例,占25.49%,冠心病25例,占24.50%,与文献资料报道基本相符。
因此对于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避免脑梗死的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障碍,约1/3患者呈阶梯式或突变式恶化,另1/3开始为逐渐加重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其进展取决于主干动脉狭窄的程度及是否继续有栓塞形成或其管腔有阻塞出现。其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最初24 h发展到高峰,主要表现有头昏、头痛,部分患者有呕吐及精神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脑部损害,脑的局灶损害症状主要根据受累血管的分布而定。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亦可表现为失语、抽搐和共济失调,较重者可表现为意识丧失,两便失禁,瞳孔一侧或两侧扩大,呼吸不规则等脑疝症状。
研究发现,早发性动脉硬化性脑病可发生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症的非老年人,非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老年人不尽相同,非老年人动脉硬化较轻,合并症少,感觉灵敏,发病早期就诊者多,故梗死多为初发,多为单梗塞灶,经过较轻,老年人多有脑萎缩,颅内腔隙相对较大,颅内压力增高不明显,老年患者脑白质脱髓鞘多见,这与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减退及神经反应速度下降有关系,表现为感觉迟钝,反应差,而头痛、头晕、偏身感觉障碍者则在非老年组中多见,老年患者复发者CT所见多为多梗塞灶,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广泛,因而意识障碍者较非老年组患者中多见,病情较重。
[1]郝俊辉.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2-43.
[2]杨珊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5-22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0-380.
[4]黄如训,梁秀龄.临床神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1.
[5]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8,21(1):60.
[6]周冠虹.脑血管病105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8.
[7]何国富.脑梗死CT和MRI 200例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4):216.
[8]黄椿永.脑血管意外360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2,9(3):233-234.
[9]张律.凝血-纤溶系统分子标记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5,(3):237.
[10]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