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渝兰,黄戴月
(1.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 重庆400020;2.重庆大学 动力工程学院 重庆400030)
重庆市属西南工业重镇,自1997年直辖以后,重庆市经济发展迅猛,能源消耗也不断增加。对重庆市能源现状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为重庆未来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相关数据除标注外,均取自于重庆市统计年鉴[1]。
重庆市有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也有水能、太阳能及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
重庆市的煤炭分布较广,有36个区县(市)产煤,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重庆的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由于光照偏少,重庆属于太阳能贫瘠地区,太阳能利用率不高。重庆市有比较丰富的地热资源。
煤炭:据2010年数据,保有储量22.49亿t。
水电:据2010年数据,水力资源蕴含储藏量2 296.43万KW,技术可开发量980.84万KW。
天然气:据2010年数据,保有储量1 921亿m3。
太阳能:据相关气象资料统计,重庆地区年辐射总量为3 400~4 180MJ/m2年日照时数为1 000~1 400h,日照百分率为25%~35%。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区,重庆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属于第四类地区—太阳能资源贫乏区。
地热:据现有资料估算,重庆仅热水型地热资源存量就有约2 667亿m3,可采量121万m3/d,目前已探明112处。
重庆市能源生产分一次能源生产和二次能源生产。一次能源生产主要是煤炭、天然气的开采生产,二次能源生产主要是重庆的电力生产。
1.4.1 一次能源生产情况 煤炭:重庆市的绝大多数煤炭资源属于极薄、急倾斜煤层,开采难度大、成本高[2]。2010年重庆市煤炭缺口约30%,需从外地购入。
重庆历年煤炭产量见表1。
表1 重庆市煤碳年产量(1985-2010)
图1 重庆市煤碳年产量走势图(1985-2010)
从上表中的数据及走势图来看,重庆市煤炭年产量由2000年到2010年呈现比较平稳的递增趋势,但自2008年起,增速开始减弱。
天然气:重庆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年产气量约6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重庆地区是国内天然气的主产区,其储量约占全国l/4,但是重庆市对天然气资源只有开采权,开采出的天然气归全国统一分配。
图2 重庆市天然气年产量走势图(1985-2010)
表2 重庆市天然气年产量(1985-2010)
表3 重庆市年发电量(1985-2010)
图3 重庆市年发电量走势图(1985-2010)
1.4.2 二次能源生产情况 二次能源生产情况及电力生产情况。2010年全市总发电量中火力发电约占75%,水力发电量约占25%。全市用电量2010年约有30%的缺口,靠外购水电和火电来满足全市用电需求。重庆市年发电量的历史数据见表3。
重庆市一次能源中煤炭和天然气储量比较丰富,但是天然气是纳入全国统一分配的资源,不属于重庆市地方资源。重庆市石油类制品本地不生产,全部靠外供。重庆市2010年煤炭供应缺口约30%,电力缺口约30%,均需从外地购入。
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析重庆市能源消费之前,对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做一个准确全面的宏观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图4 重庆市地区生产总产值走势图(1985-2010)
从图4中可以看到,在重庆市经济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上升势头良好,呈一种加速发展的趋势。很明显,这样的经济发展势头将带动总体能源需求增加,给重庆市未来的总体能源保障带来压力。
在重庆市的GDP构成中,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重庆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市总产值比重历年数据见图5。图5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在稳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逐年上升,但是在2002年与第二产业并驾齐驱后,开始了下滑;第二产业比重在小幅波动后,自2002年后开始比较大的上升,其中工业上升势头是主要带动因素,建筑业上升相对较缓。
图5 重庆市第一、第二(工业及建筑业)、第三产业占市总产值的比重(%)(1985-2010)
根据最近10年(2000年-2010年)重庆市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耗数据,能源缺口(生产量减去消费量)从560万t标准煤到1 607万t标煤,总体呈上升趋势,除了2006年和2008年两次出现缓解。每年能源缺口占能源需求的20%以上,甚至到36%。这说明,重庆市总体能源增加的需求压力大,而且这种压力最近两三年还在加大。
2005年到2010年的能耗数据显示,工业能耗的增长率大于全市能耗的增长率。2010年工业能耗增长达到了19%,而全市的能耗增长为10%。工业能耗在全市能耗总量里的比重不断加大,由2005年约64%增加到2010年约80%。认真分析工业能耗尤其是工业里的高能耗行业很有必要。
在能源结构中,煤炭缺口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只有2008年呈现了大幅缓和。虽然煤炭属于重庆市比较丰富的资源,但是却不能满足本市的需求,在总体能源需求中,这个缺口给能源保障带来很大压力。重庆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依靠全国的调配政策决定,2010年天然气缺口约30%。石油给能源保障带来的压力增强,石油制品全靠外供,缺口等于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石油需求占总能源需求的比重不断上升,由8%左右上升到10%左右。2010年重庆市电力缺口约30%。
2005年到2010年重庆市工业主要的六大高耗能行业[3]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述6个行业中其中4个都属于制造业,制造业的经济结构及走势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因此,关注这几个行业的经济形势显得比较重要。
表4 重庆市工业高耗能行业及其它工业生产值(万元)及相关数据(2003-2010)
表4中的数据表明,这六大高能耗行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27%和32%之间波动,从2005年到2010年,这个比重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32%下降到了2010年的28.9% 。但是,2010年的数据表明,这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5.16%。重庆市工业的六大高能耗行业利润能耗比非常低。
图6 重庆市六大高能耗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走势比较(2003-2010)
表4中还看出,除了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的增长率从2004年到2005年有大的下降(从120%跌落到18%)以外,其它五个行业的增长率都呈现比较有规律的波动,但是波动幅度比较大。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图6中有相对比较一致的走势。表5给出了这两个行业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相关性分析表。
表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相关性分析表
从以上表4和表5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 及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相关性是比较强的。这一点对于后面的能源保障分析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可以看到这两个行业的能耗和在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总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40%)(十一五期间),但是,这两个行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约在10%,是收益能耗比非常低的产业。
对于重庆市未来5年的总的能源需求,主要以总的经济运行走势结合做出预测。
GDP与能源总需求的相关性显而易见。因为二者之间的经济意义上的关联比较强,尤其是对于一个发展阶段的经济。但是,二者的关联性又由于可能受到趋势因素(时间)的影响很大,很难准确做出GDP对能源需求的真实影响。鉴于此,这里尝试对能源需求本身的时间序列从1980年到2010年的数据做一个AR1的模型。参数结果如下:
表6 能源需求一阶自相关(AR1)回归模型报告
即:当年能源需求 = -98.779+1.126上年能源需求+ 当年误差项
其中参数1.126统计显著性非常低。采用此数据根据2010年能源需求总量即7 117.41万t标准煤,预测出未来5年的能源需求总体水平,详见表7。
表7 重庆市未来5年能源需求预测表
这里的预测是基于现阶段的经济运行状态延续发展下去的假设。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可能造成的波动。
为了确保重庆市经济在“十一五”和中远期得以顺利发展,根据前面的分析,必须采取下述能源保降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4],尽快遏制第三产业比重下滑的趋势,鼓励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
对于高能耗的工业产业要控制发展,要鼓励其进行节能升级,政府给予政策甚至资金上的激励。重庆市化工行业属高耗能行业,其企业主要是生产化肥和化工生产原料,如用天然气生产合成氨、尿素等,应积极地推进向使用天然气,生产精细化工产品方向进行产业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
2)对于附加值高的弱电工业产业、信息产业等,应加大行业扶持力度,促使其加快生长和发展壮大。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于附加值不高、节能空间不大、竞争力不强的高能耗企业,予以分期分批淘汰。
4)通过合理分解节能目标、健全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办法,保证重庆市“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完成,即重庆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由“十一五”期间的20.95%下降到16%。
5)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引导和鼓励企业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技术革新和改造,加强企业日常用能管理工作。
6)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化能源生产、消费的监控,使能源流向信息化。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重庆市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发展中能源的供应,作为一次能源储备相对丰富的重庆,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工业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加大节能力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重庆市统计年(1985-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刘朝.重庆市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科技问题研究[Z].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2005:6-17.
[3]重庆市能源消费特征、问题及节能措施研究[Z].重庆市统计局,2008.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