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战略思想之比较

2011-08-10 02:07刘红
群文天地 2011年8期
关键词:生产力现代化建设

■刘红

现代化战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入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在这方面思想认识的异同,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比较

毛泽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主要是从工业化角度来理解现代化含义的。他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从工业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的是工业化,即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构思,由实现工业化逐步向实现现代化转变。针对当时极端落后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以及迫切需要加强的国防,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4年9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在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主要体现了对物质文明的要求。195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讲到“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这里,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现了现代化对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即“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快国防现代化”。①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正式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毋庸置疑,“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又不可否认,“四个现代化”仅仅停留在现代化的物质层面。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思想,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这段话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作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规定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里把“四个现代化”与“高度民主”、“高度文明”并提。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用“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代替了“四个现代化”,使中国现代化目标更加全面、科学,并更具有中国特色。

二、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步骤的比较

战略步骤是对实现总体目标所做的阶段性的计划和安排。建国初,考虑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毛泽东在思考中国现代化战略发展步骤时还比较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时间的估计上曾做过多种设想。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毛泽东估计是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1955年3月,他在全党代表会议上说:“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在这一阶段,毛泽东是比较慎重的。

50年代中期以后受国际共产主义赶超战略的影响以及三大改造迅速胜利的鼓舞,毛泽东头脑开始发热,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超英赶美”计划。1957年11月28日的会议上,他提出中国用15年赶上并超过英国。往后,随着“左”倾思想的发展,超英赶美的时间表不断提前。1958年5月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7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6月22日,毛泽东在薄一波的《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2年到3年,2年是有可能的。”随着赶超时间一再提前,现代化发展战略就越来越脱离实际。但严酷的现实使毛泽东又恢复了清醒。在1962年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说道:“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在发展步骤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196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明确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开始,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以赶超战略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忽略了中国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客观事实,违反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使我国经济建设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而遭受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即“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步骤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的科学构想,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它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目标进行量化,具有科学性,既能反映我国当前的综合国力,又便于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它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为具体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宗旨。

三、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发展途径的比较

毛泽东主要通过变更生产关系,搞阶级斗争和“大跃进”等方式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毛泽东很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如何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更加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其是在晚年,他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过分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企图以越来越脱离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远远背离了他的初衷。毛泽东很欣赏人民公社制,认为它的好处和特点是“一大二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把人民公社作为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最好形式。这种企图以变革生产关系和变革所有制结构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法,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结果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把阶级矛盾当成社会的主要矛盾,企图通过搞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了一系列人为的阶级斗争,使党的工作重点长期不能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使真正的社会主要矛盾得不到解决,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大跃进”运动也由于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自身规律,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邓小平通过不同的战略发展途径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邓小平充分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果断地把党的工作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总结了没有从生产力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去处理生产关系变革的经验教训,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变革生产关系。他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③也就是说,改革直接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障碍,即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改革也包括对外开放,邓小平提出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在为中国现代化设计道路时,不仅强调生产力标准,而且特别注重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同的构想。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呈现给后人的是一幅成功与失误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历史画卷。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毛泽东的探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一方面,毛泽东在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后来邓小平形成系统、成熟的现代化构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邓小平解决了毛泽东许多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纠正了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开拓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6、134页。

猜你喜欢
生产力现代化建设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