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晓云
处处有语文 时时为我用——构建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体系初探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晓云
作为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创造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只有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系统,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体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特别是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才能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大语文体系 整合 延伸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实践中的语文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材的本身,因循于规范的文本,教学活动成了课程和教材的附加品,很难体现出必要的张力。
作为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如何立足于促进学生创造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只有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系统,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体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特别是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才能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理念,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 “心中有学科目标,眼里有教学主线”,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才能在打下学科知识的坚实基础上,积极探索教材整合的途径,从而优化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教版教材中多次出现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如《秋思》、《泊船瓜洲》、《夜书所见》、《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诗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但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诗人心中对返回家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上下延展,左右逢源,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丰满立体的主题──“思乡”。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通过多媒体呈现《乡愁》,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在教师的娓娓述说中,学生与古代诗人、现代诗人的心产生了共鸣,通过主题构建,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在学生立体的、多频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兼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如何利用品社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同时又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问题。在主题相同,教材文本内容价值取向统一,意义同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关系,有效地整合资源,运用不同学科的优势和功能,为教学服务。
如,人教版第九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让诚信伴随着我》,语文教材中也有相关内容。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交流他们搜集到的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接着观看小动画《曾子杀猪》并谈观后感,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说说有关诚信的成语——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等,进一步强化知识的积累。紧接着,让“诚信小记者”汇报课前采访某餐馆老板、学校大队部老师和一名学生家长在家教育子女的情况,通过真实的资料图片,让学生在自己的行动中体验诚信,为学校、家庭、社会共筑“诚信的一片天空”搭建平台。然后紧扣学生实际,让学生谈谈身边发生的或自己听说过的有关诚信的人和事。为了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又出示了有关诚信的诗歌。在悠扬的音乐中,师生放声朗读,情感充分投入。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诚信宣传语。同学们因为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个个兴趣盎然,感情真挚,设计出来的宣传语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图文并茂。最后,我相机出示有关诚信的“三字经”,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诵读中结束了这节课。课后,我布置学生写一写自己所经历的和“诚信”有关的小故事。此时,语文课文与品社教材中的“文中情”已经自然融合,“随风潜入夜”,化为学生的“心中情”、“口中语”、“笔下文”。
在学科课程中,我们注意教材的张力,进行优化组合。课外延伸时,在体现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为获取和更新信息,延伸活动中充分放开时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使语文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学科,让每一个生活资源成为学语文、用语文的阵地。
上完课后,学生参考教师拟定的活动方案开展延伸活动。如,学完第十册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原著,观看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到动物园观察骆驼,利用电视、书籍、网络等工具了解骆驼,阅读有关童年的其它文学作品,学唱描写童年生活的歌曲……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学生自由结组(可以是本班同学,可以是本年级同学,也可以是亲戚朋友),自拟方案,自订时间,自选地点,自由活动。全面放开,只要将成果予以交流展示即可。如,学习第十册的综合性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后,学生可以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有哪些方式,与以前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再和同学交流;也可以作一次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都从哪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再根据记录作一些分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还可以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通过这些自主活动,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上课时,结合课文的主题进行延伸,深化学生的理解,并和时代、生活相接轨。如,学习第二册的《王二小》,从王二小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延伸到庆祝抗战胜利65周年;学习第七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周恩来从小胸怀祖国,志向远大,延伸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学习第十一册的《詹天佑》,从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延伸到航天英雄杨利伟、“水稻之父”袁隆平……延伸实践活动触及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时代同在,使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尝到获取知识的愉悦。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努力构建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体系 ,融合“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大作业”观。它为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堆积,还是能催醒人灵魂的教育。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40分钟,不应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兴中.大语文学术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