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新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河南 焦作 454001)
在临床当中,带状疱疹是由于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发的一种皮肤疾病,聚集的疱疹带状分布于单、双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多见于胸、腰部位,患者通常存在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发病率相对比较高[1]。我科室于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间对46例带状疱疹患者采取了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具体研究分析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9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应用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及维生素进行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21例,女25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3.12±11.79)岁;病程为1~7d;带状疱疹部位:12例位于腰、腹,10例位于胸部,9例位于头、颈,15例位于四肢。46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4.79±10.35)岁;病程为1~6d;带状疱疹部位:9例位于腰、腹,13例位于胸部,8例位于头、颈,16例位于四肢。患者均符合西医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标准[2]及中医“蛇串疮” 临床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入选标准[4]
符合带状疱疹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年龄位于19~69岁;病程为1~7d,无抗病毒、镇痛药物应用。
1.2.2 排除标准[5]
①处于妊娠、哺乳期;②多种药物过敏;③瘢痕体质;④伴严重性心脑血管、血液、肝肾等疾病;⑤存在出血性危险因素;⑥带状疱疹疾病较为严重,不能确保治疗安全性;⑦4周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等相关药物。
1.2.3 治疗方法
①观察组:对出现带状疱疹的皮肤表面进行消毒,以梅花针行叩刺,以带状疱疹出现破溃、皮肤出血为宜,叩刺部位拔罐,留罐约5min,以疱疹内积液流出、皮肤充血为宜;齐刺带状疱疹分布部位的华佗夹脊穴,应用泻法,每天1次,每次约半小时。拔罐之前两天每日齐刺1次,疼痛症状缓解后,两天1次。②对照组:阿昔洛韦每次0.2g,每天5次内服,100mg维生素B1、500μg维生素B12每日1次行肌内注射,阿昔洛韦膏外用,每日6次。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以1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①痊愈:带状疱疹出现结痂,无疼痛症状,红晕消退,体征消除;②有效:带状疱疹多数消失,疼痛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带状疱疹无明显消失,甚至有所增多,疼痛症状无缓解,或者较前严重;④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以VAS视觉模拟评分方法[7]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予以评估。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情况 例(%)
通过表1可以得出,46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痊愈27例,痊愈率约为58.70%;有效16例,有效率约为34.78%;无效3例,无效率约为6.52%;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约为93.48%。46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痊愈14例,痊愈率约为30.43%;有效25例,有效率约为54.35%;无效7例,无效率约为15.22%;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约为84.78%。观察组痊愈率58.70%显著优于对照组30.4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优于对照组84.78%,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表2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10.59±3.17),明显优于治疗前(61.79±20.1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18.49±6.15),显著优于治疗前(60.13±19.1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0.59±3.17)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8.49±6.15)之间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分析(±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分析(±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6) 61.79±20.12 10.59±3.17对照组(n=46) 60.13±19.10 18.49±6.15
在临床当中,带状疱疹为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发的皮肤疾病,病变牵涉神经,起病较急,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水疱沿着体表单侧或双侧周围神经集聚,呈现带状。带状疱疹可见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但在体质相对较弱的老年人群中有着相对较高的发病率。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并认为病因多为肝郁气滞,郁火内生;或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内生湿热;或感受外邪、机体正气不足;各种内、外湿热因素均可侵淫脉络而为病,同时可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或脉络失养,不荣则痛[8]。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可以清热除湿,逼邪外出,活血通络、止痛,去腐生肌,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愈合。
本文观察组患者痊愈率约为58.70%(27/46);有效率约为34.78%(16/46);总有效率约为93.48%(43/46)。对照组患者痊愈率约为30.43%(14/46);有效率约为54.35%(25/46);总有效率约为84.78%(39/46)。观察组痊愈率58.70%显著优于对照组30.4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优于对照组84.78%,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较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有着更加显著的临床治愈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10.59±3.17),明显优于治疗前(61.79±20.1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18.49±6.15),显著优于治疗前(60.13±19.10),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本文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着良好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0.59±3.1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8.49±6.1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较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而言,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症状。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法与阿昔洛韦、维生素药物治疗法对9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出,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对于带状疱疹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带状疱疹结痂,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付玲,黄仁硕.针灸治疗带状疱疹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4):246.
[2]张红星,魏巍,徐祖森,等.夹脊电针配合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691-693.
[3]魏智钧,欧阳颀,王丹,等.夹脊针联合脉冲超声波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010-3012.
[4]邹燃,张红星,徐芸,等.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09-1110.
[5]谢凯.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2):181-182.
[6]张枫.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4):58-59.
[7]付玲,高岑.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8(2):112-117.
[8]雷丽.针药合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