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吴昊,熊鸿燕,陈哲,郭继卫#(.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400038;.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重庆市 400038)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压力,各国均纷纷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传统意义上医院仅承担急、慢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救治工作,但国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医院信息对于食品安全的监控将十分有效[1]。为此,我国对医院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强化和明确,并于2011年将食品安全信息报告等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调医院的“前哨”作用。本文拟通过分析医院数据库信息,查找可疑变化趋势,并探索建立依托医院信息来源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以为我国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部门多,卫生、质检、工商、农业等部门执法职能各成条线,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投入品管理、生产流通领域监管均存在职能交叉、职能缺位和职权冲突等现象。在监测报告上,当前国家食品、药品的监管主要在食物中毒、药物反应等急性中毒事件上,如食物中毒、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2003年,我国启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每年的食物中毒报告显示,全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在1.2~2万之间[2]。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很多损害不一定是急性的,而是十分隐秘的,现有监管机制很难发挥有效监管作用。因此,亟需完善对慢性损害和隐性损害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2009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严峻形势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医院的职能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和明确[3]。另外,《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监控与预警立体交叉网络信息系统[4]。一方面重视食物本身的监管,食品追溯制度实现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重视对食物源性疾病的监管,尤其是一些未知食物源性疾病[5]。2008年,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1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反映,患儿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随后,该院又发现了多例患肾结石的婴儿。同年7月,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启动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调查,充分发挥了医院的前哨作用[6]。这些经验和教训提示,政府要高度重视来自医院的疾病信息,快速、高效地发现可能的变化趋势,为政府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肝脏作为食物代谢的最主要器官,本研究选取肝病作为切入点,分析院内食物安全事件,经专家咨询选定相关肝脏疾病共18种(以出院诊断为准):不明原因肝炎、不明原因肝损伤、肝肺吸虫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肝结核、肝豆状核变性、布加综合征及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18类。
选择2008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的重庆、成都、昆明5所三级甲等医院(西南医院、大坪医院、新桥医院、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住院病历数据库。
姓名、年龄、性别、出院诊断、居住地、联系电话、入院时间。
2.4.1 时间分布分析 分析肝病人群近3年来的时间变化趋势,主要查明疾病有无短期波动现象。另外,疾病流行强度分为散发、流行和暴发。散发:流行强度与常年平均流行水平无显著差异;流行:长时间内(1年)的发病水平与既往发病水平相比有明显增加;暴发:发病人数在短时间内(通常1个月内或1个季度)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人群中有突然和显著增高。2.4.2 地区分布分析 分析肝病人群近3年来的地区变化趋势,主要分析疾病有无地区聚集现象。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因此研究疾病地区分布常可对疾病的病因、流行因素等提供线索,以便制订防御对策。
2.5.1 本研究时间跨度为3年零4个月,共1 215天,从876 997人次中筛查出59 376人次的肝脏相关疾病病例样本,病例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病例一般资料(n)Tab 1 Genera data of cases(n)
2.5.2 异常波动数据分析 重庆地区不明原因肝衰竭例数在2008年1月-2011年4月间平均发病水平无显著差异,每月病例数波动在1~15例左右,即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其流行强度呈散发水平(图1)。但在2011年2~3月间出现了一个流行小高峰(25例),但随之快速下降至正常水平。通过调阅患者档案并讨论分析认为,上述患者多有诱因,无明显的食物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医院每月发病患者的绝对数除以医院每月总住院人数,其结果(图2)与图1相同,发病比例波动在1‱~12‱。重庆、成都、昆明三地2008-2011年发病例数和比例与上述结果相同(图3、图4)。地区及人群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各病例流行趋势在各研究地区无显著性差异。
2.5.3 整体数据分析 2008年1月1日以来,不明原因肝炎、不明原因肝衰竭、肝肺吸虫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肝结核、肝豆状核变性、布加综合征及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18类肝相关疾病发病虽有波动,经统计分析及现场查阅病历,显示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即其流行强度总体呈现散发水平。
图1 2008-2011年重庆地区不明原因肝衰竭例数Fig 1 Cases of unexp lained liver failure of Chongqing area from 2008-2011
图2 2008-2011年重庆地区不明原因肝衰竭比例Fig 2 Proportion of unexp lained liver failure of Chongqing area from 2008-2011
图3 2008-2011年重庆、成都、昆明三地不明原因肝衰竭例数Fig 3 Case of unexp lained liver failure of Chongqing,Chengdu,Kunm ing area from 2008-2011
图4 2008-2011年重庆、成都、昆明三地不明原因肝衰竭比例Fig 4 Proportion of unexplained liver failure of Chongqing,Chengdu,Kunm ing area from 2008-2011
本研究以肝病为切入点,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研,分析挖掘可能变化趋势,初步建立医院肝病流行病学基础数据库,通过信息技术、预测方法等,初步构建食品肝损害医院预警机制。如有可疑变化,可及时提交政府部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评价。通过验证、完善,该方法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及时高效的预警体系,同时该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相关疾病,进而逐步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食品安全医院预警体系,切实发挥好医院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前哨”作用。在肝病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院信息来源的肝损害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建立食品生物危害预警模型。回顾病例数据信息为依据,分析和描述医院近年来以肝病等与食品安全相关度强的疾病发生趋势和规律;结合流行病学、计算机技术,建立全面、宏观、实用型预警平台。
(2)建立前瞻性健康危害信息监测哨点。在回顾资料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础上,在医院的消化内科、肝胆科、感染科、体检中心等科室建立肝损害等相关疾病的监测哨点。通过预测系统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检测指标等相关信息,可实现实时敏感预警及分析。
(3)建立各级医院政府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覆盖各级医院的观察点,建立专用或兼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实时传输信息并分析,为政府提供直接、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决策参考。
(4)建立食品生物安全事件处置对策系统。待发现医院可用信息来源后,及时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启动应急程序,组织流行病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等成立调查组,启动临床应急救、食物安全流行病学调查、食物应急处置等工作,尽快查清原因,解除危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国内、外纷纷采取加强立法监管、加强食物源头管理、建立食品追溯制度、建立“政府食品安全信息门户网站”和建立食品危害报警系统等措施来促进食品安全管理[7],但食品安全事件却屡见不鲜,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经济稳定、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食品安全管理的未来趋势为监管更加严密、处罚更加严格。本文通过肝病的探索,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相关疾病,进而建立较为全面的医院信息来源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一种新思路。
[1]焦 红.建立食品安全评估和预警体系之我见[J].检验检疫科学,2005,15(S1):64.
[2]卫生部.关于200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3):269.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
[4]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Z].2011-07-04.
[5]丁声俊.对食物安全信任问题不可掉以轻心(上)——由欧洲疯牛病引发食物安全的对话[J].世界农业,2001,9(269):4.
[6]佚 名.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回眸[J].中国人大,2009,16(5):46
[7]周德翼,杨海娟.各国的食物安全管理法规及监管体系[J].中国农业信息,2002,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