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地市报业发展盘点

2011-08-06 07:20吕道宁
传媒 2011年1期
关键词:报业日报

文/吕道宁

2010年,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报业发展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作为我国报业构成的一支庞大队伍——地市级党报,其在2010年的发展也取得了许多创新突破。目前,我国地市级党报共有360多家,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一个媒体群,对它们在这一年的表现进行深入盘点,将对下一年工作的继续推进具有启发意义。

报网互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赢

2010年6月1日至7月2日,连云港日报社的连网推出了“连网网友看港城”第一季共5期活动。专题页面、视频报道,连网社区中都开辟有“论坛”栏目,《连云港日报•港城E家》上刊登网友们撰写的文字、拍出的图片五个整版的连续推出,使得报道呈现出了“陆海空”式的立体化。

为吸引更多网友的关注,商丘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商丘报业网开办“好人好报”论坛,设置“报网互动”、“情系商丘”、“生活社区”、“《京九晚报》互动”四个板块,形成了“网络家园”,培养了网络读者群,方便不同阶层的读者在线参与评论,在媒体与网友之间搭建起交流的平台,目前论坛访问量达7299577人次。

漳州新闻网努力打造区域品牌,网站开设有《数字报新闻》、《数字报校园》、《新闻》、《社区》、《图吧》、《房产》、《汽车》、《美食》、《健康》、《情感》、《娱乐》、《财经》、《体育》、《百姓呼声》、《便民服务》等与纸质媒体相对应的板块,同时开设的《台海》、《闽南社区》、《闽南博客》、《旅游》、《书画》等具有区域特性的互动板块则成为网站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整合了网站内容资源。目前,《闽南日报》与漳州新闻网的采编队伍是两套人马,在报社今年来的重大策划活动中,两套人马真正实现了携手共事,齐头并进。

成立集团——探索地市报发展新模式

继2009年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荆门日报传媒集团6家集团成立之后,2010年又有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东莞报业传媒集团、荆州日报传媒集团、赤峰日报传媒集团、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集团挂牌成立。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按“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合肥特色”标准,努力打造合肥地区乃至安徽省最大、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内容提供商和最畅通、最便捷的渠道运营商。

2010年3月26日,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集团现已初步形成包括《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今日生活报》和《合肥在线》“四报一网”的传媒发展新格局。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跨领域全面发展。2010年6月1日,广东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东莞日报》也迎来了创刊24周年庆典。

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政策,计划在三年内进入我国北方省会城市报业传媒第一方阵。2010年9月30日,河北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石家庄报业传媒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公司成立后,将整合报社的经营性资产和业务,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以新闻宣传为主业,以广告、发行、印刷、数字出版等多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

赤峰日报传媒集团深化改革,向“四化”方向发展。2010年9月6日,内蒙古赤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赤峰日报》是中共赤峰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10月1日,集团旗下拥有《赤峰日报》汉文版、蒙文版、《红山晚报》、《赤峰广播电视报》和“塞外赤峰”网站等四报一网。

产业打造——加速地市报转型升级

当前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不仅维系着一种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文化产品的输出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传统报业来说,在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中正引发着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如何在做强报业主业基础之上抓住传媒变革的新机遇,如何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在创新发展之中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打造新报业,实施报业转型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做新闻宣传主力军,做文化产业生力军。苏报集团积极进军文化产业,以苏报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作为经营主体,2010年和今后将进一步向演艺、培训、会展等多种文化产业拓展。2010年8月20日至22日,由苏州市文明办、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和金阊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苏州婚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行,是苏报集团进军会展业的首度尝试,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努力打造宁波数字传媒产业园。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拟以中国宁波网为依托,在结合中国宁波网自身发展和鄞州区优良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打造宁波数字传媒产业园,规划设计包括宁波市数字传媒基地、国家级重点数字媒体平台、鄞州日报社暨文化产业中心三大板块。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力争2015年实现总产值2亿元目标。荆门日报传媒集团自2009年年底正式组建以来,荆门市政府为强力推动集团做大做强,召开专题会议协助配置相关资源,目前已将价值1亿元的160亩土地和房产整体划转给该集团,用于新建传媒产业园区,力争在2015年实现总产值2亿元目标。

关注民生——拓展地市报服务百姓新思路

在当前新闻改革和多媒体竞争中,作为地市一级党委机关报来说,如何张扬个性,办出特色和品位?这是摆在许多地市报同仁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2010年,不少地市报一方面发展多元经济,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他们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三贴近”原则,挖掘、用足、用活“三贴近”资源,打造了一批“三贴近”精品工程,以此来不断增强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宁夏《中卫日报》开辟“市长信箱”专栏,架起了政府与民众的“连心桥”;山东菏泽日报社子报《牡丹晚报》策划的“马路劳务市场的突围之路”一组报道,引起了菏泽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城管、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通力合作,设立了专业的“农民工劳务市场”;又如,《衡阳日报》开辟“百姓纪事”专栏、《孝感日报》开辟“生活话题”专栏、《牡丹江日报》开辟“农家嗑”言论专栏,让百姓成为纸质媒体的主角;《益阳日报》开辟《民生服务》专版、《大同日报》为市民创办《假日特刊》,为市民和基层读者提供有益的服务。

除此外,山西《太行日报•晚报版》还专门设立了《晚报热线001》专版,逐步培养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延伸新闻触角,夯实新闻群众基础。《嘉兴日报》推出《民生调查》栏目,目的就是要倾力打造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

远程采访——提升地市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为纸质媒体的地市报来说,本以区域新闻见长,但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地市报走出去,到省外甚至国外采访。

《三峡商报》特派记者赴南非世界杯采访,倾心打造宜昌“世界杯”第一资讯平台。2010年6月5日,在湖北宜昌市步行街举办的首届宜昌社区节开幕式上,《三峡商报》记者朱云峰从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罗春烺手中接过了“特派记者南非世界杯采访行动”红旗,这次特派记者赴南非世界杯采访,是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展现传媒品牌和综合实力的一次创新之举。

《铜陵日报》成功地现场报道上海世博。2010年5月上旬,《铜陵日报》特派文字和摄影两名记者前往上海世博园采访,报纸为此开辟“本报记者世博行”专版,连续大容量图文并茂地报道一个个、一桩桩与该地有关的鲜活的人和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盛会不乏“地方元素”。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前后方联动,全媒体运作,顺利完成了“送水大西南,捐造烟台井”这一重大题材的远程报道。2010年上半年,百年一遇的云南旱情,牵挂着3000公里外烟台民众的心。在得知打井是解决居民用水的最有效途径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决定发起捐助抗旱的公益行动——“送水大西南,捐造烟台井”,同时派记者到云南旱区一线,报道抗旱进展情况及完成“烟台井”的选址、建造任务。

报纸改版——实现地市党报更深层面的创新

如何让党委机关报既权威又好看?这是摆在所有地市党报面前必须解决的课题。2010年以来,许多地市报都实行了全新改版,从内容、版式、理念上等都实现了更深层面的创新。

《三峡日报》:全新改版,创办一流党报,打造现代传媒。全新改版后的《三峡日报》,在内容上,他们进行了模块化改造,按照报道领域、地域和阅读顺序,从新闻信息到专题报道,渐次深入。内容结构上,采用国际通行大报的时政、经济、文体三大板块;突出了“宜昌要闻”,除一版“时政要闻”以外,二版的“宜昌要闻”版反映宜昌各地发生的新闻信息,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将过去的“三峡都市”和“科教版”纳入了《三峡日报》整体,以“都市新闻”和“科教新闻”的形式予以反映,回归了《三峡日报》的本来面目,取消了“报中报”;此外,在每期《三峡日报•三峡周末》的报纸上,加重了“民生”、“人文”、“关注”、“时评”、“经济”等板块的份量,瞄准日趋细分的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培育有效目标市场。

《东莞日报》:五次改版,迈向政经大报。《东莞日报》自2006年拉开改革创新的大幕以来,办报理念不断更新、充盈,从“本土就是主流”,到“贴近就是力量”,从“党报的心、都市报的身”,到“政经主流大报”。2010年6月份进行了第五次改版,生动地演绎出“办活、办好、办强”的图强乐章。这次改版后的《东莞日报》主要就是以政经内容的强化、版序的调整、栏目的创新、设计的变列、文本的优化为攻克点,逐步改善报纸品相,逐步吻合政经大报的基本特征。

《湄洲日报》:变“要我改版”为“我要改版”,上下达成共识,努力打造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党报。全面改版后的《湄洲日报》可以用5个字来概括,即“力”、“精”、“活”、“新”、“炫”。“力”从改中来:改的是版面,带动改的是作风,增强了报社的凝聚力;“精”从力中来:还是原有的人员和设备,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努力,版面就能做得精致、精美;“活”从精中来:大处着手,又着眼细节,从精制标题到版面都力求做得专业一些,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就能更活、更出彩一些;“新”从活中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各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争先创优,使整张报纸活起来;“炫”从新中来:报纸改为国际流行的瘦报,追求端庄大方、舒朗雅致、清秀时尚。

培养作风——全面提高地市报队伍综合素质

在传媒迅速变革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建立有效机制,培养建设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良、作风上过硬、年轻优秀的记者编辑队伍是地市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三峡日报》:开展百名记者进百村、访百户的“百户农家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促使记者转变采访作风。2010年3月份,他们策划的“百户农家行”项目,从规模上看,参加的记者共有120名,走访的村也是120个;从内容设置上看,记者要完成“五个一”,即调查一个村庄、夜宿一户农家、完成一份抽样调查、交一篇体会文章、写一篇新闻报道,培养了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的作风。

《柳州日报》:开展“七个一”活动,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2010年以来,该报开展的“七个一”素质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开展一次“树柳报人新形象”的大讨论;举行一次“做柳报人、创新业绩”主题演讲比赛;举办一次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开展一次业务竞赛活动;举行一次内部短信息大赛;进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举行一次“柳报精神”提炼活动。

《南通日报》:记者沉下去、深进去、走出去,以作风建设带动业务建设。2010年5月份以来,一个以“三深入实现‘三贴近’,以好作风出好作品”为主题的活动,在南通日报社展开。包括 “转型升级在南通”、“年轻记者江海园区行”、“重访绵竹看援建”、“湘黔鄂红色之旅”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整合资源——加快地市报做大做强的发展步伐

纵观当今地方报业市场,昔日独领风骚的党报,其市场占有率之老大地位已被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所取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地市党报如何应对?实现媒体与媒体之间的“结盟”合作,无疑成为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做大做强的一条发展之路。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与大众报业集团战略合作结出硕果。2010年10月14日,山东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山东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山东临沂新闻大厦有限公司在山东新闻大厦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大众报业集团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以产权为纽带的战略合作结出硕果。双方以产权为纽带,共同出资组建山东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各占股50%,合作经营《沂蒙晚报》;共同出资组建山东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大众报业集团占股51%,控股经营《鲁南商报》。同时,大众报业集团以成本价收购临沂新闻大厦,组建山东临沂新闻大厦有限公司。

黑龙江8家地市报社与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战略联盟,实现跨地域新闻制作,启动资源共享平台。2010年5月31日,黑龙江报业多通道跨地域新闻制作共享平台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启动。齐齐哈尔、佳木斯、鸡西、伊春、七台河、黑河、绥化、大兴安岭八家地市报成为《生活报》的地方版,这是国内报业资源整合范围最广、整合报纸最多的战略联盟。

合肥报业与南方报业联手打造《今报南都娱乐》。2010年9月28日,由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今报南都娱乐》举行创刊庆典。由《今报》与《南都周刊》合作推出的《今报南都娱乐》,填补了安徽省报刊市场娱乐报的空白,同时也是媒介细分的又一力作。

广告发行——谋划地市报稳步发展的新格局

在信息化发展迅猛时期,地市报不仅面临着广播、电视以及中央、省级新闻媒体的冲击,而且又迎来了互联网、手机报的竞争对手。应对危机,迎接挑战,需要地市报决策者们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掌控主动权。

《菏泽日报》:变政治优势为市场优势,变品牌优势为经济优势,他们找准定位,不断推出各种活动和项目策划,拓宽党报广告的经营空间。一是围绕重大活动进行主题宣传策划。每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成为《菏泽日报》策划“牡丹花会专刊”的良机。二是携手政府部门进行行业专题策划。2010年他们与各有关部门沟通,推出了“公告与声明”专栏。三是打造活动品牌进行品牌营销策划。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3•15”消费者维权日和“9月质量月”,他们分别结合工商系统、消费者协会与质量监督系统,共同举办“诚信企业评选”和“知名品牌万人评”等活动。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走“全媒体”经营之路,广告经营总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广告总收入近4亿元。温报集团在构建“全媒体”上,先从内部组织结构着手,解决好各报、网、刊的“整合”问题,再从多种传播形式的媒体架构着手,构建“全媒体”经营架构。在内部组织结构建设上,妥善解决“统分”之争。在集团组建之初,对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的竞争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做到“统分结合”、“统分适度”。通过一系列整合建设,温报集团依托“四报一网一刊”的媒介格局,基本上形成了“全媒体”的战略发展态势。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广告有限公司加大创收力度,推进发行增值经营的“千万工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广告有限公司提出,用若干年时间,在报刊发行主业之外,培育4个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产业。它的实施,使得发行公司经营业务单一的现状得到彻底改观,实现发行公司向“创利部门”的转型,使报刊发行成为报业集团的下一个战略经济增长点。2010年7月,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广告有限公司与绍兴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在温州还启动了为期四周的两地报业发行相互对接交流活动。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加快营销改革,订报进入“会员营销”时代。为解决“续订难”问题,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推出“会员营销”新思路,即发行公司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或有效的增值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提升读者对报纸的依赖度。为配合订报,无锡日报发行公司专门定制了读者会员卡及会员手册,其价值远高于订报价格,受到了读者青睐。

《珠海特区报》推进资源整合,自动售报机导入新功能。由于报刊亭可能影响城市市容和道路规划,报刊零售店面正在转向大型店面以及新兴终端。《珠海特区报》在珠海主要人流集中的黄金地点安装了数十台自动售报机,其不仅仅是报纸销售渠道,还是分众广告板渠道,每天有数百万受众注目,成为报社创收的一大新路径。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创新报刊发行模式,在报业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实现了新发展。2010年《青岛早报》征订数量增长16.8%,零售实销量较年初增长116%,成为青岛市单张报纸订户最多、主城区零售量第一的报纸;《青岛晚报》征订量增长34.2%,零售实销量较年初增长72%。

“青岛发行模式”主要有4点值得借鉴:第一,公益营销,借力“微尘”壮大发行。自2009年起,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策划并实施了“读早报晚报做微尘”的公益品牌,通过该活动发行公司累计募集善款70余万元,创全国报刊发行界公益活动之最。第二,贴近报摊,立体维护助推零售增长。为强化报社对报摊的管控能力,扩大《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在零售方面的市场份额,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推行了“1+1”零售策略法。第三,推进超市,破解晚报发行终端困局。为破解晚报发行困局,《青岛晚报》把目光投向了大型超市。报社与超市协商,在报纸上印上条形码,将印有“捎份晚报、回家看看”广告语的报袋,放置于超市收银台处。此举推出后,在与报社合作的14家大型超市中,报纸零售均达到数百份。尤为重要的是,在超市零售的报纸属于“含金量”极高的“有效发行”,这些目标消费群体能为报纸带来直接的广告效益,不少广告商主动上门要求扩大广告投放比例。以报纸进超市为起点,又带动了报纸进酒店,进快餐店,进福彩销售站等,使得《青岛晚报》的零售量增加2万份,直接带动报纸广告同比增长20%。第四,简约管理,探索发行队伍管理新路径。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的管理在“简约”理念的引领下作了一系列探索:一是推进机构精简改革;二是制定了一套简单明了的发行管理规范《青报发行人手册》;三是推行权力下放,给予各发行站在人财物上的自主权,落实责权利的统一。

猜你喜欢
报业日报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三峡日报 七十正风华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报业集团如何布局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