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1年是传媒改革的破冰之年,那么17号文件的出台无疑就是破冰时的一记重锤。
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下发。17号文件总结了多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当时的认识和思考。17号文件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5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1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积极推进媒体集团化改革,组建跨地区、多媒体大型传媒集团的目标,对比较敏感的传媒业融资问题、媒体与外资合作、跨媒体发展等问题都做了积极、具体的回应,显示了管理层深化传媒业改革、培育传媒航母的决心。
在政策鼓舞及入世的新形势下,中国传媒业的结构重组空前展开。中央电视台频频与境外媒体展开从股权到项目层次的紧密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是宣布与香港电视广播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建立全球华语电视广播公司的海外卫星平台及其他网络以发行中央电视台节目;而后是旗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香港凤凰卫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拓华语电视市场,紧接着CCTV旗下上市公司中视传媒宣布出资港币1900万元与凤凰卫视合作,制作以南北极地区及连贯两地之间所途经的路线为题材的一系列电视节目,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同时播出。
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它整合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中央级广播电视、电影及广电网络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拥有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其固定资产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重量级的中国传媒航母。
各地广电也纷纷进行台网分离、组建广电集团、下属经营部门企业化改制工作,并积极寻找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口。
报业方面,当年报业集团的组建已蔚然成风,如整合城市若干核心报刊而成的湖南日报集团和杭州日报集团。
证券市场上,继中视传媒与凤凰卫视进行大规模项目合作,《成都商报》借壳四川电器(现名博瑞传播)、赛迪传媒控股ST港澳(现名赛迪传媒)后,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划转成为ST黄河科的新控股股东;新华通讯社所属全资企业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通过受让法人股的形式成为江西赣南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这些买壳上市的传媒集团通过重组减债、资产置换等形式将广告、有线电视网络等新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民间传媒公司也不甘寂寞。他们不仅积极参与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广告代理、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而且积极筹划通过多种方式上市。其中的活跃分子唐龙传媒公司、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做准备。
回过头来看,17号文件可谓切中肯綮,为使传媒业强身健体,抓住传媒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向传媒业长期积累起来的顽疾开战,对未来谋篇布局。17号文件可谓传媒体制改革的大设计、大战略、大手笔,吹响了传媒改革的集结号。
入围事件:
2001年4日19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成立。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正式创刊。
2002年,集团化整合重组让中国出版集团浮出水面,这无疑是传媒十年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2000年图书市场的营业额达到430亿元人民币。中国巨大的市场让国外的大出版公司垂涎三尺,他们在中国图书市场跃跃欲试,呈现出强烈的进入势头。这一切无不让中国出版界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形势要求组建航母应对挑战。
毫无疑问,中国出版集团的成立是我国出版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国外出版的一个步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版业是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根据我国签署的有关协议,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允许外资通过合资合作形式进入发行领域,从事分销录音带、录像带、书籍、杂志等零售业务,三年内开放批发业务。此外,国外资本也在积极寻找进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出版行业展开新一轮激烈的竞争,垄断优势受到冲击。在这个时刻,组建出版行业的“联合舰队”,既有利于抵御风浪,又能给其他出版社起到指示航向的作用。
同时,改革也是我国出版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出版业属于市场化程度偏低的行业,计划的色彩非常浓。出版社作为面对图书市场的经营主体,却没有决定自己产品规模的权利。出版行业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据了解,当时全国大大小小500多家出版社,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成气候”的却不多。出版业的问题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重叠,各大部委都有为自己服务的出版社;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省都有一套专业的出版机构。二是各出版社之间良莠不齐,一些好的出版社年销售码洋可以达到几个亿,而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在吃政策饭,靠出售书号为生。三是出版业缺乏龙头,没有一家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的出版集团。
另外,长期形成的以新华书店总店为主体的单一发行体系已经跟不上图书市场发展的需要,发行体系远离市场,出版社和书店对教科书高额利润的过分依赖等都困扰着出版业。
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出版集团的定位是,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集各种介质出版物的出版和销售、连锁经营、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印刷复制、信息技术服务、科技开发、金融融资于一体的经营多元化的大型集团。根据规划,挂牌之后的中国出版集团的业务包括出版、发行、印刷三部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8家新闻出版总署直属的出版社联合组成出版公司,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及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组成发行公司,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及中国印刷总公司等则重组成印刷公司。中国出版集团的总资产为50亿元人民币。
新成立的中国出版集团实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出版集团属于事业编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为日后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以及转企改制乃至上市打下基础。
中国出版集团的成立可谓打造出版航母的大手笔。从此,中国出版传媒开始了新的航程。
入围事件:
2002年1月25日,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在广州成立。
2002年,数字电视正式大规模播放。
2003年7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精神,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治理报刊摊派实施细则,开始对报刊业进行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整顿和变革。细则明确指出:这次治理工作的范围是各级党的机关和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主管、主办的报刊;省级和省级以下行业组织主管、主办的报刊;利用职权摊派发行报刊的各种行为。
本次报刊治理整顿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有两项。其一可以解读为“三脱钩”与“一挂钩”。 “三脱钩”即:第一是财务脱钩,报刊与机关的收支两条线,机关不能从报刊那里拿到任何好处;第二是人员脱钩,报刊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公务员与报刊工作人员的岗位完全分开,不得混淆;第三是发行与党政职能脱钩,不允许通过党政权力搞发行,只能走市场渠道。“一挂钩”是报刊与依法纳税挂钩,不在税收上予以照顾。
其二,可以解读为“管办分离”,意指经营管理的新理念和党管媒体的新变化。该政策出台前的报刊改革,不论如何改,都是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名义进行的。报刊作为“政企不分”的产业,产业化进程中资源配置的权力在党政机关,基本排斥市场的配置作用。“管办分离”基本明确了除少数党报党刊外,其他报刊的“产业”属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可以面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主管部门履行的是“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职责,以及对舆论导向和报刊质量的监督职责。
政策颁布后3个月,2003年10月22日,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派出督查组,赴河南、湖北、辽宁等20个省(区、市)开展督查工作。2003年11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纳入本次治理的党政部门报刊共有1452种,其中停办673种,划转302种,实行管办分离289种,改为免费赠阅的87种。
一年之后改革持续推进,2004年3月,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会议,治理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摊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基本实现了“停办一批、划转一批、管理分离一批”的目标,有效遏止了摊派发行现象,减轻了基层和农民负担。到2004年1月,677种报刊停办,325种从党政部门划转到报业或出版集团,310种实行了管办分离,94种公报政报改为免费赠阅,停办的报纸减少发行约12亿份,停办的报刊加上实行免费赠阅的公报政报,减少发行3.4亿份,直接减少全国基层和农民年报刊征订费用18亿元。
入围事件:
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
2003年,手机短信井喷式发展。
2003年10月18日,28家省级卫视连横争夺央视广告。
2004年12月22日,由中央特批,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融资10.4亿港元,成为中国内地主流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的“第一股”。
回顾北青传媒上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起跑阶段。在中介机构的配合下,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研究决策后,按照设计方案和上市工作的要求,对北青传媒的资产、业务、人员等重新进行了调整,由北京青年报社绝对控股87.9%,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控股5%,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控股3%,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2.1%,神州电视有限公司控股2%。 同时,将北青传媒2002年的未分配利润转为股本,在保持股东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使公司注册资本扩大为1.474亿元人民币。此外,为保证上市后给股民良好的业绩回报,对北青传媒的资产和业务结构重新进行了整合,将小红帽、北青网的资产从公司中剥离,保留了北京青年报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并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对资产重新进行了审计和评估。
加速阶段。北青传媒本次募股发行占总股本25%的H股,全球发售完成后,北京青年报社的控股比例相应减少到65%左右,但仍为绝对控股,确保了北京青年报社对股份公司的管控力度和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
冲刺阶段。 2004年1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对北青传媒上市工作作出正式批复,同意北青传媒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12月2日,北青传媒正式通过了香港联交所的聆讯,股票代码确定为“1000”。 12月6日,北青传媒开始为期两周的全球路演,成为香港上市发行推销时间最短的股票之一。 12月22日上午10时,作为中国内地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北青传媒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当日开盘23.75港元,收盘于22.70港元,较招股价每股涨了3.75港元,涨幅为19.8%,成交股数超过2560万股,总成交金额约为5.917亿港元。
以上市为代表的资本运作对于传媒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北青传媒上市来看,带给中国内地媒体上市融资诸多启示。首先,构筑适合两分开体制的“防火墙”,在保证宣传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经营部分通过资本市场谋求做强做大。北青传媒成立和重组后,与北京青年报社在人员、资产、财务上实现了严格分开,以确保上市公司的人员、财务独立及资产完整,保证彼此之间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市场规则。第二,建立适合上市公司要求的组织结构。北青传媒确定上市以后,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对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进行了改选,重新修改了公司章程,建立并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开始着手制定与上市公司相适应的工作流程、管理流程以及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第三,确定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资产组合。北青传媒在上市前的调整中,在股东选择方面仍保留了主营业务与北青传媒关联度较高的股东结构,并且后来在吸引机构投资者方面也充分考虑了这一需求。
入围事件:
中国数字电视元年开启。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
2005“超级女声”以其强烈的冲击力成为传媒十年难以抹去的时代记忆。
2005年,“超级女声”在广州、长沙、郑州、成都、杭州等五个城市相继推出,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5万人前来参加。“超级女声”从海选到决赛挟着一股旋风一路走来,其经营的独创性颠覆了传统的运作模式,甚至可以说是当年传媒界的大地震。
全民海选使“超级女声”变成2005年的一个绝响。湖南卫视的这个节目正像人们所议论的那样,是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的结果,但它的出现创造了中国电视史的奇观,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视文化的走向,它所创造的模式无论如何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时代记忆。当《想唱就唱》的歌声响起,当无数的“玉米”、“凉粉”、“盒饭”大声呼喊他们的偶像,面对网络和纸质媒体中的口水和拍砖,我们会发现中国传媒和大众文化已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面孔。
首先,“超级女声”充分发动“草根”参与。节目“海选”真正让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任何人都可以想唱就唱。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个节目里获得一个均等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这是“草根”为之着迷的核心。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都有机会在三十秒之内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超女”们的可贵在于她们坦然地面对成功的同时,也认同规则,坦然地面对失败。这是中国普通人的选择。
其次,“超级女声”的风行说明了“草根”已经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因素。“超级女声”最后的结果是李宇春和张靓颖的成功。有人以为这说明“草根”所形成的社会潮流已形成气候,特别是对“超级女声”结果说了算的是短信,真正完全投入、大发短信的主力群体当然还是“草根”。“草根”的代表李宇春和张靓颖在台上,在台下的“草根”也用短信决定了一切。人们发现,“草根”对于文化的影响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其走向。“超级女声”的女孩用无拘无束的歌唱吸引了正在追求新的梦想的人们,这其实就是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撒谎。”另一个断然否定,声音嘶哑,是摸他的嘴脸后,说“还行”那个人。那只手粗野,有一种贪婪的攫取感。不被他信任,就危险了。何良诸说:“小时候,我家住在矿区。”
再有,“超级女声”的影响对大众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使许多电视媒体增强了自办节目、特色经营的信心。湖南卫视提出了“锁定娱乐、锁定年轻、锁定全国”的发展目标,更加强化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策略,推出更多特色栏目,扩大收视人群,提高全国覆盖能力,打造强势品牌,拓展市场。在随后电视传媒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超级女声”的影子。
“超级女声”的一小步,中国电视的一大步。2005年,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集团联合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营造气氛。在2005“超级女声”活动中,平民观众找到了快乐,主办方湖南卫视赢得了收视率和利润率,赞助商蒙牛做足了广告,电信运营商赚足了短信分成,甚至连地方合作频道都人气大涨。随着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伸,短信、广告、冠名、代言、演出、销售、活动、影视、唱片、图书、服装、食品、玩具等产业形成一个巨大的、长长的传媒产业价值链,几年来其带动产值颇丰。在这个意义上,“超级女声”不仅仅是一场娱乐的盛宴,更是一次传媒经营操盘的狂欢。湖南卫视放大“草根”的声音还从另一个方面让传媒人悟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传媒“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赢得群众”。
回头再看,“超级女声”给中国电视带来另一方面的影响,其中过度娱乐化倾向,过度炒作以追求眼球、收视率,以及过度商业化运作一定程度上消弭文化艺术气息等消极影响,这些都值得业界深刻反思。
入围事件:
2005年4月18日,《中国保险报》整体转企改制,成为我国首家整体实行股份制的新闻机构。
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06年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是平稳上升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传媒业在创新中融合,又在融合中创新,而上海新华传媒的上市无疑是中国传媒业快马加鞭的一声脆响。
要想进入资本市场,首先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改制。传媒业要进行资本运营,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是重要前提。通过股份制改制,一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也优化了公司激励机制,推进了公司体制机制创新。新华传媒的前身是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开始筹备改制事宜。2004年9月,公司完成由国有独资向国有多元的股份制企业的转变: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等5家国有独资单位成为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在进行改制之后,新华发行集团进一步吸收业外国有资本,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04年11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五家国有股东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告转让49%股权。通过投标竞价,同样拥有国资背景的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新股东,持有了该公司49%的股份。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原有的五家国有股东作为国有资本的统一行动人,股权转让后继续持有公司51%的股份,仍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
借壳上市,搭建资本运营平台是新华传媒漂亮的一招棋,让传媒人为之眼前一亮。当时,我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不仅数量少,上市资产和业务边缘化,而且由于政策性原因,通过重组实现上市的公司,占据了较高的比例。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成功之后,最先考虑的上市方案是直接上市,但为了实现尽快上市最终他们选择了重组上市的方案。
2006年5月,新华传媒的重组上市拉开序幕。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华联超市大股东签订协议,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以现金收购方式受让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华联超市”1.18亿股非流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5.06%。藉此,新华发行集团成为“华联超市”的控股股东。2006年8月,新华发行集团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与“华联超市”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进行置换,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也由经营连锁超市变更为文化传媒产业,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后,通过资本运作,进一步发展壮大,使自己强筋壮骨。新华传媒作为“图书出版发行第一股”于2006年10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登陆资本市场。这时公司的主要业务和资产为图书报刊发行业务,公司规模也较小,但无疑为公司规模扩张和资本运营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运作平台。新华传媒上市后,增发并购,实现规模整合效益,借助于上市公司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进一步打造和延伸核心业务产业链,实现跨行业发展和进一步的资源整合。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公司通过实施规范改制,借助重组实现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平台进行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其传媒资本运作上的大胆创新,对当时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辟出了一条新路,给传媒人带来诸多惊喜。在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之后,华闻控股、新华文轩、粤传媒纷纷登陆海内外资本市场。传媒再度燃起上市之火。
上海新华传媒上市让传媒人对传媒未来做大做强充满信心:“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入围事件:
2006年1月,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视频在网络蹿红,引发网络恶搞狂潮。
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电子报,试验无纸化阅读。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一则《纸做的包子》的报道,曾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终却以虚假新闻收场。
该报道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通报指出,“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
事后,北京电视台向社会公开做出深刻道歉;事件导致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通报、警告、记过、撤职等处分;当事人訾北佳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事件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它不仅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挑战,也使政府形象受到了影响。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从更深的层次追问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何在?以及应怎样杜绝与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事件实情澄清以后,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声讨。对于虚假新闻的原始驱动力,有人认为是某些记者职业道德严重缺失所致;有人认为这根源于传媒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还有人认为受众猎奇的新闻需求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更有言论直接将罪责归结于“万恶”的收视率……
事实上,“纸馅包子”事件在其发生的偶然性中隐含着必然,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媒体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归根结蒂,媒体经营不善、管理混乱,才会成为虚假新闻的“温床”。
新世纪以来,市场化的环境及新媒体的冲击,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才流动……肩负社会责任、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传媒行业正在进行自我变革。在此过程中,稍有疏漏,便会给虚假新闻留下可乘之机。因此,杜绝虚假新闻,媒体至少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市场竞争与新闻道德的矛盾;二是公众知情权与媒体责任的矛盾;三是用人机制与行业特殊性的矛盾;四是吸引眼球与舆论导向的矛盾。
除行业自律以外,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仍是影响新闻内容和质量最直接的因素之一。2007年初,《中国贸易报》山西大同记者站的兰成长等人到该市浑源县一家“黑煤窑”采访,被打致死。事后,《中国贸易报》等相关部门表态说,他没有记者证,没有采访权,只是个人行为。“纸馅包子”事件中,北京电视台特别声明,记者訾北佳为临时聘用人员。
针对“新闻民工”现象,当时学界也掀起了一次大讨论。舆论普遍认为新闻从业者重压之下严酷的生存状态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的新闻行业中,“新闻民工”实际上是一线新闻工作的主力,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新闻民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与传媒单位用人“双轨制”有关。有的文章谈到,现有的新闻单位用工双轨制是特殊过渡时期的产物,有违公平的原则,经不住政策和法律的推敲,从长远来看,应该合二为一。同时,一方面要注意对聘任人员的选拔任用,提升整个行业的人员品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闻行业入口管理和规范建设,使新闻从业人员无论体制内外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
目前,媒体编外用工的问题并未得到妥善地解决。2010年本刊第7期和第8期,曾先后刊发《报业从业者生态调查》与《广电从业者生态调查》两篇文章,从职业稳定性、职业满意度、职业保障情况、职业安全情况等方面进行的抽样调查统计来看,中国报业与广电业从业生态均呈“灰色化”趋势,亟需“绿化”。而且,通过对比还发现,广电从业者从业生态在一些方面比报业更迫切需要修复和治理。
虽然“纸馅包子”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但其破坏力足以让新闻从业者警钟长鸣,事件所引发的话题讨论也足以让传媒经营者继续反思。
入围事件: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上市。
2007年11月16日,粤传媒上市。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
这一年,中国传媒业共同经历磨难,共同分享光荣,共同面临激烈竞争的市场,共同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阵阵寒意。
雪灾、地震、奥运、三鹿事件、金融危机……2008,在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新闻话题的同时,对中国所有媒体的传播力、反应力和经济生存能力都是重大考验。
2008年的亮点很多,而汶川地震报道必将成为划时代的标杆。
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新华社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第一张地震图片。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
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即15时,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15时20分,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22时,新闻频道和第一套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有关消息和工作进展。
在第一时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发回第一手信息。最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派往前线的记者超过150名;新华社超过100名记者奋战在抗灾一线,在一周的时间内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
毫无疑问,“5•12”是中国新闻史一个新的开始。面对突发灾难,中国媒体反应之迅捷、力量之强大、视野之广阔、报道之深入,令许多国外媒体刮目相看。
在这场引起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传媒大战中,中国媒体最成功的突破就在于,真正做到了快速充分、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第一时间抢占了舆论的制高点;报道全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光辉,全体新闻界充分彰显出“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但回过头来看,汶川地震报道中同样存在诸多不足,如记者业务素质以及应急表现方面的不足,采访失当给灾民带来的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新闻价值与人本价值在采访选择中的权重问题。可见,在完善灾难报道的道德应急机制上,中国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网络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推动公众的广泛参与抗灾救灾,这也是2008年中国社会媒体环境进步的又一突出表现。2008年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20多分钟。据人民网报道,2分钟内,网友发帖超过200条,半小时内在线人数超过200万。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直面公众的提问,彰显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强大影响力的首肯,同时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重视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意。
2008年,还有一场中国传媒界的盛宴,那就是北京奥运会。它既是一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亦是一场媒体竞技大赛,它将中国的各大媒体推上了世界媒体的中心赛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甚至手机媒体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媒体的巨大魅力。机构数据表明,在奥运开幕式4个多小时内,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开幕式直播。另据统计,开幕式当日20点至23点半,共有9021万互联网用户在线浏览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奥运期间,北京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实况转播5400个小时,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多出2000个小时。北京奥运会还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晰5.1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全球电视转播,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转播奥运会的实况比赛等等。
入围事件:
人肉搜索
艳照门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其中中国移动获得 TD-S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获得WCDMA技术制式和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2009年因此被称为“3G元年”。
牌照发放之后,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先后开始了3G业务的正式商用。三大运营商均投入巨额资金加速网络建设,优化已有产品,开发新业务和新应用。2009年,中国移动共投入网络建设资金650亿元,新建TD-SCDMA基站10.8万个,投入6.5亿元带动芯片、终端等环节的发展。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所示,2009年我国共建设3G基站32.5万个,网络覆盖全国342个地市、2055个县(市)和6000多个乡镇,开创了全球电信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新纪录。
2010年,3G网络和业务继续建设和拓展,但目前为止3G资费和3G手机终端的价格对普通用户仍然偏高。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达到8.42亿户,其中3G用户为3864万户 。3G用户数在全国移动用户数中占比较低,发展规模远未达到运营商最初的预期。此外,作为3G业务核心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缓慢。目前3G移动互联网在技术上仍不成熟,网络质量有待提高,并且3G用户数量基础薄弱,赢利模式也有待探索。特别是标准化建设滞后,也阻碍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尽管如此,3G建设及其业务应用已经体现出其对电信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3G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加速了终端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细分和深化,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这给终端制造商、操作系统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各方提供了更好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积极依靠自身优质的策略和服务来赢得市场和用户,不断做强做大。iPhone的巨大成功使终端制造商苹果公司一路凯歌,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再如移动互联网搜索提供商Ucweb,开始只是单纯提供浏览器服务,现在已拥有包括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在内的多种应用功能,用户数量从初创时期的5000个,发展到现在已超过1亿,月PV超过500亿。
在垄断地位已受到挑战的形势下,运营商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自身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努力打造增值型渠道和智能型渠道。2009年5月11日,中国移动投资5亿元建立的视频产品创新基地在上海揭牌。按照规划,该基地将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无线视频产品和内容运营中心。同年8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国内第一家手机应用商城Mobile Market,还在广东成立了Mobile Market基地,成为中国移动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合作的统一平台。2010年3月,中国电信的手机应用软件综合服务平台天翼空间正式上市。中国联通也紧随其后,于2010年11月在上海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沃商店”。
3G市场的激烈竞争仍在继续,而消费者必将成为也应该成为其中的最终受益者。在3G这一热门话题方兴未艾之时,全球范围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网络测试已经起步。而事实上对于普通用户而言,3G也好,4G也罢,技术指标本身对用户并没有太大意义。用户关心的是能否降低资费,是否能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所以,继续提升网络质量、不断下调资费体系,用优质的产品和不断提升的服务体验来改变和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才是3G发展完善的最佳方式。
入围事件:
《中华新闻报》正式停刊,成为首家倒闭的中央级报纸。
上海文广集团首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改革全面展开 。
以胡舒立为首的《财经》团队离职,整体接管《新世纪》周刊。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三网融合最恰当不过。早在1998年,三网融合的设想就已被提出,并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尽管三网融合在技术上早已没有障碍,但由于涉及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之间的管制博弈和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媒体内容监管的困境,多年来三网融合始终进展缓慢。如今,业务融合和产业链延伸已成为传媒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潮流。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三网融合终于得以“破冰”。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出台文件《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同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名单,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深圳、绵阳共12个城市和地区入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的要求下,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开始抓紧部署实施三网融合。2010年7月31日,上海NGB示范网正式启动。为了实现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这一广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头戏,广电总局此前提出了2010年完成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目标,全面推行“一省一网”。同年8月5日,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后,上海、辽宁、山东等省市纷纷启动网络整合。
此外,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也已正式成立,这一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此举必将极大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与广电系统同步,电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推进IPTV建设、“光纤到户”等工程。2010年9月25日,全国第一家中央级别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在各方的验收下正式完成对接,总、分两级平台分别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台,这被认为是中国IPTV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三网融合的步伐开始加快,但要说“脚步临近”仍为时过早。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是电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物理上的三网合一,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业务双向进入的层面。电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高层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资源的共享重组,渠道的互融互通,在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信息传播通信网络,才是三网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与其他新生命的诞生一样,三网融合的新生过程也在经历着不可避免的阵痛。在三网融合正式启动之后,不和谐的声音从未间断。据《通信产业报》报道,武汉、重庆、南京等地宽带市场价格战频发,40、30元的2M包月价格遍地开花。而比价格战更为严重的是,在太原等地,电信运营商在一些小区安装的IPTV线路数次被竞争对手剪断。
三网融合,究竟还要让我们等多久?这个问题目前很难回答。三网融合不仅将引发传媒行业新一轮的竞争重构,也必然会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相关产业链各方都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三网融合。为保证三网融合的推进和实现,体制机制仍需创新,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和降低准入门槛;政策法规仍需细化,来优化竞争环境,形成平等适度的竞争格局;监管模式仍需探索和完善,以实现技术规范、运营有序和内容安全。
入围事件:
“龙源事件”,暴露数字版权困境。
360与腾讯利益之争,呼唤健康互联网生态。
微博市场群雄逐鹿,新浪微博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