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的层面体系研究❋

2011-08-06 01:35李后卿孙涵楚张福林
图书馆 2011年6期
关键词:显性内化隐性

李后卿 孙涵楚 张福林

(1.中南大学医药信息系 湖南长沙 410013;2.深圳医学信息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1)

1 知识共享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知识共享的研究较多,但是对知识共享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学者们给出的知识共享定义主要有5个角度:知识转移角度〔1-3〕、知识学习角度〔4-6〕、知识交易角度〔7-8〕、知识系统角度〔9〕和知识类型转化角度〔10〕。其中知识转移角度偏重于将知识共享看作是知识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转移;知识学习角度的定义认为知识共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知识交易角度将知识共享看做一种知识交易;知识系统角度主要关注知识系统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知识类型转化角度从显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来定义知识共享。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知识共享的内涵是通过知识的交换和重构行为来达到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知识的目的,即达到“1+1>2”的效果。

2 知识共享的过程

知识共享的对象是知识,即Polanyi〔11〕提出的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两大类。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沿用关于求知的“4W”方式对知识进行的分类标准,将知识分为4种〔12〕:⑴事实知识(know what);⑵原理性知识(know why);⑶技能知识(know how);⑷谁知道什么和如何做的知识(know who)。其中,前两类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后两类为不能明言的隐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分类,知识共享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两种,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其中也就自然包含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共享与转化过程。实际上,知识转化是知识共享的一种表现形式,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内广孝(Takeuchi)在其著作《创造知识的公司》中提出的SECI模型〔13〕中共有四种模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化(Externalization)——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化(Combination)——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如图1所示。

图1 SECI模型

2.1 显性知识共享

显性知识共享过程的起点是显性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共享,即SECI模型中的综合化和内化模式。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共享过程,一方的显性知识,通过一系列转化过程,变成另一个个人或组织的显性知识,如学习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工作方法、管理条例,经过综合分析和加工,形成适合自己或本组织的方法、条例等,或综合多种外部的显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显性知识,从而实现了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共享过程。同时,吸收、综合形成自身的显性知识后,通过思考、内化等过程,转化成隐性知识,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知识创新。如学习别人或其他组织的成功经验后,通过内化加工,灵活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形成有利于生产活动的隐性知识,这就实现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

从本质上来说,显性知识共享的综合化模式是实现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共享的内化模式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实现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必须先充分综合和吸收外部的知识,首先形成自身的显性知识,再通过内化过程,转化成隐性知识,达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因此,在显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综合化过程是基础,内化过程是提高。

2.2 隐性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共享是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共享,这种共享的起点是隐性知识,终点是显性知识或另一个个体、组织的隐性知识,即SECI模型中的外化和社会化模式。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特点不同,它是意会知识,存在于知识拥有者的大脑中,不易表达,往往是一些经验、技巧性的知识,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正是因为隐性知识的“隐性”特点,所以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首先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表达。隐性知识一般深藏于知识拥有者头脑中,最典型的隐性知识共享方式是师徒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师傅教徒弟,师傅传授给徒弟的工作技巧、经验和小窍门等等就是隐性知识,徒弟需要虚心学习,细心观察师傅的工作方式,领会其思路和方法,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指导实际工作,这就实现了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共享。同时,隐性知识拥有者也可以把自己的隐性知识加以总结和归纳,以科技论文、学术报告、建议等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显性知识,供大家参考,这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共享过程。无论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还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共享过程,隐性知识的表达都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从制度和文化上鼓励隐性知识的表达,实践活动中创造机会推动隐性知识的表达,从而推动隐性知识的共享。

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显隐性知识不断的进行着共享和转化,但是知识的流动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纵向来看,知识的转化和共享也发生于不同主体之间,即个体、组织和跨组织。本文将从这三个层面来进行研究,分析知识共享的层面体系结构。

3 知识共享的层面体系

知识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也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着共享和传递,具体来说,分为“个体-个体”、“个体-组织”、“组织-组织”3个知识共享的层面。在各个层面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共享和转化。

3.1 “个体-个体”知识共享层面

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指的是知识共享的主体双方均为个体,知识在个体之间流动,有助于扩充个人的知识存量、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

3.1.1 个体显性知识共享

个体之间的显性知识共享,是显性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和传递,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模式就是典型的个体之间显性知识共享的过程,老师把课本上和自己的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将其固定成自己的显性知识;或者个体通过阅读科技论文、著作、报告等方式,学习外部的显性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些方式实现了显性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共享。其实在社会环境中,不仅仅是在学校,在企业、组织、团队中,这种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模式也很常见,如进行岗前培训,老员工指导新员工工作等。

3.1.2 个体隐性知识共享

由于个体之间的行为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和私密性,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模式是隐性知识共享,即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模式。上文指出,隐性知识有着隐秘性和难以表达的特点,而个体之间的行为大多数为私人行为,恰好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是个体层面知识共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隐性知识常以技能、诀窍、经验模式等方式存在,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细心观察等方式获得。这些知识主要是一些专属于个人的知识,一旦获得便可转化成自己的隐性知识,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工作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个体层面最重要的知识共享模式。

3.1.3 个体显隐性知识共享

个体之间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既涉及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又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其中包括两种模式,个体之间的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以及个体之间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即个体知识内化模式和个体知识外化模式。前一种模式,个体通过学习别人的显性知识或总结自己的显性知识,深入分析和加工,结合自身工作和时间的需要,转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显性知识内化成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后一种模式,个体总结自己的经验、诀窍、技巧等,形成工作总结、心得或科技论文;或者个体学习、总结他人的隐性知识,类似于在师傅示范的过程中记笔记,形成自身的显性知识。它是一种个体将自己或他人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表达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3.2 “个体-组织”知识共享层面

“个体与组织”的知识共享层面,其参与双方是个体和组织,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体向组织贡献知识和组织培养提高个体的过程。

3.2.1 “个体-组织”显性知识共享

个体与组织进行显性知识共享,指个体通过公开讲授、建议等方式向组织传递自己的显性知识,如向组织共享自己的书面建议,从而转化成团体或组织某项条例或规则的一部分。这种共享过程多由领导和专家牵头,领导和专家将自己的显性知识贡献出来,由于他们对组织的影响力比较大,他们的讲授和建议容易为组织和成员所接受,变成组织条例和规则的一部分,实现个体显性知识到组织显性知识的共享过程。反过来,组织对个体进行培训和教育,个体学习制度、条例和工作方法等过程,组织的显性知识转化成个体的显性知识。例如在项目团队中,实际工作一般都有标准化工作流程,个体进入该项目团队后首先要学习该工作流程,这就是组织向个体转化显性知识的一个例子。

3.2.2 “个体-组织”隐性知识共享

个体与组织的隐性知识共享,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隐性知识在组织中广泛共享,成为组织中约定俗成的规则,个体隐性知识即转化成组织的隐性知识。同时,组织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不是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是工作过程中的惯用方法,个体进入组织后,学习领会这些方法,实现了组织的隐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

3.2.3 “个体-组织”显隐性知识共享

个体与组织之间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个体通过学习组织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以分析和内化,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指导行为和实践。这种情况下,组织的显性知识就转化成了个体的隐性知识,组织的规则和工作的方法等通过这种知识共享方式对个体的隐性知识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个体的实践活动。同时,组织挖掘个体的隐性知识,加以固定和编码,形成团体或组织的显性知识,供大家参考。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专家系统,组织通过一定的方式挖掘本领域专家们的隐性知识,再进行筛选、分类、编码和固定等,形成可获得的显性知识,存入系统中,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得专家们的隐性知识,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和组织显性知识的共享。组织的隐性知识与个体的显性知识之间也可以进行转化和共享。组织的隐性知识多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以及组织的精神和文化等,个体在组织中学习,以记笔记或文章等形式将这些组织隐性知识记录下来,形成个体显性知识。反过来,个体的显性知识也可以转化成组织的隐性知识,例如领导、专家的讲话、文章等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改变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文化,即个体显性知识与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

3.3 “组织-组织”知识共享层面

现代社会知识多元化,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个组织共同合作完成,因此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因此跨组织层面的知识交流也逐渐兴起。跨组织的知识共享主要是指组织层面上的交流和共享,是组织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3.3.1 “组织-组织”显性知识共享

跨组织的显性知识共享,指通过对对方显性知识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显性知识,提高自身。这种知识共享方式在跨组织层面知识共享中比较常见。在实际工作中,借鉴某一组织的成功经验就是显性知识共享的过程。如参考另一组织的用人制度、工作章程等,补充和完善本组织的制度,更好地为发展服务。另外,咨询公司给某个组织进行咨询活动也是组织之间进行显性知识共享的典型例子。〔14〕

3.3.2 “组织-组织”隐性知识共享

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这种共享过程难度较大。隐性知识本身难以表达和交流,组织的隐性知识深藏在组织的日常活动和工作流程中,要想获得该隐性知识,必须深入到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去,这对于另一组织来说相对较难。跨组织的知识共享一般发生于合作过程中,在该过程中,伙伴组织的技能、模式、组织文化等会对本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取伙伴团体的隐性知识,再进行加工和深化,转变成本组织的隐性知识,这就是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由于组织之间深入交流的局限性,跨组织的隐性知识共享一般见于长期合作和交流的组织之间,通过长期的接触与观察积累下来的隐性知识。

3.3.3 “组织-组织”显隐性知识共享

跨组织显隐性知识共享包括组织之间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技巧、模式、文化等,通过一定的转化过程,以制度、文件等形式固定下来,供其他组织参考和学习,这是跨组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共享过程。同时,学习和借鉴而来的制度、文件、管理方式等通过“本土化”过程,又可以指导和规范本组织的实践活动,转化成指导本组织实践活动的技能和组织文化及价值观,这就实现了跨组织的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

4 总结

上文从个体、组织和跨组织三个层面研究了知识共享,分析每个层面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模式和特点,从知识共享的层面体系结构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共享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组成知识共享完整的过程。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创新,不论是显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还是个体、组织、跨组织之间的共享,其目的都是实现知识创新。从个体、组织和跨组织三个层面对知识共享层面体系的研究,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知识共享层面体系结构,对深入分析和了解知识共享有着重要意义。而对知识共享层面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深入了解知识共享,在研究制定知识共享机制的过程中,有必要全面考虑知识共享的层面体系,从而探求科学、合理的知识共享机制和措施。

1.Lee J.N.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haring,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nd partnership quality oli is outsourcing Success.Information&Management,2001,38:323-335

2.魏江,王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1):68 -69

3.林东清.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李东,改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20-121

4.SengeP.SharingKnowledge,ExecutiveExcellence.1999,4(11):17 -18

5.Garvin.D.A.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July):327-332

6.Hendriks P.Why share knowledge?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1999,6(2):91 -100

7.Davenport T.H.,Prusak L.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cots.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Winter):43 -57

8.Prescott C.Ensign.Innovation in the multinational firm with globally dispersed r&d:Technological knowledge utilization and accumulation.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1999,10(2):203 -221

9.Niwa .K.Toward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knowledge-based systems:expert systems vs.knowledge shar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0,37(4):277 -283

10.Tsang E W K,Nguyen D T ,Erramilli M K.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y of Vietna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4 ,12(2)

11.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London:Routlege&Kegan Paul,1966

12.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

13.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4.张克英,朱爱辉,黄瑞华.基于知识共享主体的SECI细分模型研究.情报杂志,2007(7):5-10

猜你喜欢
显性内化隐性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