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摘要]指出云计算时代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理念,归纳了云时代图书馆深刻变革和转型发展,只有树立云理念,在保障云安全的情况下开展云服务,才能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变革发展。
〔关键词〕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7.030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7-0129-03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Library in Cloud TimesWang Hong
(Library,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concepts of cloud library,summarized the library profound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cloud era.Only establish cloud idea and carry on cloud service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cloud safety,ca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Keywords〕cloud compute;cloud platform;cloud service
现代社会首先是一个技术社会,作为一个近年来兴起的最新理念,云计算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深刻影响着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和发展走向。云计算可以称为一种对信息资源集中和虚拟化的技术,这将直接改变传统的信息接收、信息决策以及信息处理和控制的方式,在云计算时代,内容和服务将成为图书馆生存的焦点。云时代图书馆如何转型发展,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云计算时代图书馆的理念
1.1 动态优化
作为一种计算和应用平台,云计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零散的数字资源被统一的平台所优化整合,重新分配和使用,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云海”之中,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以某种便捷、方便、安全的方式获得“云”中的相关的信息或服务。随着用户要求的提交,云平台可以动态地提供和分配资源,成为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大型信息超市和大型图书馆的联盟。图书馆应该打破各自为战的壁垒,建立广泛的合作,同时图书馆应该与云计算技术全面结合,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平台,在虚拟化环境中采用动态优化技术,获得用户期待的性能和资源供求的动态平衡。
1.2 高效低碳
实现云计算图书馆的服务,应该避免像Google在世界各地建立无数庞大的服务器集群,无形中是造成能源的消耗,虽然谷歌宣称其云计算技术与建造大型高性能服务器相比,在低碳经济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图书馆建立云计算服务,有着更大的优势,由于早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各自购置了专有服务器,图书馆只要把各自的闲置计算资源分享出来,几个构成堪比Google甚至超过Google规模的服务器集群,而无需另行购置服务器,一方面大量节省了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又在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和共享方面具有较之以往更强大的优势,在拥有充足资源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地提供服务。
云计算最大的特点在于软件硬件都是服务,“云”带来了新的选择,图书馆可以自己建立云计算环境,也可以交由云计算提供商来提供处理能力。可以从云计算提供商那里租用IT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图书馆不必再通过持续不断的投资来更新和维护IT基础设施,可以将自己的IT业务外包给云计算提供商的公司,按照自己的实际使用量付费,彻底改变以前那种自给自足的传统作坊模式,由分散到集中,由高耗到低碳,传统的IT功能弱化,新的IT运维模式生动地体现了技术的进步,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源流[1]。
1.3 智慧共享
从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到云计算,信息技术一步步变得更加智慧。图书馆也需要通过云计算来变得更加智慧来实现最大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现有的图书馆,由于建馆的目的和地域的限制不同,其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局部的和固定的,通过云计算技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得到了最大的延伸,图书馆的图书文献、数字文献、设备设施、乃至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成为云计算图书馆的宝贵资源,打破狭隘的服务思想,树立为全社会服务的理念,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和成长的关键。专业的云服务提供商,先进的数据中心、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帮助图书馆和用户最大限度地实现智慧共享。每个图书馆背后都以互联互通的图书馆网作为支持,馆际互借、资源共享都通过网络协议来实现,整个行业就是一片云海……[2]
1.4 普遍均等
公平、自由、便捷地使用图书馆是图书馆人不断追寻的目标。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所在,智慧与服务的文华精神是中国图书馆精神之发源与基点,云时代,更应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崇尚智慧,至诚服务更加成为可能,信息自由普遍获取、普遍平等服务这一国际图书馆界“普世价值”会尽快得以实现。
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云计算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July,2011Vol.2 云计算时代图书馆的深刻变革
IT即服务是云计算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云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良好愿景。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数据资源的整合以及应用开发模式的创新,将使得图书馆在多个层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2.1 由分散走向融合
图书馆与云计算的融合后,图书馆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出现极大的改观,由于每个图书馆都在云计算平台上运行,资源、数据的融合变得相当容易,图书馆在根据自己服务特色基础上,通过开展广泛合作,达到在云计算这个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合理分配资源,互通有无,使其不断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同时,实体馆便可以集纳云计算平台带来的优势,更加专注本地的读者群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云图书馆是一个图书馆界的大联盟。每个图书馆都必须将自己视为云图书馆的一分子,贡献所有,各取所需,实现最广泛意义上的共建共享。
2.2 由“阵地服务”到“跨界服务”
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一个巨大变化是“从用户来馆到我们到用户中去”[3]。云计算使得多个信息源无缝集成,为图书馆实现跨界合作,跨界服务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图书馆凭借云计算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跨时空推送服务,改变以前传统单一的单纯等待用户到馆,被动接收用户的服务方式。例如,图书馆与搜索引擎等数据界面的跨界合作,可以有效契合用户使用习惯,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集成到用户终端,由传统服务转向知识聚合,以用户为驱动,显著提升服务能力。
2.3 从知识收藏到开放存取
传统图书馆以收藏为已任,云图书馆则是一个高效的信息存取和传递中心。学科信息门户、虚拟参考咨询、开放存取、知识整合成为云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用户使用图书馆,关键在于能获取什么样的资源,而不是图书馆本身拥有多少资源。云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全球知识合作联盟,不仅要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信息,而且要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信息共享空间。
2.4 信息技术由外围辅助作用转变为核心支撑功能
传统图书馆往往依赖于物理馆的存在,不断建设藏书规模,以此来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在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成为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的存储和提供方式会截然不同,云图书馆必须满足用户使用的信息行为,超越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信息技术由原来的外围辅助作用转变为核心支撑功能。图书馆以及各自的资源与服务,都是依托图书馆云计算平台来运行的,云计算成为一种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图书馆以及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云平台实现计算和数据的共享,社会网络成为信息服务的主要场所,信息技术成为云图书馆的核心支柱。
3 云计算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IT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图书馆的社会生存基础,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挑战,都值得图书馆人关注,云计算技术也不例外。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与应用结合的理念,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图书馆应审时度势,迎接挑战,转型发展。
3.1 树立云理念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永恒的理念,但是信息技术的变动性特征要求这一理念与时俱进。“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要求图书馆人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不断创新作为途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图书馆人必须首先树立云的理念,转变理念,在兼顾具体的实体图书馆的前提下,树立“大图书馆、大服务”的观念。当云计算作为一种开发环境实现平台构建时,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云海”之中,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以某种便捷、方便、安全的方式获得“云”中的相关的信息或服务。随着用户要求的提交,云平台可以动态地提供和分配资源,成为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大型信息超市和大型图书馆的联盟。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将改变图书馆各自为政的局限性,使其不断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3.2 开展云服务
图书馆成为云计算平台的云朵之一,还意味着图书馆服务职能从狭隘的为本地用户和成员服务,扩展到为整个社会服务,其服务的区域有了巨大的延伸。在图书馆“云”中,用户可以实时获得云平台中的资源,各成员馆的相关电子资源也将存储在云服务器中,实现最大限度的开放存取。图书馆不必再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相同的电子资源,电子资源运营商也不必单独开发异构数据库进行图书编目、借阅和进行文献传递,在短时间内,图书馆作为云服务的接受者或者更加务实,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软件平台层次和动态数据处理层次,图书馆作为云服务提供者仍然非常值得期待[4]。OCLC的Web级合作型图书馆服务就是云服务在图书馆领域内的一个实质性的应用。图书馆应该进一步在动态数据、软件开发以及资源等各个方面开发云服务。
3.3 保障云安全
云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云平台的安全问题,图书馆显然不能把所有的数据资源都放在“云”中,有必要在本地保存一些常规的重要的数据,一些特色数据库基于种种原因不便全部共享,云平台资源如何与本地资源进行恰当的融合和共享,也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将哪些数据置于云中,最主要的担忧在于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保护、终端防护、虚拟环境中的风险管理等信息安全问题伴随着图书馆云时代的来临将更加复杂和棘手,图书馆界必须合纵连横,共同解决云图书馆的安全问题。
3.4 实现云共享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最大的特征称作同质化竞争,每当出现一个新的概念或者理念,企业就一窝蜂而上,对图书馆而言,数据库供应商的同质化竞争也需要加以控制。云计算作为一种应用模式,其推广和应用,必将对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整个产业将进行大的整合,并细分出更多的相关服务企业[5]。云计算的最大利益在于共享而非竞争,图书馆的数据库供应商必须改变商业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庆波,赵阳,等.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4-125.
[2]刘炜.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1-5.
[3]黄长著.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学科与实践的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34.
[4]孙坦,黄国彬.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9,(9):1-6.
[5]王鹏.走近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5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