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模式与途径

2011-08-03 05:41罗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融合语言文化

罗兰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世界经济越来越没有国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在中国的大地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外合资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为中国的市场带来了顶尖的技术人才,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庞大的资金。在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其组成情况比较复杂,员工以及管理层的文化差异比较大,为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对中外合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寻求一条文化融合的途径,对于中外合资企业发展壮大来说相当重要。

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差异

中外合资企业的员工组成比较丰富,有外资方带来的异国高端技术人才,也有中国本土的技能精英。他们的教育背景各不相同,有的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有的受的是中国的素质教育。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不相同,有的喜欢吃牛排,有的喜欢吃火锅。他们的民俗风情更是不相同,有的热情奔放,崇尚自然冒险,有的内敛含蓄,追求稳妥安逸。员工的组成特殊性决定了中外合资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也决定了中外合资企业在管理中的跨文化管理趋势。

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模式

中外合资企业要达到企业和谐发展,内部统一团结共进,必须对文化进行融合。只有对文化进行融合后,才能使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推动中外合资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特点,充分考虑中外双方文化的差异性,对中外合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具有如下融合模式:

一、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一体化。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协调发展。中外双方的文化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各吸取对方的长处,加以整合消化,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这一模式的问题在于双方文化的强烈冲突、敌意无法预料,为融合效果带来了很多不定因素。这一模式适合于中方员工想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变的企业。

二、中外合资企业文化的吸收。这种模式是一方文化吸收另一方,完全变成为己所用。这种模式最多的见于外方文化吸收中方文化,或则直接派外方管理团体取代原有管理层。

三、中外合资企业文化的分隔。这种模式就是使中外双方的文化不相交,限制双方文化的接触,尽可能的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在企业内部有两个大的团体,两个团体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这种模式适合于中方文化完全不接受外方文化,避免强烈的冲突情况下。

四、中外合资企业文化的混沌化。当中方对自身的文化不在乎,同时又拒不接受外方文化的时候,企业内部的文化就处于一种混沌的无序状态,这个时候就适用混沌化的模式。当然,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模式的应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搬硬套的。在企业实际情况下,具体分析,综合应用,使双方文化达到和谐统一,使企业管理达到整合效果。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推动企业的发展,无论哪一种文化融合模式,都应该满足这一点。

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途径

中外合资企业员工组成中方外方都有,其最大的差异就在语言。不同的语言,导致交流的不畅通,表达的不到位。虽然现在语言学习已经加强,语言不同带来的不便可以利用聘请翻译等手段来解决。但是,精通对方的语言,不仅仅可以更好的交流沟通,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对方的亲切感。因为一般人对自己的母语都具有特殊的亲切感,有了亲切感,合同就容易达成一致。所以,还是需要尽可能地缩小语言不同带来的文化差异。第二,充分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差异,特别是价值观、人生观等文化差异,是一个人生活中长期形成的,是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的。那么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员工间出现这样的文化差异在所难免。有了这些文化差异,我们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样可以达到和谐发展的效果。第三,进行人性化管理,注意员工利益的创造。员工在企业中工作、生活,可以说企业就是员工的全部。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舒心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倍感轻松,同时在工作中也会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这样,员工才能最大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总之,中外合资企业具有其特殊性,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差异的存在也具有其必然性。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进行融合,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灵活应用最合理的模式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进行融合。加强企业的管理者培训,寻求最好的途径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进行融合。达到企业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让企业内部整合达到和谐统一,使企业持续飞速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融合语言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