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缪建立
2011年1-3季度GDP增速分别达9.7%、9.5%、9.1%,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5.7%,其中 7、8、9 三个月单月涨幅均超过6%,时间之长、涨幅之快为多年来罕见。笔者认为,在美元持续贬值和国内巨量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表面看此轮物价长期高位运行是国内需求快速增长拉动和大宗原材料进口输入两大原因引发的,但深层次分析更是农业生产扩大缓慢、以土地价格为主的成本上升推动、民间资本投机炒作综合作用的结果。预计短期内,国际环境不会有大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如果农村产权制度不健全、财税制度不改革、民间资本投资不放开,“高物价时代”很可能将真正来临,而防通胀、控物价的关键,是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改革。
——健全完善产权制度,鼓励全社会创业创新。在农村,赋予农村居民应有的农房产权,包括抵押、质押等相关附属权。给现代农业投资确权,放宽设施农业项目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永久性占地农转用政策,给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纳入房地产管理体系,落实抵押、质押等相关附属权,全面健全农村产权制度,从而实现从资源→资产→资本这一循环链条的连接,让农村资源全面参与经济活动。在城镇,应赋予城镇居民更长的产权期限,及早考虑解决养老倒按揭难点,让广大“有产者”消除社会财富焦虑,真正有资本投资,使人人成为创业的主体、发展的功臣。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要创新配置方式手段,更要重视目标引导。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收入主要依靠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及土地出让金和“三自公路”收费,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在配置资源时尤其是土地资源时,一定会更多地向工业、房产地业、经营性交通业倾斜,这是制度使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完善财税政策,逐步调整生产型税收为主的税收政策,加大对资源、消费、所得课税,并给一些公益性或准公益性行业减免税,加大中央及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从源头消除地方政府的盈利动机。用地政策同步跟进,处理好各类建设用地关系,扩大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比重,提高工业、地产、经营性交通业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全面对事关民生的物价上涨中的土地房屋成本推动因素以有力抑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投资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生产,决定供给,另一头决定收入增长,事关消费。现阶段我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首先表现为国内国际投资的失衡,被动投放的外汇占款(人民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从紧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其次表现为政府性(含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失衡。虽然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放宽民间投资领域,但民间投资在进入金融、能源、交通、水利等领域仍存在“玻璃门”现象,未有明显突破。破除民间投资与物价上涨相互强化的难点,必须以疏为主,给民间资本一个出路。深化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国内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把巨额外汇储备逐步向国外资产转变;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国内股市的投资价值,尤其是要给予中小投资者以实实在在的收益;在确保国有控股情况下,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交通、能源等垄断行业限制,尤其要引导民间资本抱团规范发展多形式的非银行金融主体,发挥地域、人缘、灵活等优势,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国企与民企的融合发展,民间资本和民营中小企业的互动发展。
目前,以鲜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逐步回落,随着国内经济增速趋向合理区间,进口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减轻,CPI很可能加快回落。所以,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仍应该放在如何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较快增速上,同时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