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卓,曹兵生,刘 倩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91
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的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和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1]。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8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收集2009年9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39.5±10.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常规超声测得病灶直径范围6.2~48.5 mm,平均为(22.1±8.3)mm。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
应用Philips公司IU22超声诊断仪,先对病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充分了解并记录乳腺局灶性病变部位、大小、数目、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冠状切面,切换到造影模式。超声造影剂为磷脂包裹六氟化硫冻干粉制剂(声诺维),由意大利Bracco公司提供,使用前注入生理盐水5 ml溶解,振荡制备成混悬液。肘前静脉建立通道,团注2.4 ml声诺维混悬液,随之冲注生理盐水5 ml,在病灶出现第1个微泡时,嘱患者屏气,采集图像至达峰值,爆破后再灌注重复观察,观察时间不少于6 min,将超声造影全过程存储于硬盘中。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
数据采用Philips超声诊断仪自带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8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造影初诊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相符的24例,其中,真阳性13例,真阴性11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 2例,敏感性为 86.7%[13(13+2)],特异性为 84.6%[11(11+2)],准确率为 85.7%(24/28)。
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比,24例乳腺癌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描述包括早期充盈快慢、增强方式(高增强、低增强)、及晚期消退快慢。表现为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图1)17例,占70.8%;造影剂充盈“慢进慢出”(图 2)11例,占45.8%;造影剂达到峰值时肿块表现为高增强者(图1左)16例,占66.7%;造影剂达到峰值肿块表现为低增强者(图2左)12例,占5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时,需做超声检查,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超声造影弥补了常规彩色多普勒对不典型肿瘤及肿瘤中低速低流量血管的显示不良的缺点,可充分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网。为早期无创性评价乳腺癌的微血管灌注情况提供了可能[2-5]。
图1 乳腺癌病灶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
图2 乳腺癌病灶造影剂充盈慢进慢出
本研究通过应用超声造影检查乳腺癌发病情况,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4.6%,准确率为85.7%。由此可见,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检查和筛选方法。研究发现,恶性肿瘤血管的生成是其生长和侵袭的基础,其生成早于肿瘤形态学的改变,没有新生血管的滋养,肿瘤很快停止生长并坏死。同时增殖的肿瘤细胞通过自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这种血管有别于正常的血管和良性病变的血管。在超声造影检查中,乳腺癌血管血流灌注特点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差别,乳腺癌微血管血流丰富,病灶血管床早期血流灌注明显增加,晚期时快速退出,峰值时高增强。本研究中,24例乳腺癌患者中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17例(70.8%),造影剂达到峰值时肿块表现为高增强者16例(66.7%)。进一步说明乳腺癌超声造影灌注以造影剂充盈“快进快出”、峰值时高增强为表现特点,这与Nakopoulou等[6]报道一致。安姝等[7]报道了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观察分析30个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从增强程度、增强模式,增强时肿块边界是否清晰、消退模式等方面,比较研究良恶性肿块血流灌注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所有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恶性肿块多表现为3级以上明显增强,增强时边界不清晰、不规则,呈放射状,这个特征对良恶性肿瘤具有鉴别意义。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不能全面评估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有待扩大临床例数进一步探索。近年来,作为超声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超声造影有了飞跃的发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造影检查对直径在1 cm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漏诊较小的肿块[8-9]。
简而言之,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无创、反复地评价乳腺癌新生血管,为乳腺癌诊治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峰值时高增强,灌注特点为“快进快出”,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Canmo F,Carbognin G,Casarin A,et al.Angiosonoaphy in suspicious breast lesions with non—diagnostic FNAC:comparison with power Doppler US[J].Radiol Med(Torino),2006,111(1):61-72.
[2]张家庭,李泉水,曹秋平,等.乳腺肿瘤超声造影时间一强度曲线的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5,2(1):22-24.
[3]Ricci P,Cantisani V,Ballesio L,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eficacy of real tim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v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Ultrasehall Med,2007,28(1):57-62.
[4]陈邦涛.96例早期乳腺癌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138-139.
[5]邹力君.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21,147.
[6]Nakopolou L,Stefanaki K,Panayotopoulou E,et al.Expression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IK-L in breast carcinomas;correlation with proliferation[J].Hum Pathol,2002,33(9):863-870.
[7]安姝,刘健,顾鹏.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0,7(12):44-46.
[8]费正东,孙满红.高频超声对国人乳腺后间隙与其邻近乳腺癌关系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57-59.
[9]李美秀,张珂晶,曹治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100例分析[J].海南医学,20l1,22(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