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高分子材料”的记者对“基层”的独特感悟

2011-07-27 03:24汪晓东
中国记者 2011年10期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稿件垃圾

汪晓东

(作者是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研究策划室副主编)

做“土记者”的父亲带我入了新闻的门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或者说最让我感到“纠结”的问题是:新闻在哪里?

我大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和新闻完全不搭边。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一张白纸”。我的父亲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他退休前一直是乡村初中的语文老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新闻。他从20多岁给县广播站投稿开始,40多年来一直痴迷于“业余通讯员”这个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职业”。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他总是在自行车把手上挂个包,随时准备掏出里面的钢笔和本子,记下他认为是“新闻”的事儿。然后熬个夜或者起个早,把稿子写好,传到电台和报社,之后就是准备在广播里听到或者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那种幸福的期待,伴随了他40多年。

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因此从上初中开始,也试着给县电台投稿,有不少稿件还得过奖呢!到了大学,我更是成了校报编辑,后来还当了一段主编。

尽管如此,刚到报社的时候,还是搞不太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新闻。我的第一份工作,是1997年7月回江苏老家的县报《靖江日报》当记者。记得开始的一两个月有点找不到方向,除了领导派活,自采稿很少,因为不知道什么才算是新闻。那一阵还挺苦恼,于是,每天晚上骑自行车15公里,回到农村家里,向父亲请教。我还清楚地记得,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两人打一盆热水,一起泡脚,然后他兴味盎然地和我讲什么是新闻,往往是水完全凉了都浑然不觉。他记忆力很强,脑子里记了很多好新闻,他不但能把标题一字不差背下来,里面的主要内容也都记得。他这种“案例教学法”对我帮助很大,渐渐地,我对什么是新闻有了一些认知。

“多往农村走走,多到基层看看,那里是新闻的富矿。”父亲这样反复叮咛。他还说,农村的孩子生活条件虽差,但将来这个经历对你来说就是一份财富。这句话一开始并不理解,而现在回过头细细品味这句话,我从心底深深敬佩我的父亲。

经常走基层、跑农村,让我不再为“新闻在哪里”而“纠结”

在《靖江日报》的那几年,我确实按照父亲说的经常往农村跑。一开始是自行车,后来有了一辆小摩托。果然,我的稿件越来越多,得到报社领导表扬的稿件也越来越多。虽然过去了10多年,但我还记得当时写过的不少稿件:《农民进城访餐桌》《农民“合股”养长江》《农民“合股”培育“土专家”》《一根瓜藤上,为何结出喜和忧》……无一例外,这些让我记忆犹新的稿件,都是来自农村的报道,主角都是农民。这些稿件,在市里、省里甚至国家级的好新闻评选中都得了奖。

走基层,跑农村,让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我再也不用为“新闻在哪里”而“纠结”了,我成了发稿“大户”。

到了基层才明白,我们对这个社会了解得太少了

2001年7月,我应聘到了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继续做记者。印象最深的还是2002年的初夏,我跟运垃圾一昼夜的经历。

为了解大上海的生活垃圾都去了哪里,又是怎样处理的,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凌晨5点刚过,我爬上了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街道环卫所的一辆环卫车。清过几处垃圾箱后,环卫车已经装满,便径直向兰州路垃圾中转码头驶去。到了码头,一开车门,一股垃圾的腐臭味扑面而来,让我呼吸困难。于是赶紧回到车上,又跟车跑了一圈,想让自己适应一下。等再回到码头时,向南汇老港处置场运送垃圾的船队准备起锚了。我赶紧跳上第一艘船。7点10分,船队起航。8条垃圾船在拖船牵引下,沿着黄浦江缓缓向南。晚上8点10分,船队经过整整13个小时的航行,终于抵达位于东海之滨的老港处置场。

第二天又起了个早。6点钟,天下着小雨,我掀开船舱的顶盖,把头探出来。我的天!一股腐臭味差点把我熏昏,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稍稍适应后,我爬出船舱,上了码头,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垃圾处置场呈现在眼前。从上海送来的垃圾,终点就在这里。

我还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在令人窒息的垃圾山里,一群看不清嘴和鼻子、只露出眼睛的人在与推平垃圾的推土机赛跑,从抓斗前抢下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动作麻利地塞进麻袋。

那次采访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们常常会觉得,记者看得比别人多,听得比别人多,知道的也一定比别人多。实际上,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少了,对社会了解得太少了。不说远的,就那些天天都会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人,比如环卫工、洒水工、交通协管员,我们知道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吗?我们知道他们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吗?我们知道他们的憧憬、期待吗?

接地气,记者才会有灵气;接地气,稿件才会冒热气

这几年,我的工作又经历了两次调整,2007年4月,我从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调到江苏记者站;2009年8月,我又调到现在所在的新闻协调部。工作的部门和地方变了,但是我一直记着父亲对我的叮咛,一有机会就到处跑。

现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给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写稿,还是要到现场。“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经验,也是教训。网上扒别人的东西,侵犯知识产权不说,十有八九要出事。君不见,现在的失实报道越来越多,这足以让新闻工作者警醒。

2011年春节前,我参加了新闻战线开展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我和同事一起去了新疆。想起采访中的一幕幕,我的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为什么会动情?因为走了这一路,和那片土地,还有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其实,走基层,不仅仅是采访、写稿和了解国情、体察民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只有真正走近群众,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乐群众之所乐,忧群众之所忧,才能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没有真情实感,空发一通感慨,那就成了矫情,或者说是无病呻吟,既打动不了别人,也打动不了自己。

记者永远不要成为“双脚离地的安泰”

实际上,基层并不完全是个地理概念。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就是走近基层。

14年了,很多经历渐渐淡忘,印象最深的、让我一回想起来就心潮澎湃的,还是那些走基层的经历。也许,走基层的时候,经历并不总是愉快,比如,在拥挤闷热的火车车厢里,在别人的座位底下直挺挺躺了一晚;比如,被采访对象拒之门外,在寒风中站了好几个小时,希望他回心转意……然而,当我今天再回忆起这一切,心底却是一份暖意,或许,还有些许豪迈!

一转眼,到北京总社也已经两年多了,说实话,现在出去采访的机会没有以前多了,做很多稿件编辑和新闻策划的工作。

图1 为2008年5月,汪晓东在四川采访抗震救灾,这是在从平武县回绵阳的直升机上。

图2 为2011年1月,汪晓东在新疆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采访农民的蔬菜大棚。

但平时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基层采访。前不久“走转改”活动一启动,我就和同事一起到河北的农村调研。最近,我又给自己列了一些调研选题,只要时间允许,随时准备出发。

从我内心来说,确实有种危机感。我们党反复强调,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其实,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最大的危险同样也是脱离群众。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安泰的巨人。他力大无穷,所向披靡;但是,一旦双脚离地,他就立即失去了力量,变得不堪一击。他所有的力量之源,都来自大地母亲。其实,新闻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就像双脚离地的安泰,没有了力量。我们永远不能成为双脚离地的安泰。

猜你喜欢
高分子材料稿件垃圾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浅析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
高职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高分子材料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研究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以培养具备工程类英语口语能力的人才为核心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