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斌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有效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都较重视,但说教的传统教育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随着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特点及教育内容等的变化,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现代教育特点,结合现代大学生实际情况,就更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做一探讨,以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
1. 更新安全教育内容,形成授课一考察一总结的安全教育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教育不仅仅包括防火防盗、校园交通及国家安全教育,也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和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这些方面如不及时纳入到安全教育中,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学管理中,要注意增加新的教育内容,糅合传统的安全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同时在现代安全教育过程中,不能采用以传统的课堂说教和课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各自为战的方法。而要形成授课一考察一总结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利用现代教育设备进行授课,并对授课的效果进行不同形式的考察,在考察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总结。
2. 灵活应用宣传方式,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是利用课堂进行宣传,宣传作用极其有限。现代通讯设备的发展,给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方式带来了便利,学校保卫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近期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案例为基础,制作相关警情提示,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常规的安全注意事项制作提示图画式样,张贴在学生宿舍里,使安全教育宣传贯穿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灵活应用宣传方式,可以扩大宣传面,还可以增强宣传效果,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 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大学生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在高校校园里,网络成为一大平台,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具体可以由保卫部门负责,建立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网站,将安全教育知识、经典案例视频、安全教育专题等方面的内容储存在网页上,抓住学生利用网络的心理,宣传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以网络为平台,建立师生交流板块。学生可以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发布到网上,寻求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及时走出心理误区,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利用网络平台,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解决传统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新问题。
4. 针对学生特点,形成多管齐下的合力教育模式。现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逆反心理较为严重,社会经验欠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喜欢标新立异。传统的安全教育方法已不能解决问题,而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消融学生对枯燥乏味的传统安全教育的抵触心理,形成由专业人士教育、保卫干部教育、学生辅导员教育及学生之间相互教育的模式,整合学校安全教育方面的各种力量,形成合力,安全教育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5. 以实践专题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又能达到实际效果。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安全教育相关专题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每年一度的“11·9消防宣传周”活动、消防演练活动及校园治安宣传等活动,都是提升学生这些能力的契机,应因势利导,抓住学生喜欢动手的心理,举办在学生中具有影响力的相关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际活动,增强学生理论应用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提升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层出不穷,没有固定模式,只要是适应学生特点,达到实际效果的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在此,笔者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进行探析,希望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有借鉴价值。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保卫处)
(本栏责任编辑 李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