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5县猪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和流行原因分析

2011-07-25 09:19:48角根琴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细颈带绦虫泡状

角根琴

(洱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洱源 671200)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11is)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严重时可进入胸腔,寄生于肺脏,还可以感染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1],也有鸡感染细颈囊尾蚴的报道[2-3]。

泡状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犬、狼、狐狸的小肠内,鼬、北极熊甚至家猫也可以作为终末宿主。据推测有些动物可能既是细颈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人也有可能感染[4]。洱源县检疫人员在生猪屠宰检疫时发现了猪细颈囊尾蚴病,但没有具体的统计调查资料,为弄清本区猪细颈囊尾蚴的感染和流行病学状况,结合上市生猪的屠宰检疫,进行了该项专题调查研究,以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细颈囊尾蚴病目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方法,只能依靠解剖发现,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对上市屠宰生猪作为统计样本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大理州洱源、剑川、宾川、巍山、漾濞5个县的545头上市屠宰生猪调查研究,这几个地区养殖环境相似,基本属于分散饲养。

1.2 方法

在屠宰检疫过程中,内脏检疫时认真逐头检查猪的肝脏、网膜、肠系膜、肺脏等器官和组织,详细记录有无细颈囊尾蚴囊泡,囊泡附着的部位以及囊泡数量。

2 调查结果

经过对50d内上市的545头生猪进行详细的屠宰检疫和记录,发现感染细颈囊尾蚴的生猪有33头,检出囊泡68个,生猪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6.06%,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大理州5县集市上市生猪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

生猪来源地的5个县猪细颈囊尾蚴病的感染情况基本接近,调查发现感染强度(囊泡数)为1~3个。

3 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调查的生猪来自农户散养,各地区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相近,多种家畜混养;都没有实行生猪集中屠宰,农村集市生猪屠宰地犬类放养,屠宰时犬就在周围游荡或蹲守,农户有自养、自宰、自食的情况,不宜食用的废弃内脏等往往随意丢弃,任犬吞食。这样就为泡状带绦虫完成其从虫卵—中绦期(细颈囊尾蚴)—成虫(泡状带绦虫)的整个生活史提供了条件,犬通过吞食内脏中的细颈囊尾蚴,其它家畜又因吞食犬排出的虫卵而感染,这种形式的循环就造成了农村动物散养地区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

4 讨论

目前,由于兽医诊断技术的限制,细颈囊尾蚴既无确切的诊断方法,又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依据解剖发现,任其流行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当前虽然尚不清楚人是否会感染,特别是儿童有可能会感染,有时屠宰人员发现细颈囊尾蚴时只是挤破囊泡,部分地区有生食猪肉的习惯,有可能吞食细颈囊尾蚴;也有可能通过饮水、蔬菜、水果等摄入虫卵,应积极做好细颈囊尾蚴的预防,控制流行。发展规模化养殖,禁止多种家畜混养,犬等宠物应拴养或圈养并定期驱虫,粪便作无害化处理,生猪屠宰时废弃的内脏作无害化处理;只要采取这些措施,犬类不吞食细颈囊尾蚴囊泡,阻断传播途径,就能减少该病的流行,最终消灭细颈囊尾蚴病。

[1]北京农业大学.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9-134.

[2]刘琴,曾广厅.一例鸡细颈囊尾蚴的检疫与处理[J].中国动物检疫,2008(5):37.

[3]贺天涛.鸡细颈囊尾蚴病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1985(4):22.

[4]班莉.猪细颈囊尾蚴病对猪白条的危害与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09(1):32.

猜你喜欢
细颈带绦虫泡状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双面圆弧凹槽细颈的高速铣削加工
缺氧对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表达的影响研究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病理诊断
肝泡状棘球蚴病边缘区域 MR 弥散加权成像与组织病理对照研究
多层螺旋 CT 及血管成像对肝泡状棘球蚴血管受侵的诊断价值
杜泊羔羊与蒙古羔羊感染细颈线虫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的测定
提高疾病诊断水平增强卫生保障能力—《带绦虫病的诊断》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