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华
(墨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墨江 654800)
2007年12月26日,笔者在墨江县龙潭乡畜牧兽医站,接到该乡养羊专业户李某的报诊说:2007年12月10日,为改良自家山羊品种、提高山羊质量,从外县引进了3只黑山羊种公羊,隔离10d后(即12月20日),引进的3只种公羊与自家饲养的98只黑山羊一起入群混饲,当天上午,其中1只种公羊开始与3只母羊进行了交配,下午16:30时,该种公羊就因双目失明而摔进深箐死亡。12月21日,其余2只种公羊和曾交配过的3只母羊开始发病,以后每天都有羊只发病甚至死亡,至12月26日,所有羊只都已感染发病,且死亡大小羊24只,求诊。
病初患羊眼流泪,羞明,眼睑肿胀、疼痛,随后角膜潮红,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红肿,呈灰白色混浊,角膜中央有灰白色小点。眼角有脓性分泌物附着,眼结膜角膜呈灰白色混浊,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引起角膜穿孔,甚至失明。部分羊只眼球凸出,双目或单眼失明。多数羊只病初一侧眼患病,后期双眼感染。眼球化脓的羊只体温稍微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常离群呆立,行动不便,乱闯乱撞,陡坡陡坎行走时容易摔倒。失明的羊只,由于采食困难,机体消瘦,容易因饥饿而死亡。
病羊口角上下唇、鼻镜、耳、肛门周边、腹部、乳房、尾根等处出现大量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严重病羊,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并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痂垢并伴有肉芽组织增生,使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影响采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
畜主对病羊没有及时救治,而且还继续在大山上放牧,对严重病羊又没有补饲,故死亡的24只羊因双目失明和口疮严重,看不见路及无法采食,摔死9只和饿死15只。
支气管内壁正常,肺、肝、心脏正常,网胃、皱胃内壁正常,且胃内无异物。
本地没有发生过此类疫病,又没有疫源,故怀疑为从外县引进的3只种公羊带来的疫病。
(1)首先对11只羊进行了体温测量,除了1只种公羊40.6℃和1只病情较重的母羊39.0℃外,其余的羊只体温都在正常范围内(37.5 ~39.5℃)。
(2)从病羊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呈地方性流行等特点,及该群患病羊以发生角膜结膜炎,流泪和角膜浑浊等特征,且多由一眼转为双眼;而且患病羊只唇部、口角、鼻镜、眼睑、皮肤、腹部、乳房、肛门周围及尾根等处出现散在或融合性丘疹、水疱、脓疱及痂皮,甚至突出于皮肤表面呈结节状或桑葚状外观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剖检来综合分析,说明该群患羊既有羊口疮的症状,又有眼角膜结膜炎的症状。又经询问畜主,10月份已经注射过羊痘疫苗,而且本地没有发生过羊痘疫病,故初诊为疑似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和山羊传染性口疮的混合感染病例。
(1)首先隔离病羊,因全群羊已发病,故在离原羊舍2km以外新建一个羊舍,并在羊舍出入口处设置浸有10%~20%石灰乳或5%~20%漂白粉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垫。
(2)对原羊舍和运动场地及病羊停留过的地方先彻底清扫,铲除表土,清除粪便和垃圾,并堆积发酵;然后用2% ~4%氢氧化钠溶液或10%~20%漂白粉溶液进行全面消毒。
(3)给病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并保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4)对口疮病用消毒好的外科剪和镊子去掉羊痂皮,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后再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再用下列药物涂擦:①3%碘酊、松馏油、石蜡油(1∶2∶2)合剂,调匀后使用。②呋喃西林、鱼石脂软膏(1∶4)。③碘甘油(7%碘酊70mL、加无水甘油30mL),均按每天1次,连续7d,隔3d再进行下一疗程。
(5)对角膜结膜炎,先用装有5%盐水(用凉开水配制)的注射器接上人用静脉注射针头用力冲洗,将眼内分泌物、污物全部冲出眼外,隔10min后,用80万 IU青霉素1支,0.5%氢化可的松2mL,鱼腥草10mL混合后缓慢冲洗眼睛,2次/d。隔30min后,再用10mL大黄藤注射液稀释80万 IU青霉素点眼,每眼5~10滴。
(6)为防止继发感染,用青霉素、链霉素、病毒灵、安痛定、庆大霉素等药物肌肉注射,进行全身疗法,并对病情较严重及体质较弱者,用维生素C10mL、维生素B120mL、安钠咖10mL,混合腹腔注射,补充体液及增强体质。
(7)治疗结果:经过以上的综合疗法后,病情较轻的病羊,3d以后就恢复正常,病情较重的,连用5~6d后,病状即消失,为巩固疗效,再连用2~3d后,即痊愈。除了原先死亡的24只外,其余77只羊均未再死亡。
(1)从本次发病情况来看,发病率为100%,发生角膜混浊达 40.59%(41/101),死亡率为 23.76%(24/101),发病情况相当严重,如果再延误诊治时间,死亡率还会继续上升。因此,在山羊的养殖中,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和传染性口疮的潜在危害是相当大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为防止病羊引入,一般不从外场或外地引入羊只,如果必须购入时,一定要调查清楚外地疫情,了解他们所做的预防疫苗,经兽医人员检疫,并隔离30d以后,无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方可入群混养。否则,宁缺勿滥,不要盲目引进。
(3)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搞好羊舍的清洁卫生,定期驱虫及对粪便、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4)定期预防接种,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当发生疫病时,应及时隔离,对原畜舍进行清扫、消毒,对假定健康羊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发病羊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时除药物外,更要注意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