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定然,徐艳秋
(腾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腾冲 679100)
2010年4月9日腾冲县某养殖户饲养的土杂鸡发生以发热、呼吸困难、白色下痢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经过严格消毒,紧急免疫接种,对症治疗很快控制了疫病的传染,鸡群在15d内恢复正常,现将诊治过程简述如下:
该养殖户共饲养土杂鸡2批,发病时大的一批鸡75日龄约290只,小的15日龄3040只,合计约3300只。较大的鸡于3月28日发病,因没有发生死亡,没有引起该养殖户重视。小的一批于4月3—9日发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严重,死亡数逐日增加。两批鸡都有呼吸道啰音,拉白色稀粪的症状,发病后小的一批鸡该养殖户曾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治疗均未起到明显成效,每日死亡数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死亡数从4月4日的7只到4月9日增加到30只,最多的4月11日死亡65只,先后共发病死亡621只,病死率20.4%。
小鸡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拥挤在热源处,喘息、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流鼻涕;流泪,眼睑肿胀,肛门下羽毛有白色粪便附着,病鸡下痢,粪便有多量白色尿酸盐沉积,少数病鸡拉绿色稀粪。大鸡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气管啰音和下痢,不注意观察很容易被忽视。
剖检病死鸡10只,肾脏明显肿大,花斑肾9/10;泄殖腔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支气管内多量黏液渗出6/10,支气管有黄色干酪样分泌物2/10,支气管出血2/10;输尿管明显肿胀并有尿酸盐沉积5/10,气囊混浊7/10,鼻道和窦中有卡他性、浆液性渗出液8/10。
无菌采取病死鸡肺、肝及脾等器官做触片,用革兰氏和瑞氏染色进行镜检。革兰氏镜检没有细菌;瑞氏染色镜检没有细菌存在。
无菌取病死鸡肺脏10g,磨碎,加灭菌生理盐水50mL,加青霉素2万 IU,链霉素1万 IU,制成混悬液,腹腔接种于5日龄雏鸡5只,每只0.5mL,接种后3d发病,5d内死亡2只,剖检死鸡可见,肾脏肿大呈花斑样,泄殖腔存在大量糊状石灰样物附着。
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对鸡群进行饮水紧急免疫接种,每羽鸡4羽份。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进行消毒和清洁,连续5d用拜洁对养殖场所消毒2次,将育雏鸡舍温度提高2℃,加强通风,减少应激;及时捡出死鸡,病死鸡作无害化处理,在鸡舍门口设置洗手、泡脚、消毒盆,对允许进入鸡舍的人员和用具进行消毒。鸡舍外用灭毒威消毒液每天消毒1次。
紧急免疫接种的同时,用舒肾肝泰(主要成分为乌洛托品)、呼拉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环丙沙星)和拜固舒(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饲喂3d进行对症治疗。
经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后,该户饲养的鸡于4月15日死亡减少,4月16日鸡群基本恢复健康。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有肠炎型、支气管型和肾脏型,各血清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感染后临床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是规模化养鸡场常见的主要传染病,对40日龄内雏鸡的危害较大,该病发生后除造成直接死亡外,更重要的是造成生产力低下,特别是蛋鸡。该病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疫苗免疫预防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