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1-07-25 10:20李光宇彭汉华张钦昌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颈动脉冠脉造影

李光宇,彭汉华,张钦昌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临床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临床价格较昂贵且对患者有一定创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1]。16层CT冠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有着价格适中的优点。本研究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就诊且初步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分布为(53.64±10.62)岁,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36岁;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不齐,检查前均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并在检查前20~30min给予患者他乐克50mg。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CT16机进行扫描检查,首先在患者胸廓入口到患者心脏膈肌进行扫描,扫描过程均为屏气进行。参数设置为120kV,133mA,准直器宽带为0.5mm。在确定主动脉根部峰值强化时间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覆盖患者全部心脏部分,在25s内扫描完毕。在扫描结束后采用CV Toolkit进行数据图像处理。本研究采用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金标准。所有诊断结果均由两名以上专家双盲进行诊断,意见不统一时经协商决定。

1.3 结果诊断

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目测法进行诊断,主要分为3个标准,分别为正常或轻度狭窄:狭窄在50%以下;中度狭窄:在50%~75%之间;重度狭窄:在75%以上。

2 结果

本研究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金标准,其中经16层CT冠脉造影诊断为正常或轻度狭窄11例,诊断为中、重度狭窄34例;采用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正常或轻度狭窄12例,诊断为中、重度狭窄33例,可见16层CT冠脉造影诊断为中、重度狭窄灵敏度为91.66%,特异度为86.65%,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见表1。

表1 采用16层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3 讨论

心血管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临床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年死亡率在不断提高[2]。一般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大多采用二点测量法和IMT测量法,主要是通过对于颈部动脉血管中的显影来了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所谓的二点测量就是患者头部要在检查的对侧进行偏向,然后在颈部下颌后方确定好动脉的位置,然后利用超声探头进行纵向的探测,从前向后的进行逐渐移动。一般二点的测量法具体有的是IMT、血管内径、有无斑块及斑块面积,而所谓的颈动脉IMT测定就是在颈总动脉近分叉处10mm处测定,在血管内壁表面的进行仔细观察,IMT≥0.8mm或有斑块定义为超声检查阳性。IMT的变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IMT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征兆,斑块形成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性标志,而管腔狭窄则是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晚期表现。事实上,到今天为止,医学界尚无IMT增厚的统一诊断标准[3],最为常用的是以IMT>1.0mm作为异常值,也有研究学者将IMT超过人群均值2个标准差诊断为IMT增厚。而ESH/ESC以及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则将颈动脉血管壁IMT≥0.9mm定义为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常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多数意见赞成将颈动脉IMT≥1.3mm或彩超观察到明确的斑块形态学表现定义为斑块。不过,也有一些学者把颈动脉IMT≥1.2mm定义为斑块。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将斑块定义为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回声可不均匀或伴声影)其高度超过周围IMT的50%或IMT≥1.3mm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

临床常采用经皮冠脉造影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具有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优点,但价格昂贵且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16层CT进行冠脉造影时可有效避免经皮冠脉造影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无创诊断方法,且其临床价格便宜。与其他CT造影相比较,具有球管旋转加速和扫描速度快的优势,对临床冠心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临床近年来诊断冠心病的常见诊断方法。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体循环的大中动脉,颈动脉是最易累及的大血管之一,而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的部位。血管壁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颈动脉IMT与心、脑血管事件、预计的心血管危险以及治疗过程中危险度的变化相关联。国外相关的研究表明,与非粥样硬化患者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3倍[4];颈动脉IMT每增加0.1mm,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就增加11%。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发现,早发冠心病组平均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IMT≥0.8mm和有粥样硬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16层CT冠脉造影诊断为中、重度狭窄灵敏度为91.66%,特异度为86.65%,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见16层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应加强临床推广。16层CT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经济的医学造影方法,在冠心病和心绞痛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16层CT具有处理图像受人为影响较大且受患者心率和屏气情况影响,分辨率较低,应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

[1]BECKER CR,KNEZ A.Initial experiences with multislice detector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arteriosclerosis of coronary vessels[J].Radialogy,2000,40(5):118.

[2]刘艳春.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5):355-356.

[3]许先进,董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8):665-668.

[4]罗俊,王淑珍.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36-238.

猜你喜欢
颈动脉冠脉造影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