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娴 林越仙 夏克惜 (浙江嘉兴市第一医院 314000)
为寻找小儿重症肺炎时肾功能的早期敏感检测指标,笔者对在本院住院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了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4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无肾脏病史,治疗中未使用过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7.3岁,平均2.5岁。
1.2 检测方法 42例患儿入院后留取晨尿10ml,用贝克曼特定蛋白仪原装试剂测定MALB,本院正常值为<20mg/L。于入院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ysC,试剂盒由广东虹业抗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本院正常参考值0.4~1.02mg/L。血Cr及BUN检测试剂盒由四川迈克科技公司提供,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本院正常参考值Cr为44~117μmol/L,BUN为2.86~7.14mmol/L。42例均在肺炎恢复期进行了MALB、CysC、Cr及BUN的复查。
42例急性期尿MALB增高15例(35.7%),CysC增高37例(88.1%),无血清Cr或BUN升高病例。42例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四项检测指标水平变化见表1。
表1 42例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四项检测指标水平变化 (±s)
表1 42例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四项检测指标水平变化 (±s)
检测时间 MALB(mg/L)CysC(mg/L)Cr(μmol/L)BUN(mmol/L)急性期 29.30±6.101.65±0.8738.46±7.21 3.35±1.31恢复期 15.72±5.450.71±0.2236.92±6.58 3.39±1.05 t 10.76 6.79 1.02 0.15 P < 0.01 < 0.01 > 0.05 > 0.05
由表1可见,急性期尿MALB、血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上限,血Cr略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血BUN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恢复期尿MALB、血CysC水平降至正常范围,血Cr仍略低于正常范围,血BUN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纵向比较,恢复期尿MALB、血CysC水平均较急性期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Cr及BUN水平两期没有太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小儿重症肺炎易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感染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是一个由轻到重、由功能受损到完全衰竭连续发展的病理过程,如能早期识别,加以阻断,可以降低病死率[1]。因此,采用一些敏感指标,对早期防治脏器功能衰竭意义重大。
肾小球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可有少量微量白蛋白被滤过,其中95%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很低。当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选择性屏障受损时,MALB滤过最多。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与其他肾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中CysC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故在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血BUN和Cr是目前最广泛应用于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内源性物质,但该指标易受蛋白摄入量、体内代谢水平及某些药物的影响,敏感性较差,难以真实地反映肾小球的早期损伤情况。杭宏东[3]报道,60%以上肾小球受累才出现血Cr、BUN升高,故不能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而尿MALB、血CysC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血Cr和BUN可靠敏感。
小儿重症肺炎时往往有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机体处于一定的酸碱平衡紊乱状态,此时肾脏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进行代偿性的排酸保碱,肾脏负担加重。同时由于缺氧,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并通过反射性肾素-血管紧张素作用,使肾小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GFR下降,故导致尿MALB和血CysC增高。
本组资料显示,尿MALB增高者达35.7%,血CysC增高者占88.1%,而血Cr或BUN无1例升高。这提示,肾损害可能是重症肺炎时伴随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大部分患者在血Cr和BUN还没改变时,尿MALB和血CysC已出现异常升高。表1可见,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尿MALB、血CysC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恢复期降至正常。这说明,小儿重症肺炎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损害,但是可逆性的。综上,笔者认为联合应用尿MALB、血CysC检测可作为早期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本文中血Cr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略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笔者未做进一步探究,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1]李春盛.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与细胞凋亡[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10):581-583.
[2]府伟灵.肾脏疾病标志物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册,2004,25(2):97.
[3]杭宏东.探讨备耕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浓度在判定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3):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