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崔秀彦 李红娜 赵丹宁 杨红新 王耀华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新型溶药器在塑料瓶装液体中的应用研究
王晓红 崔秀彦 李红娜 赵丹宁 杨红新 王耀华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溶药器 滤器 不溶性微粒
临床上静脉输注给药90%需要重稀释或重构置(从固态到液态)方可使用[1],通常配置静脉液体是将药液从小安瓿或密闭式小药瓶抽入注射器中,然后再加入输液瓶,如果是粉针剂还必须先溶解。无论是溶解药粉还是加药,中间都要通过注射器传递,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增加了污染的机会,以规范的操作规程用注射器进行溶药、加药,很难完成每天的配药工作。笔者研制了系列新型溶药、加药器,经过多次试验,结果显示明显优于注射器加药法,现介绍如下。
1.1 溶药器 溶药器的中间部分为连接两针头的管腔,管腔中央有一过滤器。滤器的孔径为0.45 μ m,采用先进的核孔滤膜作为过滤介质,具有流量大、密度高等优点。壳体材料选用卫生级塑料,采用PVC材质,使用时可截留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液体。管腔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入小密封瓶和液体瓶的针头。插入密封瓶的针头为双腔特制针头,针头内有两通道,一通道为药液流通的通道,另一通道与大气相通,后者的外口装有一过滤器,可以截留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液体中,同时避免了因密封瓶中压力的增高引起药液的外溢,膜外套一活塞。插入液体瓶中的针头为普通针头。整个装置的中间管腔外壳为膨大的长方体柄侧孔,便于手持操作,可避免污染(图1)。
图1 溶药器示意图
1.2 加药器 为锐角弯头连接为一体、两端侧孔开口、中间相通的针头装置,插入液体瓶中的针头长度为2.5 cm左右,插入安瓿中的针头有 2.0 cm、3.0 cm、4.0 cm等长短不同的型号,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安瓿使用,由于锐角形成的弧度使后者针头倾斜向下且侧孔在下,利于操作及抽吸干净(图2)。
图2 加药器外观图
2.1 溶药器在溶解密封瓶粉剂药物中的使用 溶药时,将普通针头一端刺入液体瓶中,另一端刺入密封瓶中,操作者用手直接挤压液体瓶,液体即可通畅的流入密封瓶中,对于速溶药物,无须拔出针头,轻轻摇动小瓶,松动加压的液体瓶,通过负压的作用,溶解后的药液回抽到液体中。对于不易溶解的药物,注入液体后,可回抽部分溶解的药液。由于中间有过滤器,没有充分溶解的药物粉末和不溶的微粒被截留,回抽后再挤压液体瓶,这样可以通过挤压的高压作用和反复冲洗进一步稀释密封瓶中残留的粉剂;也可拔出针头,使用振荡器摇匀溶解后,再回抽。回抽前挤压液体瓶,形成负压状态,再刺入密封瓶,药液即可快速通畅的进入液体瓶。
2.2 加药器在抽吸安瓿药物中的应用 使用时,根据安瓿的大小选择长短不同的针头,将液体瓶平放在操作台上,短针头端插入液体瓶中,右手挤压液体瓶,使其形成负压状态,注意不要使瓶中的液体溢出,左手持安瓿并倾斜,使长针头端进入安瓿,针头侧孔向下,右手放松,由于液体瓶的弹性回缩作用,安瓿中的药液便快速抽吸到液体瓶中。
3.1 减少穿刺次数,减少不溶性微粒的产生 注射器加药法由于反复穿刺胶塞,直接或间接增加输液中的微粒。根据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使用光阻法测得的静脉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每1 ml中含10 μ 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 μ 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3粒[2]。我们研制的溶药器,其双腔针头的气体通道的针柄侧壁安装了滤器,可防止大气中的微粒进入药液;液体通道的管腔中间也设置了滤器,最大限度的截留了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3.2 密闭式操作,减少污染环节,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传统的注射器加药方法,多支加药需要反复抽吸、穿刺瓶塞或装卸针头,不仅直接或间接增加了针头及针栓活塞暴露的机会,而且容易造成手的污染,用该加药器加药避免了加药过程中反复抽拉注射器活塞、以及穿刺胶塞而造成的药液污染和带入杂质给病人造成的伤害。
3.3 规范护士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研制的溶药、加药器实现的是从液体瓶直接到西林瓶或从安瓿到液体瓶中完全密闭状态下的抽吸过程,不再需要注射器中间传递,缩短了时间,无液体滴漏、操作方便等优点,提高了工作效率。
[1]吴永佩,颜青.建立“静脉药物混合配制室”应重视发展方向与定位[J].中国药房,2004,15(5):26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2-63.
Instant medicine Filter Insoluble particle
王晓红(1973-),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
B
1002-6975(2011)16-1496-02
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