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威 张建川
四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发展
■ 李 威 张建川
航天四院是我国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主要承担着国家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工程型号固体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及该领域内国家重大项目预研任务。
在完成军品型号任务的同时,四院积极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聚焦核心产业,实施重点项目,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布局,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总收入实现了跨越发展,为全院经济的发展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从5年前的13亿元到2010年的50亿元,年均增长30%。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四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将自身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科学地选择确定了重点发展项目和服务领域:面向减灾、防灾等人工影响天气市场领域,重点发展以增雨防雹火箭为代表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集成服务;面向印刷、汽车、建筑、电子、家电行业,重点发展了覆铜板、光学膜和保护膜项目;面向石化、新能源、电力等领域,开发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系列产品;以煤炭、石油化工、天然气开发为市场,加强与石油、天然气等大客户在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的战略合作,发展油气田管道工程、气体发生装置、油田增油服务项目,拓展产品在制药、水处理等行业应用;整合院内装备制造业务和资源,重点开发石油化工大型特种装备项目;以国家大力解决西部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为契机,以现有汽车服务业等项目为基础,积极拓展西部市场。
航天四院产品在国人面前精彩亮相:2008年,世界屋脊之巅,一支神奇的火柴棒引燃了奥林匹克圣火,祥云火炬迎着雪域高原的风雪熊熊燃烧。随后,首都北京鸟巢,一枚枚增雨防雹火箭弹驱走了阴霾,辟出了一片晴空,为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宴。
2009年,珠海机场,一架穿着“航天鞋”的飞机在蓝天翱翔之后,稳稳降落在草坪,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刹车盘产品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
2010年,南海之滨湛江,深海油田的探索迈开了历史的步伐,从海底到水平面,从油井钻探点到珠三角,长寿命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安全管道在深海展露手脚。
2010年底,凉山西昌基地,长三丙火箭带着装有“血压”仪的嫦娥二号卫星飞向太空,在通往广寒的轨道上轻歌曼舞。
四院将自身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科学选择重点发展项目和服务领域。
2008年,四院开始实施以“三沃SUNVALOR”品牌为核心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单一品牌,多元化发展”战略,四院优势产品形成合力塑造了一个共同的品牌。
2008年以来,依托航天军工核心技术,四院大力发展国家支持的高科技产品,以新能源市场为导向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用热场材料,以构造高效节约型输电网络为导向发展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以石油资源开发为导向发展油田高能气体压裂增油产品,以电子、家电汽车建筑市场为导向开发薄膜材料,四院的产品贴上低碳绿色的标签。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具有良好市场和应用前景的产品,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四院的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加强营销整体策划和营销队伍建设,加强以中石油、中石化、国航等大客户集团为核心的战略合作,通过重点公司的带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产品市场开拓不断深入,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主要经济区域,四院的品牌被社会和客户所认知和肯定。特别是增雨防雹火箭产品已占到全国70%以上的市场,热场材料产品已成为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装备用耗材第一供货商。传感器及延伸产品在我国高速公路网东西大动脉——连霍高速西潼段、包茂高速、福银高速、京昆高速等陕西路段称重计费系统改造中大规模应用,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双金属复合管产品已在塔里木油田等重要油田使用,近期还成功开辟了中海油的国际市场,实现了海油市场零的突破,开创了中国海油市场使用国产双金属复合管的先河。
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2010年,四院完成了《四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品牌战略》的制定,对外统一品牌名称“三沃”标识和Logo的制作,并已得到国家商标局的受理,品牌VI设计手册已经完成并正式发布。四院还启动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网站平台建设,同时引导重点产品项目进行国际互联网的申请和注册,成为网上“中国高级供应商”。
另外,四院参加了由集团公司组织的重庆高交会、北京奥运工程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展览会、深圳高交会、珠海航展和西部洽谈会以及陕西省和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08年航天制造高峰论坛,积极依托集团公司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快速拓展产品市场。四院为奥运工程等重大活动保驾护航,复合材料隔爆罐、奥运珠峰火炬引火器、增雨防雹火箭产品为顺利举办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保障,还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旱区增雨做出了贡献。
飞机碳刹车盘
双金属复合管用户安装现场
2009年,利用航天品牌效应,通过集团公司平台,四院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长城公司的协同配合,在销售、服务、研发、市场等方面加大战略合作,积极开拓耐高温碳/碳复合材料、薄膜材料、双金属复合材料、钛金属加工材料、传感器及延伸产品等项目的技术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市场开拓。利用长城公司的市场销售渠道,积极建设四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国际化市场销售平台。四院44所、43所与国内大油田共同开展油井耐高温腐蚀、抗震动特种压力传感器产品技术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的合作开发。42所油田压裂弹项目采取有效措施利用所内航天固体技术和生产资源以及外部市场资源,快速进入油田主流市场。航材公司耐高温高浓度硫化氢腐蚀镍基双金属复合管已顺利进入国内大气田进行产品应用试验。大口径双金属复合管项目与中石油、中海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院注重发挥院级平台作用,充分利用集团公司资源,与地方政府和有关大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就增雨防雹火箭、溅射薄膜传感器、公路称量系统、靶弹、双金属复合管、安防系列等产品,与长城公司、长征公司等开展了战略合作,促进了市场开拓和产品推广工作。保护膜、热场材料、双金属复合管等产品在已有客户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包括家电、建材、光伏、海洋石油等行业内的新客户,大客户开发取得新突破,客户集中度明显提高。覆铜板、保护膜、窗膜、钛材等产品在稳定国内市场销售的基础上,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为下一步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防弹制品
“十一五”期间,四院建立了以陕西省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力学量传感器及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特种金属材料加工及应用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光电子薄膜材料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航天用覆铜板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孵化器的创新体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四院累计投入各项技术创新资金超过亿元,通过自主创新,获得专利113项,承担国家、省市重大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培育了增雨防雹火箭、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固体氧气发生器、油田增油系列产品、FR-4覆铜板、高性能薄膜、飞机碳刹车盘、热场材料、碳纤维、铝绞线复合芯、双金属复合管和传感器及延伸产品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优势产品,其中A320系列飞机刹车盘在国内首家取得国家民航局PMA认证。
2010年,依托军民结合厂所技术优势,发挥工程中心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技术创新作用,技术研发和工艺攻关较好地支撑了产业发展。全年共开展固体火箭技术应用、含能材料、高性能薄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先进传感器等技术和工艺攻关40余项,均取得较大进展。其中,高性能碳纤维已实现稳定生产,并开始实际应用;深海用双金属复合管通过新产品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航材公司进军深水海油市场奠定了基础;溅射薄膜传感器在油田试用,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新一代增雨防雹火箭和探空火箭、暖云催化装置、油田复合射孔器、光学薄膜及胶粘剂、绝缘拉杆、大尺寸碳/碳保温材料、抗氧化发热碳陶材料、橡胶隔震支座、光纤传感器、新一代节能焚烧系统、溅射靶材等新材料和新产品研制也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