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何承尧
一看到本文的标题,或许有读者会问:锅炉的排烟温度与能量守恒定律,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为何凑到一块儿来了。这缘于笔者前不久参加了某种型号锅炉申报节能产品的评审,有检测单位为此锅炉提供的热效率测试报告称:该锅炉的排烟温度为60℃~70℃,其热效率高达百分之一百零几!参加评审的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而另外有专家认为:按锅炉测试规程是可能出现锅炉热效率大于百分之百的。孰是孰非,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思索和研讨。
能量守恒定律(又可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是宇宙间的基本定律,对一切现象都适用。它可表述为:对一个封闭系统而言,不论系统内发生何种具体的变化,该系统变化前后的能量必然保持不变。也可表述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转换前后其总量保持不变。
热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运用能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热力学现象,就得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论证了热和功可以互相转换,转换前后总量是相当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则可表述为:热能不可能自动地从冷物体传递给热物体,亦即热机的热效率永远小于100%。
能量平衡(简称能平衡)即运用热力学定律考察一个体系(包括:设备、装置、系统或企业、单位等)的输入能量与有效利用能量及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输入能量必然等于有效利用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不可能百分之百被有效利用,即损失能量不可能为零,其能量利用率不可能为100%,一定会小于100%。
锅炉的热效率包括锅炉的毛效率和净效率。锅炉的毛效率是仅考察锅炉本身所消耗燃料的有效利用率,而锅炉的净效率则不仅考虑锅炉本身所消耗的燃料,而且须考虑锅炉附属设备(如:送风机、引风机、水泵等)的能耗,并扣除锅炉排污、蒸汽吹灰等锅炉自身消耗的热量之后,所计算出来的有效利用率。很显然,锅炉的净效率小于锅炉的毛效率,但通常为了方便,只关注锅炉的毛效率。
按照锅炉测试的方法,锅炉热效率又可分为锅炉正平衡热效率和反平衡热效率。锅炉正平衡热效率是测算有效利用能量占输入能量的份额,而锅炉反平衡热效率则测算:100%减去锅炉各项热损失所占的份额之后所得出的有效利用率。显然,锅炉反平衡热效率由于不可避免的各项热损失客观存在,故一定会小于100%。
通过上述简单地重温理论,不难发现:上述锅炉热效率测出大于100%显然是错误的,因其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热平衡原理及锅炉热效率测试原理,无论如何是不应该出现的,可为什么按现有锅炉测试规程竟然出现了呢?让我们再深入地进行分析。
锅炉热效率测试中,它的输入能量采用的是低位发热量,而排烟温度为60-70℃(已低于该蒸汽分压下的露点),在此温度下,燃烧产物(烟气)中的水蒸气已经释放出凝结热,并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予以回收,热平衡计算将这部分回收热量算作有效利用的能量,而输入能量因采用低位发热量却未能计入水蒸气的凝结热,看起来平衡的热平衡方程式实际上是不平衡的,以致得出该锅炉热效率大于100%的错误结论。
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燃料低位发热量QYDW和高位发热量QYgW的区别及应用条件。
低位发热量QYDW是燃料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所发出的热量。
高位发热量QYgW是燃料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时所发出的热量。
显然,在锅炉热平衡测试时,对于排烟温度较高、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的情况,输入能量应采用燃料的低位发热量QYDW,而对于排烟温度已低于该状态下露点,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的情况,则应该采用燃料的高位发热量QYgW作为输入能量,否则测试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高位发热量QYgW比低位发热量高,其差值即为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凝结时所放出的凝结热,表达式为:
式中:r——水蒸气的凝结热
WH2O——燃烧产物中水蒸气的相对量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历经数百年社会活动的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锅炉热平衡测试规程是依据上述定律的原理,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方法,它的应用是有前提的,即不能违背上述定律的原理,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变化了,就必须根据上述定律的原理作相应的调整,决不能不顾客观规律,生搬硬套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事实上,要解决此问题并不难,只要将燃料的高位发热量作为输入能量即可,而燃料的高位发热量可进行实测,也可根据燃料的成分分析结果,用经验公式计算。
对于锅炉的排烟温度是否越低越好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的全面综合分析。
从技术角度看,为了回收烟气的余热,必须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从而增加烟道中烟气流通的阻力,也就必须增加锅炉鼓风机、引风机及回收热水的水泵电耗。同时由于烟气温度的降低,减少了烟囱中烟气的自拔风力,这就会进一步增加锅炉鼓风机、引风机的电耗。在此我们必须权衡能量的得与失,得到的是数十℃的热水,而付出的是锅炉鼓风机、引风机及水泵增加的电耗,得失大小要心中有数。如本文前面所述,通常我们只考虑锅炉的毛效率,而未考虑锅炉的 净效率,而锅炉的附属设备耗能不小,且多为用电设备,而电是宝贵的二次能源,能源的投入产出账是应该算清楚的,不然,看似锅炉的毛效率提高了一点,而锅炉的净效率却反而损失了,最后仍得不偿失。
从经济角度看,为了回收烟气的余热,必须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由于烟气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换热器的温差减小,因而为了回收同数量的热量,必须加大换热器的面积,当然也相应增加回收热水的水泵投资。这里就必须算一算经济账,所投入的是这些装置、设备的投资以及鼓风机、引风机及水泵增加的用电费用,所得到的是回收的热水,所投入的资金多少时间可回收回来?经济上也应做到得大于失才行。
从社会角度看,锅炉属于压力容器设备一类,其安全性必须高度重视。锅炉排烟温度降得过低,如低于当时条件下的露点时,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而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将溶于水而形成酸,对于锅炉尾部受热面、引风机、烟道及烟囱会造成腐蚀,即使锅炉尾部受热面可采用防腐材料(如不锈钢)制成,但代价昂贵,而引风机、烟道、烟囱等不可能全部采用防腐材料,仍旧存在腐蚀的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腐蚀是一个渐进的,较为缓慢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两次热工测试可以发现的,而要进行相当一段时间的“挂片试验”进行观察、分析、测量,方可得出结论。锅炉系通用级设备,应用广泛,量大面广,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不可不慎重。
总之,笔者认为,锅炉排烟温度须从上述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后,才能下结论,不可轻易断言越低越好。
以上是笔者根据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的原理,对锅炉热效率及锅炉排烟温度所作的思考、分析,切盼业内专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