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崔银娜
国际残疾人日:与爱同行
□ 本刊记者 崔银娜
12月3日是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人人共享美好世界,推动残疾人融合发展。
人人生而平等,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幸福生活的权利。
今年5月,国务院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纲要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到2015年,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同时要求,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状况改善和全面发展,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8300万残疾人。残疾人生活保障、就业、文化等方面,一直是政府残工委、各级残联以及其他民间团体的主要工作方向。
日前,记者走近北京市残联以及残疾朋友的世界,感受他们“尊严而体面”的生活。
如何让残疾朋友更好地生活和就业,一直是北京市各级残联组织心所想、情所系的事情。
12月1日,在由北京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北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梅兰芳大剧院等单位承办的“拥抱生命”2011国际残疾人日公益晚会上,记者邂逅了来自望京街道的李楠。
坐在轮椅上的李楠曾是一位“舞艺高超”的舞者。2002年,时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团委书记的她,因为热爱舞蹈,参加了当年“全国业余舞蹈大赛”,并一举夺魁,获得大赛一等奖。
然而,2003年一场惨痛的车祸使她失去了站立的可能。“经历过这种意外打击,第一感觉就是完了,我这辈子完了。”李楠对记者说道。
康复出院后,李楠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那时候的她,不再开朗。因为坐轮椅外出不便,李楠更是拒绝出门,渐渐生活圈子小了,性格也越来越忧郁。“康复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还可以做些什么。”
“支持我从头再来的是‘爱’,包括亲人、朋友给予我们的亲情、友情,也有来自社会和他人的人间大爱。”李楠回忆自己走出最初失去双腿的日子。
就在李楠最无助的时候,望京街道残联的同志把李楠接到了温馨家园参加活动,并让李楠负责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对外接待讲解任务,渐渐地,李楠沉浸在工作中,仿佛回到了过往,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
“在温馨家园里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残疾人朋友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大家可以就近、就便地在家门口参与康复、学习、娱乐等活动。从那时候起,我的生活开始改变。后来我从一名参与者成为了管理者和志愿者,这使我重新有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
如今的李楠是一位志愿者,在社区里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人,从一位受助者成为了助人者,李楠说,她要让“爱”传递。
特殊的经历让李楠坚定了终身从事公益的信念。抱着“身虽残障,心永坚强”的人生信条,在望京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以李楠名字命名的社会工作事务所即将成立。这个事务所将主要立足于为困难群体服务。
“用感恩回报他人,用公益服务社会,用爱心灌溉生活。”李楠说,这是她以后生活的目标。
每一位残疾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才华,特别是舞台上的他们。残疾朋友的文化生活一直备受各级残联的关注。
12月3日,“残健携手,大爱共融”——国际残疾人日京剧慈善演出活动如期举行。外面寒风袭来,然而梅兰芳大剧院一楼的大厅里,却座无虚席,暖意融融。
朱旭、余声、连奕名、曹明宇等富有爱心的艺术家们,与残疾演奏师张秀霞、著名老生演唱者残疾人谢志辉等同台演出,为残疾人朋友们献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舞台上的李楠正在接受采访。图/崔银娜
而就在2日的清晨,小雪飘落。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声过后,200名残疾人摇动轮椅,通过彩虹门,奋力向前进发。
这是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在鸟巢主办的“激情轮椅,舞动生活” 健身康复大步走活动现场的一幕。
北京市有35.5万肢体残疾人,其中中度肢残人(二级、三级)占31.76%。为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东城区率先开展了“轮椅大步走”活动。一年来,300余名残疾人手摇轮椅参加体育锻炼,并开展了摇着轮椅走东城、走北京、走中国等活动,受到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热烈欢迎。
为逐步向全市推广这项活动,北京市残联特以此为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的残疾朋友在轮椅上表演了柔力球、回春操、抖空竹等健身项目,并进行了手驱动轮椅500米行进。
据悉,“轮椅大步走”项目将通过“走起来,跑起来,转起来、舞起来”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全市更多的中重度肢体残疾人自己驱动轮椅走出家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一年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以一场“我的梦”演出,感动了全世界。今天,更多的残疾朋友将走出家门,超越梦想,与健全人一样,享受文化艺术与体育运动带来的美好。
前不久,北京市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 办法》,办法中有很多惠及残疾人的创新和突破,明确提出残疾人公共文化均等化,政府和社会要采取一定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免费和辅助性服务制度,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并支持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和生产。
据悉,不仅是在北京,各地各级残联在残疾人艺术团的组建和发展方面着力颇多。相信不久,会有更多的邰丽华、谢志辉们出现。
而像李楠等人所在的社区温馨家园也成为了残疾朋友业余艺术活动的场所。在北京,共有近1500个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温馨家园,分布在全市18个区县的街道、社区、乡镇和村。其中,150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已经遍布城区奥运场馆周边、大型服务场所等重点区域。
在温馨家园里,残疾人不仅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还懂得了如何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回归社会。在这里广大残疾人不出社区,即可得到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维权、生活照料、文体活动、托养等各项服务。
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助残服务也在陆续开展。
近年来,北京市已陆续推出十项特色助残服务,如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全体残疾人;“送教上门”让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园了上学梦;抢救性康复服务惠及所有残疾儿童家庭;辅助器具配发为残疾人生活和工作提供支撑;“就业优先战略”让残疾大学毕业生自信走向社会;“九养”政策为残疾人家庭减压;无障碍设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推进城乡统筹让农村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等,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温暖残疾朋友的心。一大批助残爱心人士和企业也纷纷涌现。
“相信残疾朋友们的生活将越来越好!”北京市残联党组成员、巡视员、市残疾人基金会理事长梁田说道。
□ 编辑 汪文娟 □ 美编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