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严碧华
详解扶贫“新国标”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经过多年的产业扶贫开发,金银花已成为国家级贫困县--隆回的支柱性产业,当地数万农民因它致富。图/严碧华
11月30日,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为期两天的会议,为未来十年的扶贫工作定下了基调,明确了目标。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尽管做过多种预测,但最后公布的消息还是让人吃惊。“比如扶贫标准,以前普遍预测是1500元,而最后公布的是2300元,增幅特别大。”
更提振大家信心的是扶贫方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重视造血式扶贫,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扶贫开发主战场”。
从年初开始,围绕下一个十年的扶贫标准在业内引起广泛讨论,多个地方县、市级扶贫办负责人在和记者交流时表示,希望标准提高,在他们看来,新时期扶贫任务还很艰巨。
湘西州扶贫办主任宛庆丰就是其中之一,长期下基层的他深知,当地贫困面之大,“需要扶贫的很多,但往往是力不从心。”
多位县级扶贫办负责人曾向记者抱怨,“资金有限,只能抓重点。”他们所说的重点更多集中在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按绝对贫困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785元,按低收入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统一为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2009年,标准为年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2010年,这一数字没有变化。
这是我国近年来扶贫线标准变化轨迹,2011年,数字变为2300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9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颁布后,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提出了制定地方扶贫标准的意见,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地方扶贫标准的平均值约2200元。显然,这个标准与各省份自定扶贫标准的情况基本一致。
随之而来的是扶贫资金的增加,林嘉騋表示,国家财政今年投入270个亿,增幅达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
湖南省花垣县扶贫办副主任向家文表示,新的扶贫标准提高,尤其是加强了武陵山区扶持力度,有利于加快当地脱贫的步伐。
而在今年9月份,记者前往武陵山区采访时,向家文说得最多的就是资金不够,“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从财政方面来的扶贫资金2010年才2000多万,很多扶贫项目不得不搁浅。”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贫困与发展金融研究室主任吴国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世界银行2005年公布的购买力评价标准来估算,2300元的扶贫线比国际上日均1.25美元的标准要高出约48%。
标准提高,意味着覆盖面更宽广。按照新标准,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今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而按照老标准,2010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为2688万,新标准出台,意味着贫困人口增加了1亿。
此前,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的扶贫标准符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这个标准与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相一致,不仅考虑了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也考虑了部分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对本刊记者表示,过去的十年扶贫,最主要的是扶贫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扶贫被简单地理解为给贫困人口发钱发物。李小云说的参与式扶贫,即从输血到造血。
在花垣县扶贫办副主任向家文看来,传统的发钱发物应该属于民政救济的范围,而扶贫应该是让老百姓的贫困面貌发生改变,也就是让群众脱贫致富。“以前扶贫是给困难群体发点钱,往往是没几天就挥霍一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采访中,多地扶贫办负责人持类似观点。也许正是基于此,几年之前,各地在扶贫方式积极创新,把重点放在帮助贫困群体修路及扶持产业等。
9月份,本刊记者曾前往湘西自治州夯来村、李什坪等村采访,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交通极其不便是村落极度贫困主要原因之一。交通的不便,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看来陈旧的口号,对这些贫困村来说,时至今日仍然“时髦”。各地扶贫办也一直努力集中资金,解决交通问题。
解决交通问题之后,重点就是发展当地产业。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隆回,近年来,县里投入巨资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让众多百姓踏上了致富路。
林嘉騋是产业扶贫的倡导者,他所在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也一直在做相关工作。在他看来,新的扶贫政策出台,是在强化产业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另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亮点是,加大对集中连片特贫地区的扶贫力度,比如武陵山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大别山区等。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既是对以往工作思路的继承,也是一个创新。
拿扶贫攻坚试点武陵山区来说,包括贵州、湖北、湖南、重庆四省多个县市,由于区位优势差,当地贫困面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11月1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
会上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要切实抓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向家文看来,这是当地脱贫致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备感压力,“工作量会更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将近2.5亿。据世行研究报告,过去25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左右来自于中国。
吴国宝认为,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贫困发生率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体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却在一直增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困标准太低,只有很少一部分贫困人口得到政策扶持。通过提高扶贫标准,使得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能够分享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范小建表示,新标准与“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减贫工作定位相一致,考虑了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有助于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提高扶贫标准,是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阶段、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新标准既有利于覆盖更多扶贫对象,使刚越过温饱线的贫困农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又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好农村民生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的坚强决心。
□ 编辑 汪文娟 □ 美编 王 迪